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艷 邢澤宇 高廣
摘要:近年來華北玉田縣地區(qū)越來越多的淡水養(yǎng)殖戶進行精養(yǎng)模式,由于種種原因此地區(qū)的精養(yǎng)模式成功率較低。如何規(guī)避風險且讓效益更高,人們積極探索。2017年在唐山市玉田縣地區(qū)開展了湘鯽和南美白對蝦混養(yǎng)模式試驗,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平均每0.1hm2收益30370元。
關鍵詞:南美白對蝦;湘鯽;混養(yǎng)
南美白對蝦養(yǎng)殖是高風險、高效益、高投資,周轉較快的行業(yè),華北玉田縣地區(qū)越來越多的淡水養(yǎng)殖戶進行精養(yǎng)模式。但近幾年來,由于種種原因此地區(qū)的精養(yǎng)模式成功率較低,給養(yǎng)殖戶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失敗損失比例最大的是飼料投資,為規(guī)避風險增加效益,人們積極探索更好的養(yǎng)殖模式,發(fā)現(xiàn)湘鯽具有生長快,肉質優(yōu)、體形美、食性廣、抗病力強、耐低溫低氧、網捕率高、自身不育等優(yōu)良性狀,產品銷路較好,市場價格高,且適應各種淡水體養(yǎng)殖的特點。結合鯽魚和南美白對蝦的特點,基于追求更平穩(wěn)的經濟效益,2017年在唐山市玉田縣地區(qū)做了湘鯽和南美白對蝦混養(yǎng)養(yǎng)殖模式試驗,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下面對這一“魚蝦混養(yǎng)模式”進行簡單介紹,供養(yǎng)殖者參考。
1材料的準備
1.1試驗池塘的條件
地址選在唐山市玉田縣潮落窩鄉(xiāng)的一個泥土魚塘,池塘面積0.4hm2,池底淤泥10~15cm,池塘注入100m深處的地下自來水,水深約2m左右。池塘內有注入和排水的水泵各一個,四個葉輪式增氧機(3kW增氧機2臺,1.5kW增氧機2臺),一個魚用投料機。池塘四周較空曠,日照充足。
1.2魚苗投放
2017年5月10日清池、消毒完畢,曬池7d后注水。2017年5月19日進行肥水。2017年5月23日投放南美白對蝦25萬尾(在投放前先使蝦苗適當適應池塘條件2h,再進行投放),5月30日從當?shù)刭忂M湘鯽、草魚、鰱魚、鳙魚魚苗,放養(yǎng)數(shù)量見表1。注意消毒、曬池、肥水、投苗都在晴天進行。
1.3飼養(yǎng)管理
蝦苗下塘28d后進行投喂,投喂方法是沿池邊1m左右投撒相應粒徑的專屬蝦料。投喂時間與投喂魚飼料同時進行,為了預防混養(yǎng)的魚與對蝦爭食蝦料,適當增加了魚的投料時間,大約為50min。
具體的投喂時間和次數(shù)如下:
上午6:00、上午10:00、下午13:30、下午17:00各投喂一次。魚的投喂量為上午兩頓占全日的40%,下午兩頓占全日的60%。蝦的投喂量為上午6:00 20%、上午10:00 25%、下午13:30 20%、下午17:30 35%。
以上只是正常情況下的投喂時間和次數(shù),具體投喂情況需是根據當天的天氣、水溫和蝦魚吃食情況靈活決定投喂次數(shù)和投喂量,如陰天蝦魚的投料量都要減少,對蝦蛻皮階段也要適當減少蝦料的量甚至停喂。另外蝦投苗28d后再投喂,由少喂勤喂起步給觀察蝦的成活率和生長情況保留很大的空間,且水中生物餌料在28d內能夠保證蝦生理代謝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和鈣、磷等各種金屬離子平衡,從而保證蝦能正常蛻殼生長。
1.4水質管理
養(yǎng)殖前期注水1~1.2m,有利于池水水溫升高,保證底部有充足的溶氧,隨著氣溫升高及魚蝦生長,蝦苗放苗1個月后逐漸加注新水,到高溫期水位到2m左右,在蝦捕前,只加水不排水。
每5~7d肥水一次,少施勤施相應的肥料,保持池水高效物質循環(huán)狀態(tài)。
每10~15d施用微生物制劑一次,保證池水的藻相和菌相動態(tài)平衡。
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前三天施用離子鈣和抗應激藥物,這樣既有利于有益藻類的繁殖,又保證蝦生理性蛻殼的順利進行。
養(yǎng)殖中后期隨著投料量的增加,池水污染加重和雨季的外來水源的注入,都會增加池水中有害菌。此時期只憑借以菌抑菌是不能滿足魚、蝦防病要求的,所以需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進行水體消毒。水體消毒藥物選用的是性能溫和的對蝦刺激性小的。另外進行魚的寄生蟲防治選擇的魚、蝦可共用的藥物。
午后不定期測試池水中的硝酸鹽的濃度。早、中、晚任意時間不定期測定pH,若中午pH值有不正常下降,而早晚的pH值幾乎穩(wěn)定,或者亞硝酸鹽說明水中缺氮,為保證蝦的正常生長,控制致病菌弧菌,及時補充氮源,由于氮源昂貴,可以依靠適當肥水促進氮循環(huán)。
每天中午12點到14點開增氧機2小時,使水質得到調整。
2試驗結果及收入
10月1日起用地籠起捕南美白對蝦至10月5日結束,共上市2350kg,規(guī)格50尾/kg,價格50元,合計收入117500元;魚的收入合計137920元(詳見表2);魚和蝦總收入合計為:117500+137920-255420元。成本:蝦苗投資3900元;魚苗共計投資30900元;蝦料(40蛋白)共投喂1600kg,合計13120元;魚料(30蛋白)共喂19.5t,合計78000元;電費開支合計4600元;藥物開支合計3400元。以上總成本為133920元。蝦、魚的利潤為:255420元-133920元=121500元。
3結果分析及討論
南美白對蝦是雜食性底棲的生活習性,它與魚的混養(yǎng)要避免底棲生物相互競爭,盡量增加不同水層的水空間利用率,合理的搭配增加池塘生物的互補性。
湘鯽的生活習性是生活在水的中下層(準底層),性情溫和,抗病力強,無掘池攪渾水現(xiàn)象且攝食旺盛。它的這些特點決定了與草魚混養(yǎng)是互補性搭配。合理的投喂避免草魚食量過剩,保證草魚不易生病。
湘鯽與南美白對蝦的混養(yǎng)是絕佳搭配。魚和蝦在空間上不存在競爭的矛盾,蝦是夜行動物,晝伏夜出,晚上活動時在水體的中上層,而湘鯽正好相反,有利于天然餌料和人工投喂飼料的充分利用,減輕水環(huán)境污染,減少魚、蝦病害的發(fā)生。
湘鯽與南美白對蝦的混養(yǎng)模式中最佳方式是先投放蝦苗而后投放魚苗。此方式甚至在不投喂蝦料只投喂魚料的情況下,對蝦就能獲得理想產量。若先投放魚苗,而后投放蝦苗模式下,盡量投放小規(guī)格魚苗,從而保證蝦的充分生長。
在魚蝦混養(yǎng)的模式下病蝦活力弱,能夠被魚及時吃掉,避免蝦病的傳播。
由于大量魚類活動致使蝦的活動增加,使蝦的體質增強,提高了蝦自身的免疫力。
該養(yǎng)殖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池塘生物的互補性,減少了化學藥品的投放量,減小了蝦的應激反應。
南美白對蝦和湘鯽混養(yǎng)的經濟效益為每0.1hm2平均30370元,比單獨精養(yǎng)養(yǎng)殖湘鯽更有經濟價值,比單獨精養(yǎng)南美白對蝦更能夠躲避風險,對于并沒有很多資源和經濟條件的玉田地區(qū)養(yǎng)殖戶來說,湘鯽和南美白對蝦混養(yǎng)確實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總之實踐證明了這種魚蝦混養(yǎng)模式的可行性,具體的管理細節(jié)、疾病的防治、投料的多少等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在實踐中摸索。
(收稿日期:2017-11-09;修回日期: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