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丹丹
閱讀分享:文章通過列舉“空”字在古詩詞中的運用,概括出“空”字所包含的豐富內(nèi)涵,體現(xiàn)了漢語極大的表現(xiàn)力和語言蘊藉功能。而這些極具表現(xiàn)力的字眼也是我們在進行古詩詞閱讀鑒賞時必須著重把握的,通過對這些關(guān)鍵字的煉字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對于古詩詞鑒賞的煉字分析,可以遵循“解釋這個字的意思+分析這個字在詩句中的運用+點明運用的手法+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的答題思路進行。(特約教師:福建省漳州市長泰二中 張文惠)
在閱讀古詩詞時,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古代詩人喜歡用“空”字傳情達意,一個普普通通的“空”字經(jīng)過詩人們的調(diào)遣,立刻變幻多姿、魅力四射,令人嘆為觀止。
“空”字含有“空靈、寧靜”之意,因此古代詩人們常常借用“空”字渲染環(huán)境的幽靜、表達歸隱閑適的情懷。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描繪出了清新、幽靜、恬淡、優(yōu)美的山間秋季黃昏的美景,一個“空”字開頭使意境全出,頓時點出了山間世外桃源般的寧靜,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空”字含有“孤獨、孤單”之意,因此古代詩人常常借用“空”字傳遞難言的愁苦之情。李白的《菩薩蠻》“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詩里的主人公佇立在玉階上茫然地望著暮色中歸飛的宿鳥,鳥歸人卻不歸,觸景生情,引起無限愁思。這里一個“空”字表達出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沒有結(jié)果的孤寂、惆悵心情。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詩人在這里用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揭示出了造成王昭君悲劇的根本原因。一個“空”字令人肝腸寸斷,寫出了王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劇以及思鄉(xiāng)而不得歸的傷感。
“空”字含有“凄涼、寂寞、蕭條”之意,因此古代詩人常常借用“空”字傳達懷古傷今、昔盛今衰的傷感。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詩里一個“空”字不僅寫出了石頭城的荒涼破敗,還讓人想起了這座六朝古都昔日的繁華,引出了物是人非的歷史滄桑感。韋莊的《金陵圖》“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詩人在歡快的鳥啼聲中,想起那些曾在臺城追歡逐樂的六朝統(tǒng)治者,都已成為歷史中來去匆匆的過客,當年豪華的臺城成了供人瞻仰憑吊的遺跡,一個“空”字流露出詩人對唐室衰微的極度悲嘆。
“空”字含有“徒然、白白地”之意,因此古代詩人常常借用“空”字抒寫壯志難酬、功業(yè)未成的悲憤和無奈。陸游的《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一個“空”字抒發(fā)了詩人壯志未酬、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哀。溫庭筠的《蘇武廟》“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一個“空”字是詩人面對秋江寒波時既哭蘇武,也哭自己,是借古人之酒澆自己心中塊壘,令人感慨至深。
“空”字還能用來抒發(fā)人生盛衰無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王勃的《滕王閣序》“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詩人在提出歷史上建閣的人如今何在的疑問之后,以景作結(jié),似答非答,抒發(fā)了人生盛衰無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這里的一個“空”字寫出了江水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暫。明代才子楊慎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詞人是在借敘述歷史的興亡而抒發(fā)人生的感喟,這里的一個“空”字給人一種濃郁的歷史厚重感,古往今來,人生的多少無奈盡在“空”字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