文何玉梅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思想觀點和文化的碰撞,在信息傳播多元化、受眾細分化的時代,讀者的閱讀口味和興趣正在發(fā)生變化,只有認真研究讀者的閱讀興趣,不斷改進報道方式和形式,把思想性指導性權威性寓于可讀性之中,黨刊的宣傳才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1.嚴格欄目的設置。2008年創(chuàng)刊的《遵義》,作為一本年輕的黨刊,在欄目的設置上進行了嚴格的把關,每個欄目的設置都進行深入的調研,即尊重專家的意見,也注重讀者建議。在反映中央、省、市重大決策和領導人重要活動方面,在展示各地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果方面,在反映先進人物和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方面,在解讀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和回應群眾關切方面,增設可讀性強的欄目,讓人看了欄目就想知道內容。雜志每年做兩次問卷調查,內容為“你最喜歡的雜志欄目及原因”、“你建議雜志增設什么欄目及原因”等,為了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雜志社還設有參與獎,為讀者送書卡或免費訂閱雜志。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認真分析,每年都淘汰一些欄目,新增設一些欄目。
2.運用多種形式,力爭讓報道“活”起來。為了改變黨刊報道大多是材料式語言的狀況,要求記者深入基層、深入一線采訪,把功夫放在采訪和寫好稿上。每月開展評選好稿和優(yōu)秀稿件活動,把可讀性作為重要條件,并給予一定經濟上的獎勵。即使是專業(yè)性比較強的內容,也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讀者輕松閱讀,盡量讓報道“活”起來。同時,注意加大攝影報道的分量,精心設計封面和美化版面,使整個雜志圖文并茂,耳目一新。
3.一個刊物可讀性如何,決定了它占有市場的份額。這就要求刊物不斷研究讀者心理,努力滿足讀者需求。黨刊的可讀性,首先應當在堅持黨性原則,傳播具有中國特色最新馬列主義理論成果,在真實、客觀的基礎之上,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正確審視經濟全球化浪潮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把握大局,審時度勢,及時防范和化解其中可能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和風險,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其次要不斷更新傳播理念,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多側面、多角度報道文化建設成就,不斷激發(fā)群眾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使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最后要服務和諧社會建設,大力宣傳美好的社會生活、優(yōu)良的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尚,使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成為人們的共同追求和具體行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堅持政治家辦刊原則,針對讀者群,進行“點對點、滴水穿石”般“對接”服務。
1.重選題策劃,擴大黨刊影響力?!蹲窳x》是半月刊,每月兩次的選題會,可謂雷打不動。結合當前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戰(zhàn)略部署和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選題策劃。選題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圍繞“做什么、怎么做”展開討論。2015年7月4日,德國波恩傳來喜訊,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遵義市匯川區(qū)海龍屯“中國土司遺址”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至此,遵義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雙遺產城市。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遵義》策劃了《風雨蒼黃海龍屯》一組文章,從海龍屯的前世今生到申遺背后的故事,從官方到民間、從專家學者到普通群眾對申遺的態(tài)度、看法、期盼,優(yōu)美的文字、生動的照片、大量的歷史信息、獨特的視角,使這組報道獲得了空前的效果,在讀者中引起較大的反響,這組報道也獲得當年貴州新聞一等獎。
2.是堅持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增強黨刊的吸引力?!蹲窳x》在文章的刊用上,堅持原創(chuàng)性。我們在全國各地都有簽約記者,在和簽約記者的約定中,就有一條,要求文章必須是原創(chuàng)。在對本刊記者的考核更是嚴格。比如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遵義》策劃了《八十年,穿越時空的情懷》和《八十年,緬懷與傳承》兩組報道,為了做好這個重大選題,記者作了大量搶救式的采訪、發(fā)掘,文章一經報道,在眾多的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的新聞報道中脫穎而出,其中由本刊記者何玉梅、李佳旭采寫的《血色長征的遵義記憶》一文,被《新民周刊》等多家媒體轉載。正因為這樣,我們許多文章都是獨家報道,這也為刊物的品牌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增強刊物柔軟度,提高黨刊可讀性。黨刊往往給人四平八穩(wěn)、愛板著面孔說教的印象,為了讓讀者通過黨刊了解國家大政方針的同時,還能賞心悅目,《遵義》嘗試著讓刊物軟一點,于是在文化板塊增設“說黔”“長征”欄目,對貴州,尤其是遵義的人文歷史,紅色文化作一個展示,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我們凝聚了一批長期為刊物供稿的文化學者,也成功培養(yǎng)了一批忠實讀者。比如刊發(fā)的《名城已經八百歲》《山海相擁待追憶》等文章得到讀者好評。
1.內容要豐富多彩。時政板塊緊扣時政熱點,用簡明扼要的文字介紹每月國際、國內大事,讓讀者通過快速閱讀了解時事;經濟板塊著重介紹財經要聞和專家觀點;特別在社會板塊推出“人物”專欄,及時推出遵義市各條戰(zhàn)線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勞動模范、科研人才和創(chuàng)業(yè)精英等,如2010年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發(fā)生一起罪犯拿刀沖進辦公區(qū)域亂砍傷人的事件,一名法警奮不顧身保護群眾和同事英勇犧牲的故事,雜志社及時組織記者通過深入采訪,采寫《警徽下生命的熱度》這篇報道,榮獲2010年貴州新聞獎二等獎;在黨建板塊開設“精準扶貧”欄目,及時宣傳報道遵義市各級黨組織在黨建扶貧實踐中的新經驗、新舉措、新成效,如《眾籌模式:讓貧困群眾有“尊嚴”脫貧》《黨建扶貧的遵義探索》等報道,受到基層黨組織的歡迎。
2.報道要有深度。為克服雜志周期長的短板,在報道的深度上下功夫。同樣的題材、同樣的報道方向,我們做到深挖掘,做好細節(jié),內容鮮活,盡管在時間上無法和新媒體、電視和報紙相比,但仍然能出彩。比如“封面故事”策劃的《八十年,穿越時空的情懷》《城市笑臉 溫暖一座城》均獲貴州新聞獎。
3.選題要有時代感。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開展以來,遵義市涌現了一批先進事跡。《遵義》在2016年8月做了一期《第一書記決戰(zhàn)貧困》,把全市990名來自不同部門、不同年齡、不同職級的第一書記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讓群眾脫貧致富,他們頭頂烈日、腳踩泥濘,用真心澆灌扶貧的希望,用真情譜寫貧困的輝煌。文章刊發(fā)后,省委組織部、省扶貧辦官網紛紛轉載,時任貴州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孫永春作批示。黨刊就是要用好自己的陣地,及時發(fā)聲,從新聞的視野和角度,大張旗鼓地宣傳國家大政方針,傳播正能量。
在2014年8月,及時推出《生命托起的擔當》《沖不跨的鋼鐵意志》《與洪峰搶奪生命》一組特別報道,及時報道習水縣、赤水市黨員干部在指揮搶險“8?11”習水河特大洪災的決策部署,全面、生動地宣傳了遵義市各級各部門,特別是戰(zhàn)斗在災區(qū)一線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迅速行動、眾志成城、搶險救災的感人事跡,尤其是優(yōu)秀共產黨員袁賢忠在危難時刻,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壯舉,在讀者中引起巨大反響。這不僅樹立了黨刊權威性,還擴大了黨刊的影響力。
4.辦刊思維要創(chuàng)新。2012年,根據發(fā)展需要,《遵義》雜志改版成半月刊,針對城市發(fā)展中熱點、難點問題,在刊物上分成國內國際和地域地方性版本,上半月號讓簽約記者撰寫貼近時政、社會熱點的如《尋找城市精神》《四年望川鳳凰涅槃》《央企突圍輿論困局》等精品故事;下半月號圍繞遵義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結合遵義市新近發(fā)生的系列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稿件如《暢想春天的希望》《大交通構建大發(fā)展》等一系列主題文章進行報道。其中“特別報道”板塊更是成為《遵義》打開遵義話題,聚焦遵義精神、遵義作風、遵義情懷的窗口。
《遵義》切實解決好刊物好看、耐看、精看的同時從內容入手,不斷滿足讀者受眾的需求,堅持三貼近原則,增加“遵義”本土地域新聞的承載量,成為宣傳動員、展示遵義獨具紅色文化魅力的特色城市的靚麗名片。
改版后,《遵義》上半月號成為讀者瞭望世界的窗口、同時也是擴大自身影響力和知名度的良好平臺。通過與“人民網”合作創(chuàng)辦專欄,“人民網”每期把《遵義》掛在其網頁上,讀者可以直接在網上閱讀雜志,為欄目投稿,編輯部也因此結識了一批國內知名時評人,讓專欄文章質量有了保障,也為雜志積攢了人脈。上半月刊發(fā)的《國際拓展的艱辛之路》《叫板美國:聚焦中國產業(yè)突圍》《90后上市》《國考熱隱憂》等稿件,聚焦新聞熱點、視野開闊、觀點獨到、角度新穎,深受讀者好評。
為認真貫徹落實“走、轉、改”精神,記者、編輯深入一線,了解民情民意,組織策劃相關選題,加大對本土報道力度,把鏡頭、筆端瞄準基層、一線,加大對老百姓、基礎黨組織、黨員領導干部的報道力度。推出特別報道《春風化雨潤“三農”》《遵義地理上的工業(yè)坐標》《“大循環(huán)”治理城區(qū)擁堵》等一系列文章,采訪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誠信建設的經驗,反映了遵義市工業(yè)化的進程、解讀遵義市治理交通擁堵的良策以及存在的問題。
年輕的《遵義》雜志在省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得到了貴州、北京和全國有關專家、學者的認同和贊譽。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社等門戶網站先后刊登了有關《遵義》雜志的評介文章和圖片,對《遵義》雜志的辦刊定位、欄目設置、文稿選題、印刷裝幀等方面給予了肯定和推介。中新社記者劉明在新華博客中撰文對《遵義》雜志進行了中肯的評價和熱心的推介,認為《遵義》這本在中國三線城市出版的雜志,仍不失大刊風范。人民網十大魅力博客徐懷若在《沁著茅臺酒香的〈遵義〉雜志讓我陶醉》一文寫道:《遵義》雜志猶如一顆新星在祖國大西南冉冉升起!《遵義》雜志主要有幾大特色。一是定位準確,是一本很有時代感和很有超前意識主流媒體;三是內容翔實;四是兼收并蓄;五是與時俱進。貴州省新聞出版局報刊審讀員黃發(fā)友在《貴州報刊審讀與管理》第六期發(fā)表的《〈遵義〉:魅力與責任同在》一文這樣評價:《遵義》給人的印象相當深刻。一是大氣,二是精美,三是厚重,四是圖文并茂。
自2008年以來,《遵義》多次榮膺“全國十佳黨刊”、“全國優(yōu)秀黨刊”稱號;2013年《遵義》雜志主編榮獲全國城市黨刊“十佳主編”稱號;一批記者、編輯多次榮獲貴州新聞獎和優(yōu)秀新聞工作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