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當茨威格還年輕的時候,他贏得了一個見到羅丹的機會。年輕人在自己崇拜的藝術大師面前嘴笨得說不出話來。但羅丹喜歡這位年輕詩人真誠的窘態(tài),于是請他一起用餐,接著讓他觀看他激情專注而忘我的創(chuàng)作。于是,茨威格獲得了三點啟示:第一點啟示:偉大的人物總是心腸最好的。第二點啟示:偉大的人物在自己的生活中幾乎都是最樸實的。第三點啟示:偉大的藝術家總是擁有一種“創(chuàng)作訣竅”,創(chuàng)作時全神貫注,思想高度集中,以至于把周圍的整個世界都忘卻。對于茨威格所得到的這三點啟示,你有何感受、聯(lián)想和思考?
要求: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什么是專注?專注是鍥而不舍的磨煉和追求,是百折不撓的探索和力量,是竭盡全力的催化劑。追求專注是對人生最好的詮釋—堅守專注,期待著收獲—用專注敲開成功之門。這些是雕塑大師羅丹給茨威格的啟示,也是送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專注的精神和毅力助你成功。一位久負盛名的企業(yè)家,在告別職業(yè)生涯之際,打算公開自己一生成就的奧秘。宣布那天,會場內座無虛席,可奇怪的是在前方的舞臺上卻吊著一個大鐵球。觀眾們都感到莫名其妙。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了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面前。老者請兩位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上去,讓他們用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
一個年輕人搶著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可是那吊球卻一動也不動。另一個人接過大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
觀眾們都認為那個鐵球肯定動不了了。這時,老人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個小錘,對著鐵球敲了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再敲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會場開始騷動。大概在老人進行到40分鐘時,坐在前排的一個人尖叫了一聲:“球動了!”霎時間會場變得鴉雀無聲。小球以很小的幅度動了起來,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場上爆發(fā)出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老人用小錘就可以敲動的球,年輕人用大鐵錘卻敲不動,這足以證明: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有專注的精神和堅持的毅力。
刻苦專注治學,終有所成就。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fā)奮讀書;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后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讀書學習,三年時間沒有進園觀賞一眼,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鉆研學問,最終使他成為了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小樹因為專注,才能長成參天大樹;鳥兒因為專注,才能實現(xiàn)一飛沖天;小溪因為專注,才能匯流汪洋大海。專注是用來澆灌成功之花的水,有了專注,成功的花才能完美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