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寒風凜冽,上海迪士尼依然人潮如織。據(jù)媒體報道,陳女士和孩子在“小矮人礦山車”門口排了兩個小時的隊,眼看就要輪到了,結果一群人從出口處進來直接插在了她們的前面。
原來這群人是VIP團,可以免排隊,隨到隨玩,花費是每人2700元或3000元。29日,上海迪士尼樂園方面回應,所謂的“天價插隊費”實則是迪士尼樂園的“尊享導覽服務”。
迪士尼“天價插隊費”
只是恰好碰到了中國人的“公平敏感”
“上海迪士尼收天價插隊費”事件,在輿論湖面一石激起千層浪。
此事的梗概其實并不復雜:園方為滿足細分市場需求,讓VIP團隨到隨玩。其實,免排隊不是錯,但在對普通游客未告知的情況下,讓VIP團“插隊”卻明顯欠妥。
本質上,上海迪士尼的對與錯,不值得注意力的密集投射,也經不起“聲道”超載的萬千臧否。但由于它擊中了低燃點的“公平敏感”,相當于點著了引爆裝置,故而迅速引燃了輿論?!安换脊讯疾痪?,對不公的不滿,本是個體本能,每個人都不想遭遇不公,也都有對不公的承受力閾值。
迪士尼“天價插隊費”事件中,人們雖然早就接受了VIP高價買優(yōu)質服務的市場化做法,可對普通游客和公眾來說,在許多信息未知悉的情況下,任何人看到自己或他人辛辛苦苦排隊兩小時后,有人大搖大擺地插隊,都會覺得太不公平。對社會而言,公眾“公平敏感”增強,不是什么壞事,因為對不公的零容忍正是推動公平的重要動力。只要這種“公平敏感”面向的是權利,而不是過度敏感地牽強附會、上綱上線,它就是增進社會公平的觀念“驅動”。
上海迪士尼VIP團,市場細分之下的正?,F(xiàn)象
○馬滌明
市場經濟中,經營者自主定價、優(yōu)質優(yōu)價、價高者得等等,都在通行的市場價格規(guī)則之中。只要不存在壟斷,只要明碼標價,就沒問題。上海迪士尼官方App上顯示的VIP服務有兩種:一是連續(xù)3小時導覽,每人收費2700元,每團最多8人;二是連續(xù)6小時導覽,每人收取3000元,限定人數(shù)6至8人。
開放的市場里,到迪士尼樂園還是去動物園,是消費者的權利,消費者認為服務收費不合理,自會“用腳投票”。而經營者為避免出現(xiàn)過多的“用腳投票”,自然會以讓消費者滿意的服務來實現(xiàn)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讓消費者滿意”是一個籠統(tǒng)的經營理念,這種理念之下,還會有經營者對消費市場和顧客群的細分市場策略。上海迪士尼細分出了普通游客與VIP團兩種顧客群,滿足高消費成為它的一個重要定位,這屬于經營者自主經營概念之中的問題,無可厚非。
商業(yè)服務不同于政府公共服務,前者遵循市場法則,后者遵循均等化原則。商業(yè)服務中的VIP產品,是常見模式,戲院、歌廳、商業(yè)銀行等很多服務機構都有這種產品,這些與迪士尼的VIP團并無本質不同。不排隊、從優(yōu)從先,也是很多VIP的常見權利。
上海迪士尼天價“插隊費”,
對普通游客不夠友好
○余思
作為自由經營的市場主體,上海迪士尼有權在法律框架內制定其服務策略和收費方式,這無可厚非。但首先,這種收費必須是公開公平的。目前,門票背面的“游覽告知”,或是網上迪士尼的“游客須知”里,均未要求“普通游客遇到VIP團時,應履行避讓義務”,在并不知情的背景下被插隊,對普通游客來說難免有些唐突。因而,很多網友質疑天價“插隊費”,并非只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其中也有對自身知情權的呼吁。
上海迪士尼有其獨特性和稀缺性,在服務市場上供不應求是現(xiàn)實。在大量游客動輒花兩三個小時排隊等候的背景下,園方的“尊享導覽服務”雖然可以說是順市場需求而動,但不對普通游客進行提前告知,就讓他們在苦苦等待的情況下看著部分人“先入”,難免產生心理失衡。對迪士尼來說,這VIP團費可以收,但首先要履行起碼的告知義務,這是規(guī)矩,也是對普通游客的尊重;其次,也應完善對VIP團的服務規(guī)范,明確雙方差異,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普通游客的影響。
畢竟,數(shù)量占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游客的體驗,才是游樂園長遠發(fā)展的關鍵。期待迪士尼在提高效率、優(yōu)化體驗、人性服務等方面,慎于細節(jié),做更多細致的工作。有些目的換一種方式、路徑去觸達,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