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
要說明白為啥可以通過不同的顯存配置來規(guī)劃新顯卡,先得搞清楚顯存到底在顯卡上起什么作用。
顯存的全稱是顯示卡緩存,它就像個臨時性的數據蓄水池,存放顯卡需要或產生的各種臨時數據,比如用于貼圖的材質、建模的架構,甚至是一些物體軌跡、碰撞等相關數據。畫面越是精美、復雜,數據量就越大,比如現(xiàn)在最熱的網絡競技游戲,采用完全無縫的開放大地圖,要想滿地圖亂跑而不會有延遲的話,最好能在一開局就把整個“競技場”搬進顯存,所以對顯存大小的要求就特別高。要是再設置成高畫質,讓地圖上的草、樹、房屋、車輛細節(jié)更多,數據量當然也就更加龐大,需要更大的顯存支持。
目前的3A游戲,在全高清分辨率和最高畫質下,通常都需要占用3GB左右的顯存(圖1),4K分辨率則需要近4GB的顯存(圖2)。當然,顯存容量沒有這么大的顯卡并不是不能運行這些游戲,只是必須將一部分圖形數據分流到內存上。由于PCI-E 3.0×16的插槽提供的單向數據速率僅有16GB,雙向也僅有32GB,而最低端的游戲級顯卡GTX 1050的顯存帶寬都有112GB/s,這樣的巨大差距顯然會造成顯卡的數據調用能力嚴重下降,影響性能。
另外,和其他緩存一樣,顯存也承擔著平衡顯卡主要部件——GPU和其他配件之間速度的任務。因為GPU的處理速度很可能是目前電腦中最高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緩存空間,GPU怠工等待其他配件中的數據,或者因為其他配件跟不上GPU的速度而被迫丟棄數據的情況都會非常多,嚴重影響GPU的發(fā)揮。
除了顯存容量外,顯存的位寬、類型、頻率也各有不同,不過與早期顯卡比較混亂的配置不同,目前這些顯存指標受到了GPU比較嚴格的限制。與現(xiàn)在的CPU一樣,GPU也集成了顯存控制器,因此一塊GPU的顯存通道位寬是多大?使用什么類型的顯存?支持多大的容量?甚至是支持幾塊顆粒?在設計時就已經固定了,另外GPU廠商也會在公版設計中指導使用一定頻率的顯存。
新一代N卡幾乎全部采用GDDR5顯存,而GDDR5顆粒的位寬固定為32bit,因此從配備了幾個顆粒就可以知道顯卡的位寬。例如入門級顯卡GT 1030顯存位寬為64bit,配備了兩個GDDR5顆粒(圖3),而中端游戲顯卡GTX 1060的帶寬為192bit,就擁有6顆GDDR5顯存(圖4)。那么問題就來了,從6顆顯存的“初版”GTX 1060,到5GB這樣奇葩配置,它到底經歷了什么呢?答案是直接拿掉一個顆粒,將位寬減少到160bit。而新的GTX 1050 3GB更加神奇,在顯存增加的情況下,也不得不縮減顯存位寬,從原來的128bit位寬減少到96bit,以便使用3顆顯存顆粒。
更讓人撓頭的是,從GPU看,這一代N卡的所謂的不同顯存版本也更加復雜,因為它們連GPU規(guī)格都進行了改動。那么到底應該怎么選擇這些從核心到顯存都明顯不同的顯卡呢?
目前G T X 1 0 6 0有3GB、5GB、6GB三個容量版本,以及一個采用9GHz高頻率顯存的“加強版”產品,其中5GB版本主要面向網吧等大規(guī)模采購的市場,雖然早已傳聞會出現(xiàn)在零售市場上,但目前正規(guī)渠道仍然難覓蹤跡。9GHz顯存的加強版雖然已經發(fā)布了很久,但市場上同樣很少見,可能并沒有被廠商和市場普遍接受。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3GB和6GB版GTX 1060,游戲幀速的差距達到了10%~25%,再考慮到核心與顯存的差距以及價格定位,感覺3GB版本GTX 1060更像是一款位于GTX 1060和GTX 1050 Ti之間的型號,也許應該被叫做GTX 1055,或者將原來的6GB版本GTX 1060改為GTX 1060 Ti也行。
GTX 1060 6GB的性能之強毋庸置疑,高速大容量顯存與強大核心的配合,使其不僅在全高清分辨率下表現(xiàn)強勁,也能滿足大部分游戲和應用在2K分辨率下的需求。至于4K應用,雖然它的顯存容量足夠,但核心性能實在有些不足了。
由于GTX 1060 6GB完全可以搭配中高端系統(tǒng)使用,所以對其尺寸一般沒有特別要求,而且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可以追求更高的散熱配置等設計。目前主流的GTX 1060 6GB顯卡已經降入2000元左右價位,超頻和高配版的價位在2200元左右。
這是一款典型的GT X 1060 6GB版產品,醒目的三風扇、30cm長度等外觀特征,說明了它的定位更偏向高端,這種設計也是讓顯卡擁有更充裕的空間安裝高頻核心、顯存以及它們需要的供電電路、散熱片等。這款顯卡的核心頻率已經達到 1556MHz~1771MHz,由于散熱配置較高,還有一定的繼續(xù)超頻空間(圖5)。
3GB版本GTX 1060的顯存容量就決定了它基本與2K分辨率無緣,是特別針對全高清分辨率需求而設計的。不過同樣的核心與更少的流處理器,讓3GB版本的GTX 1060超頻潛力更好了,選購的時候可以關注一下。其實之前類似這樣的產品還具有“開核”的可能性,打開更多的CUDA核心應該能明顯提升性能,不過目前顯卡廠商受到GPU廠商的約束,極少有進行這方面嘗試的產品。
目前GTX 1060 3GB的常見價格為1500元左右,與6GB版本拉開了很大的差價,面向的市場也有很大區(qū)別。由于核心CUDA核心數量和顯存數量都有明顯縮減,筆者不建議選擇直接在高端6GB版本基礎上生產、板型較大、散熱等配置較高的產品。它們不僅價格較高,而且在搭配酷睿i3/銳龍R3這樣的主流處理器與mATX小板、小型機箱的時候,也顯得過于龐大。
這款產品雖然采用雙風扇設計,但長度僅有237mm,能直接安裝到一般的小型機箱中。盡管是目前價格最低的GTX 1060 3GB產品之一,但它在背部金屬加強板、輸出接口數量等方面都沒有進行縮減,甚至還進行了小幅超頻,核心頻率為1544MHz~1759MHz(圖6)。
位于千元價位的GT X 1050 Ti滿足了一個關鍵指標——能在高畫質下流暢運行最熱的生存競技類游戲,最低幀速也在40FPS以上,因此是目前的高性價比選擇之一。筆者同時將近期上市的3GB版GTX 1050也列入了這一檔次,因為從配置上來看,它顯然是基于GTX 1050 Ti的產品,其實叫GTX 1050 Ti 3GB更合適一些。從目前公布的實際測試看,它的性能也更接近GTX 1050 Ti而不是GTX 1050,也能在全高清分辨率和中高畫質下流暢運行最熱的生存競技類游戲。
● GTX 1050 Ti 4GB
GTX 1050 Ti是一款非常合格的千元級顯卡,因為它在入門級玩家也能承受的價位上提供了足夠的性能。作為游戲顯卡中的“輕配置”型號,它也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的“小鋼炮”主機的最好搭檔。
昂達GTX 1050Ti典范4GD5
這款顯卡就是非常適合小型甚至mini機箱的產品,它的板長較短,而且采用了半封閉設計,在擁擠的機箱環(huán)境中也不用擔心線纜纏繞、板卡刮擦等問題。當然短小精悍的代價之一就是它嚴格遵守了標準頻率,因此性能比較中庸(圖7)。
● GTX 1050 3GB
GTX 1050 3GB雖然顯存容量與位寬明顯降低,但擁有和GTX 1050 Ti一樣的768個CUDA核心,默認頻率甚至還更高一些,因此在對顯存不敏感的應用中不僅性能接近,略有超越都是有可能的。不過在對顯存敏感的應用游戲中,比如場景復雜的3A游戲下,顯存的劣勢就會明顯影響它的表現(xiàn)了,畢竟84GB/s的帶寬現(xiàn)在看來真的有點落伍了(圖8)。
其實NVIDIA也并沒有停止折騰顯存,在新一代顯卡推出前,更高端的GTX 1070和更低端的GT 1030,有可能分別推出一款6GB顯存型號和一款使用GDDR4顯存的型號,對市場進行進一步細分。其中6GB版本的GTX 1070如果價格合理的話,很可能會成為新一代甜點級產品,取代目前的GTX 1060,畢竟在逐漸走向主流的4K分辨率下,GTX 1060核心實在不足,GTX 1070顯然更合適一些,而且6GB顯存也基本夠用,如果略微降低核心規(guī)格,更能降低供電、散熱等方面的成本,讓價格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