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
一邊是市級理科狀元,“北大”學生,美國排名前五十大學研究生的“開掛人生”;一邊是12年不回家過春節(jié),“拉黑”父母,寫萬字長文歷數(shù)成長過程中父母對自己“過度關愛”“肆意操控”的“情感孤兒”。
如此矛盾又沖突強烈,王猛的故事不禁讓人唏噓。有人認同王猛,認為父母過度的關愛與管教對孩子是不可承受之重,會傷害其身心;也有人認為王猛性格有缺陷,將人生不順的責任推卸給父母,忘了父母多年的撫育與關懷,是不成熟、“情商低”的表現(xiàn)。
父母子女間的關系,是我們每個人都逃不掉、掙不脫的人倫親情。一方面,我們渴望也需要父母的關愛、肯定、鼓勵。另一方面,很多人在父母那里并未得到想要的關愛與慰藉,或者父母給予的態(tài)度、方式不能為子女所接受。子女對父母愛恨交織的復雜情感,就是在這種“期望”與“給予”的失調(diào)中產(chǎn)生的。
現(xiàn)代社會,固然不提倡對父母無條件服從的愚孝,但對父母的理解、尊重,也應當是現(xiàn)代人與文明社會的底線,積極溝通化解對子女來說是義務也是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