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屹鴻 李家文
(浙江外國語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3)
老年精神音樂作為現代心理學重要的復合型學科,涵蓋音樂與老年兩方面的交叉內容,研究報道,老年人通過音樂的學習活動能夠強化自身感知,鍛煉思維模式,調節(jié)情緒等多項有益性作用〔1〕。而醫(yī)療相關領域結合腦生化特征分析,樹突、突觸在生理功能與形態(tài)學均有著較為良好的可塑性,且這一特征不僅僅對幼兒腦部成熟發(fā)育進程中有著影響,同樣對老年人有潛在的誘導表現〔2,3〕,良好的可塑性幫助老年退行性變對神經功能弱化結構改變彌補缺陷。Gu等〔4〕研究認為,腦神經對音樂的結構有著較為明顯的搏動影響,雖說老年退行性病變導致聽力、記憶等腦神經功能衰弱,但諸多老年音樂家在認知功能、記憶及智力方面均維持在一個良好狀態(tài),尤其當年齡增長,其腦功能保持狀態(tài)越發(fā)明顯。這類社會現象及相關研究表明在年齡與認知、記憶、智力之間音樂具有良好促進的介導效應〔5〕。本文采取橫向對比方式觀察老年人音樂學習對自身認知、記憶、智力的促進效果。
1.1研究對象 選取城市街道辦事處設立的老年大學音樂班老年學員48名,音樂學習年限1~5年,其中學習薩克斯11名,鋼琴18名,葫蘆絲9名,手風琴10名。所有學員在進入老年大學音樂培訓班之后初次學習音樂。按照音樂學習年限分組,觀察A組24名,音樂學習年限>2年;觀察B組24名,音樂學習年限1~2年;抽選20名未開展音樂學習者作為對照組。各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基礎資料對比
1.2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音樂學習態(tài)度良好;②學習水平良好;③對本次研究認可,具有良好配合意愿。排除標準:①有嚴重疾病者;②精神異常,無法交流者;③對本研究不配合者。
1.3研究方法
1.3.1認知加工速度測評 ①視覺認知加工速度檢測,選用數字拷貝法,即應用電子屏與數據輸入板,于電子屏中隨機性顯示0~9單一數字,被測者則在1 000 ms內做相應的鍵盤數字操作,測試10次。②聽覺認知加工速度檢測,與視覺檢測相似,注意由20名未學習音樂者選取5項最具辨識度的音頻作為聲音的樣本,同樣當5個聲音樣本做“滴聲”后,被測者選擇相應的音樂鍵做輸出測試10次。
1.3.2工作記憶容量檢測 采取廣度計算法作為檢測方式,將視覺數字擴張至30以內,作圖像工作記憶容量觀察,聽覺音頻亦增加至30個易于辨識的聲音,做聽覺工作記憶容量觀察,即被測者首先完成2個1位數的加減法,心中默記,隨后在行第二相似的刺激檢測;按順序報出前1次結果,逐步增加,直至結果錯誤或記憶錯誤;聽覺測試相同,做兩兩音頻測試刺激,按順序報出前1次結果,逐步增加,直至記憶錯誤。
1.3.3流體智力檢測 采取瑞文推理(CRT)檢測法〔6〕進行智力評估,共計60項測驗題,其檢測可信度得到我國醫(yī)療、教育多個領域認可。按照成年人常模做數據化轉化,標準分數依據智商(CRT-IQ)。
1.4觀察指標 記錄各組老年人視覺材料加工速度(VPS)、聽覺材料加工速度(APS)、視覺材料工作記憶容量(VWMC)、聽覺材料工作記憶容量(AWMC)以及流體智力(CRT-IQ)變化。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及t檢驗,方差分析。
2.1認知加工速度與工作記憶容量相關性分析 應用偏相分析法,將年齡作為變量因子,做矩陣歸納,結果證實VPS、APS、VWMC與AWMC呈明顯正相關(r=0.367,0.356,0.558,均P<0.05);VPS與VWMC呈負相關(r=-0.324,P<0.05),APS與AWMC呈負相關(r=-0.356,P<0.05),避免兩種認知狀態(tài)是分屬不同認知活動的。
2.2各組認知加工速度對比 觀察A組VPS與APS速度最優(yōu)異,與觀察B組及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觀察B組VPS與APS速度與對照組對比同樣差異明顯(P<0.05),見表2。
2.3各組工作記憶容量對比 觀察A、B兩組AWMC均與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各組VWMC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2.4各組流體智力比較 觀察A組CRT-IQ最高為(39.58±11.25)分,觀察B組次之為(37.98±10.55)分,對照組最低為(37.19±10.26)分,各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
表2 各組認知加工速度對比
與觀察A組比較:1)P<0.05;與觀察B組比較:2)P<0.05,下表同
表3 各組工作記憶容量對比
對于人體認知功能研究已明確,認知加工速度與工作記憶當屬其認知能力的關鍵衡量指標〔7〕。研究認為,年齡因素屬認知功能弱化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8,9〕。而彭華茂等〔10〕研究更是明確指出,認知加工速度的弱化衰減發(fā)生情況較工作記憶容量更早且更明顯,陳紅宇〔11〕重點觀察了低齡幼兒認知功能變化特征證實,當認知加工速度越短,其自身工作記憶容量也相對較大;而中老年群體認知功能變化研究也同樣證實,認知功能的活動成長規(guī)律中認知加工速度與工作記憶容量密不可分〔12〕。本研究結果證實,圖像刺激在工作記憶容量的效果并不顯著,因為在工作記憶容量實驗中被試只需要記住每個刺激對判斷的結果及順序。這說明在加工速度與工作記憶實驗中,應當注意任務材料性質與任務特點的不同作用。
老年人通過音樂學習可有效促進自身聽覺認知加工速度的提高,同樣在視覺認知加工速度方面也略有促進效果〔13~15〕。羅小平等〔16〕表示諸多音樂形式的學習中當屬鋼琴學習對視覺加工速度的促進優(yōu)勢最大,老年人在開展音樂學習尤其鋼琴練習過程,需持續(xù)做曲譜的閱覽、記憶,同時也需要通過鋼琴鍵做相應的音樂輸出做演奏,因此在練習過程也持續(xù)對視覺與聽覺認知加工速度做適度的訓練,增強老年人對視覺圖像的刺激反應。本研究證實老年人開展音樂學習可促進自身認知功能的改善,減少年齡對認知加工速度及工作記憶容量的退行性病變影響。
按照卡特爾的晶體智力學以及流體智力學研究理論證實,流體智力的發(fā)展及衰減過程同樣與相關的認知及心理能力變化較為相似,其中更是涵蓋了工速度與工作記憶,認為當年齡增長,其自身流體智力將發(fā)生衰退現象〔17,18〕。趙鑫等〔19〕通過對部分低齡幼兒做流體智力分析發(fā)現,其自身智力水平與工作記憶有著明顯相關性。而本研究結果同樣證實認知能力與VPS呈負相關性,與VWMC呈正相關性,與APS、AWMC無明顯相關性。這一結果可能與瑞文推理測驗更加注重被測者圖形認知能力,對于聽覺音頻的認知相對較弱。研究結果表明,老年人音樂學習對流體智力的促進效果并不明顯,短期持續(xù)的音樂訓練在智力促進效果較存在局限性,可能也與智力本身的穩(wěn)定性特性相關〔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