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聰
二年級的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上,學生陳益指著書里的一個字問:“楊老師,這是什么字?”
這是一首古詩里的一個字,這首古詩我也沒讀過。我對陳益說:“這個字,楊老師也不認識。要不,你按照我們剛學的‘部首查字法,先去查查字典,查到了也讓楊老師學習一下。”
陳益忙回到座位上,拿出字典翻找起來。過了一會兒,他還在翻找,又過了五六分鐘,他雙手捧著字典,兩手停在了那兒?!澳懿榈絾幔俊蔽覇?,他不好意思地搖搖頭。
我湊近他,一邊翻字典一邊指導他查字方法:“這個字可以先查‘工字部,在‘部首目錄里應該找?guī)桩???/p>
陳益用手指比劃著:“三畫?!?/p>
“對,我們找到‘工字旁了,剩下還有幾畫?”
“兩畫?!彼芸靾罅顺鰜?。
緊接著我們在字典的402頁中找到了這個“邛”字,我倆異口同聲地讀了兩遍:“qi ng、qi ng。”
“楊老師,以后我要是碰到不認識的字,先自己查字典,查不到再去問你?!?/p>
“好啊,楊老師很樂意做你的助手?!蔽覐乃掷锬眠^這本書,原來他正在看的是唐代詩人孟郊的《古別離》。孟郊的詩流傳最廣的是《游子吟》,至于這首《古別離》我倒是第一次讀到,要不是陳益,還真不知道何時能遇見它。
我輕輕摸了一下他的腦袋:“今天楊老師也學到東西了,因為你這么一問,楊老師不僅學到了這個‘邛字,還認識了這首好詩,楊老師要謝謝你!”他笑得小腦袋左邊一歪右邊一歪。
“我們再來看看注釋:‘臨邛是個地名,在四川省。這首詩寫的是男女離別之情……”
“楊老師楊老師,什么是男女離別之情?”陳益睜著兩只圓圓的眼睛問。
怎么向他解釋呢?我想了想說:“楊老師給你舉個例子吧,比方說,你爸爸要去外地工作,雖然只一年,但是你媽媽很不舍,緊握你爸爸的手,依依不舍地說了很多關(guān)心的話,這就是‘離別之情。你想想,你媽媽會怎么說?”
陳益瞇著雙眼說:“媽媽會說,你要早點回來,我和兒子會想你的。”
“對呀,那你會不會想念爸爸呢?”
“會!爸爸平時對我很好,他也會舍不得離開我和媽媽?!?/p>
“那就是了,爸爸和你之間就是‘父子離別之情,你爸媽之間就是‘男女離別之情,或者說‘夫妻離別之情。詩里的這位女子對她丈夫說,你要去哪里做生意呀?什么時候回來呢?在外面要注意身體,要是很忙,遲些回家也沒關(guān)系,可一定要打電話回來呀……”
“哈哈,楊老師,那時候是沒有電話的。”
“對,那就寫信吧,這位女子就叮囑她的丈夫,多寫幾封信回來呀……”
“嘻嘻,原來古詩這么有趣,雖然古代人離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久遠了,可是講的好像就是現(xiàn)代人的事,讀起來好親切!”陳益眼睛放光,喜滋滋地靠近我身邊,看著我抄完這首詩……
期末,陳益在《我要對楊老師說》的作文里寫道:“我有不懂的問題,就喜歡去問楊老師,因為楊老師也喜歡和我說話、聊天,他很有意思……”
哈,我感覺他也很有意思,或許這就是“歡喜心”催生“歡喜心”吧!我相信,很多時候,教育,也是一種感召。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