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持晨 潘曉潔 賀 鷺 王 倩 章 娟
(山西醫(yī)科大學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當前,老年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和老年空巢家庭率持續(xù)攀升,“未富先老”、“未備先老”和“撫養(yǎng)比高”三大特征日益凸顯。本研究在前期文獻回顧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將社區(qū)組織理論引入健康管理,結合我國社區(qū)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特點,遵循全面性、獨立性和可行性原則,以社區(qū)為背景,以老年人為管理對象,構建了基于社區(qū)老年人-自我管理、相關人員-互助管理和相關團體-團體管理構成的SMG多級管理體系,旨在解決社區(qū)老年人健康管理“誰來管”、“管什么”和“如何管”的問題〔1~3〕。
1.1初擬指標體系 首先采用文獻回顧法,了解國內外老年人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現(xiàn)狀。隨后采用理論分析法,借鑒知信行模式、五大管理職能等理論,確定指標體系構建思路,豐富具體指標。最后,采用頭腦風暴法,初擬指標體系,擬定第1輪專家咨詢函。
1.2修正式德爾菲法 2016年8~12月,對28名來自耶魯大學、浙江大學、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中醫(yī)藥大學等機構的專家進行2輪咨詢。其中,男7名,女21名;年齡34~54歲;碩士及以上文化程度28人;副高及以上職稱16人;從事居民健康相關工作年限10年以上者20人。
第1輪專家咨詢函包括填寫說明、專家基本情況、各級指標咨詢表(包含一級和二級指標的內涵界定)、專家判斷依據(jù)與熟悉程度。首輪咨詢結束后,按照重要性賦值均數(shù)>3.50、變異系數(shù)<0.25、滿分比>20%的標準進行指標篩選〔4〕,并結合專家意見和課題組討論結果,形成第2輪咨詢函。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EXCEL2016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并計算各級指標的均數(shù)、變異系數(shù)、權威系數(shù)等,采用SPSS17.0軟件計算協(xié)調系數(shù)。運用yaahpV6.0軟件計算各指標權重。
2.1專家積極程度 專家的積極程度通常用問卷的有效回收率來表示,當回收率>70.00%時,表明專家積極程度非常好〔5〕。兩輪咨詢的有效回收率分別為93.33%(28/30)、100.00%(28/28)。大部分專家均對指標設置情況提出建議,表明專家對本研究關注度較高。
2.2專家權威程度 專家權威程度表示專家咨詢結果的可信度,權威系數(shù)(Cr)由判斷系數(shù)(Ca)和熟悉程度系數(shù)(Cs)共同決定,Cr=(Ca+Cs)/2。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專家平均判斷系數(shù)、熟悉程度系數(shù)、權威系數(shù)分別為0.87、0.66、0.76,Cr>0.70,表明結果可接受〔6〕。
2.3專家意見集中程度 各指標的重要性均數(shù)、滿分比、等級和可以反映專家意見集中程度。第1輪咨詢,各指標重要性均數(shù)為3.39~4.93分,滿分比為0.00%~96.43%,等級和為95.00~138.00;第2輪咨詢,各指標重要性均數(shù)為3.39~5.00分,滿分比為10.71%~100.00%,等級和為95.00~140.00。
2.4專家意見協(xié)調程度 采用全部指標的變異系數(shù)和協(xié)調系數(shù)表示專家意見協(xié)調程度。其中,變異系數(shù)越小,專家意見協(xié)調程度越好;協(xié)調系數(shù)取值范圍為0~1,協(xié)調系數(shù)越大,專家意見協(xié)調程度越好〔7〕。第1輪和第2輪咨詢,各指標重要性的變異系數(shù)分別為0.07~0.27、0.00~0.31。第1輪和第2輪咨詢,各指標重要性的協(xié)調系數(shù)分別為0.255(χ2=563.741,P<0.001)、0.285(χ2=726.702,P<0.001),可認為兩輪咨詢的專家意見協(xié)調性較好。
2.5指標篩選及權重確定 第1輪咨詢表包含80個指標,其中3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64個三級指標。根據(jù)指標篩選標準與專家意見對指標體系進行了如下修改:對部分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的內涵進行重新界定。修改5個二級指標,分別是“個人健康認知”、“個人健康技能”“個人行為生活方式”、“互助人員”、“互助行為”。增加1個二級指標,即“個人健康信念”。修改5個三級指標,分別是“身體平衡能力”、“獲取社會支持能力”、“不(少)吸煙”、“不(少)飲酒、不酗酒”、“不安全行為管理(安全出行等)”。刪除2個三級指標,分別是“服藥謹遵醫(yī)囑”、“鄰里守望照看”。增加13個三級指標,分別是“生活自理能力”、“道德能力”、“個人健康信念”下設的4個指標、“獲取并理解健康信息”、“定期體檢”、“文化娛樂”、“設立老年家政服務中心來幫助老人”、“老年家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老人提供家政服務”、“以保障老年人生命財產安全為前提開展各項活動”、“持續(xù)開展健康管理”。第2輪咨詢表包含92個指標,其中,3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75個三級指標。根據(jù)指標篩選標準與專家意見對指標體系進行了如下修改:一級和二級指標無變動,修改8個三級指標,分別是“幫助老年人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團體組織”下設的7個三級指標中“設立”一詞均改為“通過”。
經過兩輪咨詢,最終形成的社區(qū)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包含92個指標,其中,3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75個三級指標。利用yaahpV6.0和EXCEL2016軟件計算各指標權重與組合權重。見表1。
表1 社區(qū)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
續(xù)表1 社區(qū)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
續(xù)表1 社區(qū)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
較為常用的評價老年人健康和生命質量的量表主要有健康調查量表(SF-36)、疾病影響程度量表(SIP)、諾丁漢健康調查問卷(NHP)、LEIPAD量表等。相比國外,我國的健康評價研究雖起步較晚,但諸多學者已陸續(xù)開展了針對老年人健康評價指標體系的相關研究〔8~10〕。本研究選擇社區(qū)老人作為研究對象,立足其實際健康需求,將“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理念與社區(qū)組織理論進行有效融合,嘗試構建集自我管理、互助管理、團體管理的三位一體的社區(qū)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
本研究所構建的指標體系中,社區(qū)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在一級指標中所占權重最大,提示老年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對于自身健康狀況的改善非常重要。僅依靠自身的力量遠遠不夠,還需結合其他人員和機構的協(xié)助,方能優(yōu)化管理效能。該一級指標下設的二級指標中,組合權重較大的指標主要有個人健康認知、個人健康技能、個人行為生活方式。在這三個二級指標下設的三級指標中,組合權重較大的分別有了解個人身體健康狀況、了解個人心理健康狀況、情緒控制能力、預防保健能力、定期體檢、及時就醫(yī)。提示老年人應隨時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在此基礎上,了解并掌握情緒控制和預防保健相關的技能。由于老年人各項身體功能處于退化階段,故應堅持定期體檢,頻率可較年輕時有所提高,一旦出現(xiàn)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切不可拖延,以免危及生命。
互助健康管理能力權重較大。其中,組合權重較大的二級指標主要有互助人員、互助行為、互助意識。在這三個二級指標下設的三級指標中,組合權重較大的分別有家庭成員(同一個社區(qū))重視老人健康、鄰居關心老人健康、互助人員理解尊重老年人個體間差異、互助人員彼此信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提示居住在一個社區(qū)的家庭成員和鄰居對于老年人健康狀況的改善至關重要,他們應關愛老人,讓老人對他們放心,并根據(jù)不同老人的具體情況,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盡可能讓老人感到身心愉悅。
團體健康管理能力權重最小,其中,組合權重較大的二級指標主要有團體目標、團體制度、團體管理流程。在這三個二級指標下設的三級指標中,組合權重較大的分別有使老年慢性病患者掌握必要的醫(yī)學保健知識,積極配合康復治療、加強社區(qū)老年人對于疾病的抵抗能力、豐富社區(qū)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組織轄區(qū)內老年人進行體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站)開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評價干預效果、評估老年人健康風險。提示團體管理應以幫助老年人提升健康認知和抗病能力為主要目標,通過定期舉辦娛樂活動或體格檢查等活動來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發(fā)現(xiàn)健康危險因素,并及時采取有針對的干預措施,并跟蹤隨訪,實現(xiàn)干預效果最大化。
綜上所述,以SMG為視角構建的指標體系能科學、準確地評價社區(qū)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居住在社區(qū)的老年人、相關工作人員和組織均應以提升老年人的健康認知、關注并改善其身心狀況為目標。通過完善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體系、提升互助人員健康素養(yǎng)、培養(yǎng)自我健康管理技能等途徑來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