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秋艷
摘 要 幼兒不僅是祖國的花朵,而且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材。重視幼兒教育,就等于為國家的發(fā)展增添了推動力。幼兒作為幼兒們最主要的監(jiān)護人之一,其不僅能夠教授給幼兒文化知識,還能夠引導幼兒如何做人,幼師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視,幼師對幼兒身心成長的發(fā)展能夠起到極大的影響力。也正是因此,社會各界人士都在探究幼兒的教育問題,人們希望幼師們能夠找到最好的教育方法,進一步促進幼兒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鍵詞 幼兒教育 家長工作 服務意識
幼師在教育孩子們的過程中責任重大,良好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幼兒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學習到相應的品德文化,讓幼兒們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懂得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幼師僅充當老師的角色時遠遠不夠的,幼師們應當在教導幼兒的同時,重視家長工作,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力求成為孩子與家長共同的朋友,為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出謀劃策。
1從幼兒的音樂教育方面來看
音樂藝術是全人類最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對于幼兒們來說也不例外,多數(shù)幼兒都會模仿自己喜愛的動畫片、電視劇中的歌曲,會在高興時哼唱著歌曲。而音樂藝術作為一個抽象的藝術形式,其能夠吸引幼兒們的注意力,并引發(fā)幼兒們的興趣與創(chuàng)新性。在幼兒的音樂教育中,幼師在課堂中可以教幼兒們唱兒歌、欣賞音樂、學習樂章,但是在課余的時間中,幼師也應當督促家長們對幼兒進行家庭式音樂教育。家庭式音樂教學的開展,不僅能夠充分利用起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空隙,而且還能夠讓孩子們的欣賞與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增強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增強與家長們的溝通與交流、提升自身的音樂學習能力,從而達到一個“雙贏”的狀態(tài)。針對于此,幼師們則應當引導家長們正確地意識到家庭式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促進家長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讓家長們也能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去制定有針對性地音樂“教學計劃”。
2從幼兒的美術教學方面來看
美術自古以來流傳至今,在幼兒這個特殊的群體中,繪畫的作用更為明顯。繪畫是增強幼兒思想創(chuàng)造力的途徑,是增強幼兒與教師、父母溝通的橋梁,繪畫也是幼兒內心世界與情感表達的具體體現(xiàn)。在繪畫中的色彩運用就是幼兒內心情感表達的主要代表之一,對幼兒在繪畫中色彩運用的深入研究,能夠從多方面對幼兒進行了解和關心,有利于幼教的進行和幼兒的健康成長。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幼師可以通過幼兒繪畫中色彩的運用去感知幼兒心理的變化,感受幼兒們內心的情緒。例如,若是一個孩子在暖黃色的屋子里睡覺,那么暖黃色可能會成為他喜歡的顏色,當他開心、放松的時候,便會用暖黃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幼師們通過對孩子的相處,可以很輕易地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針對性地去進行美術教學。與此同時,幼師們也可以通過開家長會、電話聯(lián)系、郵件通知等方式,將幼兒們不同的美術學習方式告訴給家長,讓家長們也能夠更好地了解幼兒們美術學習中的關鍵之處。
3從培養(yǎng)幼兒分享意識與分享行為的方面來看
在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下,溝通、交流、互助、分享,無疑能夠為孩子們日后的成長產生積極作用,引導孩子們形成積極活潑、樂觀開朗的性格。很多幼兒園老師也在幼兒園中也經(jīng)常能夠發(fā)現(xiàn)幼兒們獨占的行為、霸道的性格。幼兒園是孩子們的第二個家,幼師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培養(yǎng)孩子們的分享行為,激發(fā)孩子們的分享意識,幫助孩子們走上積極快樂的成長之路,感受分享行為所帶來的價值。除了幼師在幼兒園中對幼兒分享意識的培養(yǎng)之外,幼師也應當協(xié)助,讓家長促進幼兒們分享意識與行為的培養(yǎng)。針對于此,幼師有責任定期去督促家長對幼兒的教育方式,并提醒家長怎樣的做法才有助于孩子的成長,怎樣的做法才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們分享行為的形成。除此之外,如果幼兒在家庭中做出了對家長及其他小朋友的分享行為,那么家長們一定要及時鼓勵他們,讓他們知道這樣的行為是被大家認可的,從而穩(wěn)固他們的分享意識。
4從促進幼兒集體活動與社交行為的方面來看
游戲化的集體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游戲是幼兒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分,通過游戲化的集體教學活動,幼兒能夠發(fā)現(xiàn)活動中及自身實踐中的樂趣與快樂,有助于幼兒在成長道路中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以及積極樂觀思想的形成。并且,在進行集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其融合性、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特點會在極大程度上幫助幼兒團結協(xié)作能力的構建,并且在對活動內容的制定、思考以及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幼兒們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都會逐步地被顯露出來并借以鍛煉與發(fā)展。在幼兒園中,幼師們會帶領孩子做各種各樣的游戲,教會孩子們在游戲中思考與成長。而在日常的生活中,幼師們也應當鼓勵家長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帶領孩子進行集體活動,讓孩子們進行混齡交往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引導家長們辯證地看待幼兒混齡交往、集體活動的重要意義。
5從關注幼兒心理健康的方面來看
現(xiàn)在的孩子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除了在幼兒園和小朋友們有交流之外,其他的時間都很孤獨。幼兒們雖然能夠得到悉心的照顧,但是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卻往往都會被忽略,關注幼兒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既有助于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yǎng)與構建,也能夠讓他們的身心更加健康的成長。幼兒教師發(fā)現(xiàn)幼兒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總是能夠及時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注重傾聽、注重引導、注重反饋,能夠較為良好地解決孩子們的心理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們心理問題的形成絕不是在一朝一夕的,幼師們應當負起自身的責任,及時與家長溝通,告知家長孩子們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詢問家長們孩子是否出現(xiàn)什么異常的行為等,與家長們共同關注幼兒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成為幼兒們最忠實的傾聽者。
總而言之,教育是永恒的事業(yè),幼兒教育更是教育的基礎部分。在教導幼兒的過程中,幼師不應當本著“得過且過”的敷衍心態(tài),而是應當提起十二分精神,隨時關注著每一個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與變化,定期與孩子們溝通、交流、玩耍,成為孩子們的朋友與傾聽者。幼兒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將幼兒的責任進一步擴大,將幼師的價值進一步展現(xiàn)。與此同時,幼師們更應當意識到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其對幼兒教育的責任更加重大。幼師們若能夠與家長們一起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愛護孩子,理解并運用合理、科學的方式來引導孩子、教育孩子,那么孩子們的成長之路必定會更加寬闊,我國的幼兒教育事業(yè)也將會取得進一步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