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興然
近日,鵬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鼎控股”)通過了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的上會審核,預計不久后將正式登陸A股。鵬鼎控股主要從事各類印制電路板(PCB)的設計、研發(fā)、制造與銷售業(yè)務,是全球第二大PCB生產企業(yè)。此次IPO,鵬鼎控股擬募集54億元資金,用于慶鼎精密電子(淮安)有限公司柔性多層印制電路板擴產項目和宏啟勝精密電子(秦皇島)有限公司高階HDI印制電路板擴產項目。
然而,股市動態(tài)分析周刊記者細讀招股說明書后發(fā)現鵬鼎控股不但在遞交招股書前不久迫不及待地增資,而且公司盈利也不穩(wěn)定,另外還存在著依賴大客戶的問題。投資者在做投資決策時,有必要知悉這些問題可能帶來的風險。
鵬鼎控股上市前的資本運作可謂迅速,2017年2月,公司完成了一系列的資產重組,然后5月就完成了股改,10月便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鵬鼎控股由富葵精密整體變更而來,而這次變更也僅僅是在2017年上半年完成,也就是說鵬鼎控股成立至今也僅僅是一年多的時間。而它的前身富葵精密則是在1999年4月成立,當時注冊資本金為210萬美元,由外商投資成立。富葵精密成立后,公司前后一共進行了10次增資及2次股權轉讓。其中,2016年11月進行了第二次股權轉讓,2016年12月進行了第八、九次增資,2017年2月進行了第十次增資。如此密集的股權變更行為,當然是為了上市而進行的,不少上市公司也有類似行為,但只要程序合規(guī)、定價公允,媒體也不會隨便質疑。但鵬鼎控股2017年5月股改之后還進行第十一次增資行為,那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2017年6月1日,鵬鼎控股召開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同意兼善鵬誠、秋實興本、武漢成業(yè)聯、上海盛歌、兼善投資和毅富管理增資入股。此次增資按照公司2016年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的16倍市盈率作為投前估值確定本次增資價格為人民幣8.5元/股。6家公司投資者合計攜18.02億元入股,認繳2.12億股。由此,公司注冊資本由18.68億元增至20.80億元。對于增資原因,公司解釋為市場化對外融資,用于日常運營及擴大生產。入股價格按照16倍市盈率商定,對于目前A股IPO普遍頂格23倍市盈率發(fā)行的市況,這批機構套利空間巨大,要知道鵬鼎控股4個月后就遞交了招股說明書。記者就定價是否公允的問題向鵬鼎控股發(fā)去采訪提綱,但截止發(fā)稿,仍未收到回復。
頻頻增資期間進行了兩次股權轉讓和一次股權轉回,最終的結局是,鵬鼎控股無實際控制人。從股權結構上看,鵬鼎控股的控股股東為美港實業(yè),持股比例為73.75%,另一主要股東集輝國際為美港實業(yè)同一控制下的關聯方。美港實業(yè)系Coppertonede全資子公司,后者與集輝國際均為Monterey的全資子公司,Monterey是臻鼎控股的全資子公司。由此可見,鵬鼎控股被臻鼎控股實際控制。但招股書稱,臻鼎控股是一家上市公司,其第一大股東為鴻海集團全資子公司Foxconn,但鴻海集團在臻鼎控股7名董事會成員中僅占一席,且從未對其進行并表。所以,鵬鼎控股無實控人。
一家上市公司是不是好的投資標的,能否持續(xù)、穩(wěn)定地盈利是投資者考慮的重點,但鵬鼎控股很難做到這些。
從資產規(guī)模上看,鵬鼎控股超過了百億,2014年至2017年,公司的總資產分別為154.38億元、181.24億元、184.41億元、231.27億元,總體保持持續(xù)增長,2016年增長明顯偏低。
從營收的角度看,2014年至2017年,鵬鼎控股實現營收分別為153.98億元、170.93億元、171.38億元、239.21億元,2015年增長較快,同比增幅為11.01%,2016年營較2015年僅微幅上漲0.27%,2017年營業(yè)收入較2016年大幅增長39.57%。
從上述兩個指標來看,鵬鼎控股的規(guī)模及營收在行業(yè)中排名靠前。以營業(yè)收入計算全球PCB企業(yè)排名,鵬鼎控股連續(xù)多年穩(wěn)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
雖然營收及規(guī)模尚且能或快或慢保持增長,但凈利潤則不然,期間出現了大幅下滑。2014年至2017年,公司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4.14億元、15.26億元、10.04億元、19.10億元。2015年凈利潤穩(wěn)步增長,增幅為7.91%,2016年則大幅下滑,下滑幅度達到34.21%,2017年凈利潤較2016年大幅增長90.20%。毛利率同樣出現波動,2014年至2017年,其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0.14%、19.59%、16.61%、17.97%。
對于2016年的業(yè)績下滑,鵬鼎控股解釋為當年公司的新產品采用更多高單價電子零件等原物料,導致成本上漲較大,而同期下游客戶銷售不及預期,出貨量下滑,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產品價格漲幅相對較小,毛利率下降。
業(yè)績大起大落的同時,鵬鼎控股的現金流也在惡化。2015年,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增加凈額尚有16.75億元,到了2016年和2017年,分別滑落至-7.17億元、-4.45億元。
鵬鼎控股業(yè)績及現金流所呈現的問題或許與公司依賴大客戶密切相關。招股書披露,深耕PCB領域多年的鵬鼎控股,蘋果公司、鴻海集團及其子公司、瑞聲集團、歐珀集團(OPPO)等國際知名企業(yè)為其大客戶。2015年度、2016年度及2017年度,公司對前十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占其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54%、89.42%及91.22%,客戶集中度高。
從境內客戶來看,2015年至2017年,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比例分別為84.47%、95.60%、95.36%,>對歐珀集團的銷售占比則分別為42.60%、65.89%、77.76%。從境外客戶來看,2015年至2017年,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比例分別為81.23%、82.98%、83.23%,對蘋果公司的銷售占比分別為56.91%、66.06%、65.06%??梢钥闯?,鵬鼎控股對歐珀集團、蘋果公司這樣的下游強勢客戶依賴的非常嚴重。大客戶“依賴癥”的結果就是上文提到的業(yè)績不穩(wěn)定。
與銷售收入緊密相關的是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可以反映營收的質量如何。2015年12月31日、2016年12月31日及2017年12月31日,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31.72億元、40.72億元及66.40億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8.56%、23.76%及27.76%。2015年至2017年該比例呈現出加速增長的趨勢,反映出鵬鼎控股的應收賬款問題在惡化,而營收質量在下降。這也能夠解釋為何2016年及2017年公司的現金流是惡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