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圖_當代貴州全媒體見習記者 / 向穎羿
貴陽堅定不移把大數據戰(zhàn)略行動向縱深推進,加快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qū)建設,在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的融合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
貴陽市堅定不移把大數據戰(zhàn)略行動向縱深推進,加快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qū)建設,在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社會治理的融合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廣大市民切實感受到大數據帶來的實惠和便利。
2018年2月,貴陽市110接到報警,一名4歲小孩走失。5分鐘后,民警到家屬手中拿到走失孩子的照片,用手機上的接處警終端系統,將孩子照片發(fā)送到所有民警的手中,短短半小時內,值勤民警在北京西路找到了走失的孩子。
據介紹,過去遇到類似警情,民警需先到派出所將走失孩子的照片傳真到110指揮中心,110指揮中心再將照片傳真到各派出所,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接處警效率的提升,得益于貴陽市公安局塊數據指揮中心的建立。
2016年5月,貴陽市公安局塊數據指揮中心建設基本完工,劃分為接警、綜合研判、防騙專席等功能區(qū)域。此外,全市建成覆蓋主城區(qū)的網格巡區(qū),為進一步縮短接處警時限創(chuàng)造條件。
同年8月,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新指揮體系上線,打破以往“層層轉警”的局限,由指揮中心直接“派單”到各網格。新的接處警模式全面推行后,處警時間進一步縮減。
同時,“人臉識別系統”的引入,為社會安全筑上一層“防護墻”。
2016年,深醒科技就與貴陽市政府在貴陽大數據中心展廳、貴陽市公安局塊數據指揮中心建設了人臉識別管理系統項目。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貴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晏在面對媒體記者提問時談到,貴陽已部署兩萬多個探頭,有效震懾了犯罪分子,讓市民更有安全感。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利用人臉識別技術,貴陽市共抓捕犯罪嫌疑人872名,抓獲公安部通緝的全國在逃人員66名,報警成功率高達90%以上。
2017年,貴陽市成為全國第一家“兩搶”“命案”和“八類案件”破案率均達到90%以上的省會城市,“兩搶”發(fā)案降至日均1.12起以下,命案發(fā)案降至50起,均為歷史最低值,貴陽市民安全感日益劇增,達到歷史新高98.43%。
在貴陽國家高新區(qū)一間不大的辦公室里,數十臺電腦上,個人信用數據不斷流動,運維人員目不轉睛地觀察數據流動情況。這是貴陽信融九洲大數據征信有限公司的運維中心,也是貴陽市聯合懲戒平臺的運維者。
多年來,判決執(zhí)行難一直是法院工作的痛點。拒不執(zhí)行法院判決的個人或公司被稱為“失信被執(zhí)行人”,俗稱“老賴”。
2016年1月20日,國家發(fā)改委、最高人民法院等44家部門聯合簽署了《關于對失信被執(zhí)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9月,中辦、國辦發(fā)布《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zhí)行人信用監(jiān)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2017年1月5日,貴陽市委、市政府、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及部分聯合懲戒部門的領導到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協商溝通應用大數據解決執(zhí)行難的問題,最終確定了36家聯合懲戒部門的懲戒措施責任清單。聯合懲戒平臺于2017年8月1日建成并試運行。
大健康是烏當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圖為顧客在烏當威門大健康商城掃描二維碼。(烏當區(qū)工信局供圖)
“我們的聯合懲戒平臺,目前已實現‘六個自動’,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個人征信懲戒體系?!辟F陽信融九洲大數據征信有限公司的部門經理周旭如此描述聯合懲戒平臺的發(fā)展。
所謂“六個自動”即聯合懲戒平臺信息的“自動推送、自動比對、自動攔截、自動懲戒、自動反饋、自動監(jiān)督。一旦被判為失信被執(zhí)行者,系統會將個人信息上傳至平臺,并推送到聯合的36個部門,失信被執(zhí)行者的市區(qū)購房、購車、開設公司,商業(yè)競標等業(yè)務將被凍結。通過這一系列措施讓“老賴”們寸步難行,直至其主動到法院履行義務。
周旭介紹,自2017年8月1日開始試運行以來,聯合懲戒平臺已經比對信息40萬次,攔截了550名失信被執(zhí)行者的業(yè)務辦理,涉案金額已經超過了1800萬元。
“這是基于貴陽市烏當區(qū)所有醫(yī)院的數據所建立的智慧醫(yī)療平臺,大約有18萬份電子病歷……”
“這是烏當區(qū)智慧停車平臺,精確到每個停車點的停車數和剩余停車位……”
在烏當區(qū)智慧城市展示中心的展廳內,解說員配合著液晶顯示屏上的不斷變換的圖表與數據,向記者講述著近年來烏當區(qū)智慧城市建設在服務民生方面的成績。
2013年1月29日,貴陽市烏當區(qū)獲批成為首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城市。烏當區(qū)政府開始籌劃建設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并委托貴陽智源信息產業(yè)孵化基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源公司)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運營方,于2014年底開始建設。
智源公司副經理羅俊告訴記者,作為貴陽首個智慧城市樣板點,烏當區(qū)致力于智慧城市的建設,在“一平臺、二中心、三體系”(一平臺,城市公共信息技術服務智慧云平臺;二中心,統一管理服務中心和城市資源決策中心;三體系,政務管理體系、產業(yè)創(chuàng)新體系、民生服務體系)的智慧烏當總體建設框架下,構建了覆蓋烏當區(qū)的統一大數據平臺,主數據中心,同城災備數據中心。
2014年,烏當區(qū)自主可控安全穩(wěn)定“天地雙網”建設完成,為智慧城市建設打下網絡基礎。至今為止,“天地雙網”已在全區(qū)完成480個電子政務即互聯網接入點、440個免費WIFI使用點、2051個電子政務網終端使用點以及5248個互聯網終端使用點。
在民生設施方面,2017年,烏當完成了以智慧醫(yī)療、智慧教育為典型代表的民生工程的全面建設;以及以微商圈、“好停車”智慧停車平臺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場景的深度建設;今年3月,引入深圳恒盛大數據公司,建立中國移動呼叫中心?,F在,烏當已形成了全方位的大數據民生服務網。
“排隊少了,候診的時間短了,看病越來越方便?!?/p>
“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車位,停車越來越方便?!?/p>
……
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自己真切感受到了大數據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