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玲
目前,大部分中職會計教材都用繁瑣的文字來闡釋錯賬更正方法,同時,傳統(tǒng)教學也側重于理論講解,導致學生在具體實務操作中模糊不清。本文主要介紹案例教學法等在錯賬更正方法中的具體應用,教師將學生的錯賬作為教學案例,利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自主更正錯賬來總結錯賬更正方法。
錯賬更正方法在理論和實務中都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大部分中職會計教材對此的處理都側重于理論闡釋,在中職會計教學課堂上,傳統(tǒng)的講授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前“做中學,做中教,理實一體化”的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大膽嘗試,將錯賬實務搬進課堂,以案例教學為主,輔助采用多媒體演示、游戲等,讓學生在學會知識的同時體驗到參與式教學的樂趣。
一、整體教學設計思路
在前期教學中,教師已經(jīng)要求學生用借貸記賬法填制了相關業(yè)務的記賬憑證并登記了賬簿。此時,教師將學生的作業(yè)中的錯誤憑證和賬簿收集備用,作為典型案例教學,而后,整堂課的教學思路秉承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以“學生糾錯歸納——老師總結錯賬類型——學生動手更正——老師點評——同案解剖,正確展示——雙向對比,學生歸納——知識講解——視頻演示——重點強化——口訣歸納——設疑激趣”為思路,完成整個課堂教學。下面,筆者將結合具體教學實施過程加以分析。
二、教學實施過程及分析
(一)教師在多媒體上有針對性的展示學生前期的錯誤憑證和賬簿,并將備份發(fā)放給學生,每人一份,讓學生討論查找錯誤,而后邀請學生按小組來介紹自己的討論成果,并介紹手中持有的具體錯誤憑證和賬簿,老師進行簡單點評后,和學生一起總結錯賬類型。
設計目的:教師讓學生自己查找自己的錯賬案例,從而讓他們對錯賬類型的總結有一個感性直觀的認識,知道錯誤的源頭,同時教會學生自我總結,為接下來錯賬更正的教學埋下伏筆,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起到一個輔助和補充說明的作用。
(二)根據(jù)總結的錯賬類型,在多媒體上進行放映,根據(jù)由簡到繁的教學思路,調整教材教學順序,先進行“證對賬錯”錯誤類型的更正。此時,老師返回錯賬案例1(證對賬錯類型),讓學生利用已發(fā)放的錯賬資料(和PPT案例對應)先按照自我想法進行更正;老師走下講臺巡視,觀看學生的更正過程并找出學生更正的典型方法,做出集體點評;而后在多媒體上展示正確的更正方法,同案解剖,雙向對比,讓學生自己總結更正要領;最后老師總結,尤其注重查漏補缺,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將繁瑣的步驟明朗化,
設計目的: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會直接給出學生正確的更正步驟,而此教學過程,筆者鼓勵學生獨立完成,自我更正,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要找出學生更正過程中的典型錯誤更正方法并和學生進行討論分析,然后在PPT上直接演示正確更正方法而非對繁瑣的方法進行語言闡釋。通過前后的直觀對比,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和總結出更正步驟,自己學會去獲取和總結知識,而不是一味的傳授。
(三)為了強化學生掌握情況,老師隨后展示出一道類似的案例,讓學生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隨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并用一個Flash畫面展示更正過程,以此案例強調劃線更正法的關鍵點,音像配合,加強學生的記憶。
設計目的:此設計是為了強化學生對劃線更正法的理解,給予學生錯誤案例和錯誤更正步驟,讓學生糾錯,配以一個Flash,音像結合,加強學生的感官認識。
(四)追根溯源,由單純的賬簿登記(結果)出錯引導出因果錯誤,即憑證錯誤導致賬簿錯誤,根據(jù)學生由簡到繁的思路,老師調整教材順序,先指出第一種簡單錯誤:金額少記。隨后展示一道與之相關的錯賬案例,教學步驟同劃線更正法類似,這一過程相對于劃線更正法“換皮不換肉”,注重強調“改頭換面”,一定要先從“頭”(證)改“過”(賬)。
隨后,設計一個“大家來找茬”的游戲,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教師分別向學生展示更正前后的兩張憑證,讓學生找出兩張憑證的異同,隨后在多媒體上演示,并對不同項目進行專項分析講解,同時復習如“哪些記賬憑證后可不附原始憑證”等相關知識;最后給學生展示更正前后的賬簿,方法類似記賬憑證展示。通過游戲引導學生區(qū)分異同,分析異同,
設計目的:調整教材順序是為了符合學生由簡到繁的學習思路,排除他們的畏難情緒,整個教學設計類似劃線更正法。由于補充登記法相對于劃線更正法過程更繁瑣,同時,學生的注意力開始下降,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增加了一個“大家來找茬”的游戲,讓學生自己觀察更正前后的憑證、賬簿的區(qū)別,通過游戲引導學生區(qū)分異同,同時,給學生補充復習,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問題能力的同時,也充分的調動了課堂的積極性。
(五)最后,老師編制一個口訣“證對賬錯畫線法,一紅二藍三蓋章,文字可以是個別,數(shù)字必須是全部。證錯賬錯不要慌,先看失誤在哪方,金額少計藍字補,從證到賬慢慢忙”來總結本堂課程的知識要點,同時設疑激趣,讓學生思考會計憑證金額少記用補充登記法進行更正那金額多記的思路呢?同時,會計憑證中除了金額的錯誤外,還有會計科目以及記賬方向錯誤又該如何做處理?教師以此作為一個拓展作業(yè),讓學生下來先自行更正總結。
設計目的:口訣的總結形式不僅增加了的知識的趣味性,而且讓學生抓住了本堂課更正的要點。同時,本堂課還做到給學生留白,給予學生紅字沖銷法的案例,讓學生自行學習更正,為下堂課紅字沖銷法的講解埋下伏筆。
三、教學效果分析
(一)多重教學模式融合,知識性與趣味性并行,課堂聲情并茂
案例教學、游戲教學、參與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的融合讓這堂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課前收集學生的錯賬案例,以此作為教學的起點,將案例教學法貫穿教學始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枯燥的教學文字轉化成圖、聲、像,讓學生更加直觀、清晰的理解知識點。游戲教學法在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的同時,讓知識內化,寓教于樂,真正實現(xiàn)了從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到“做中學做中教”的轉變。
(二)“錯中學,錯中教”,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為了調動中職課堂的積極性,教師利用小組討論、簡單游戲、編制口訣等方法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整堂課顛覆傳統(tǒng)教學,鼓勵學生犯錯的同時引導學生改錯,讓學生主動去吸收知識,在“錯中學,錯中教”的教學氛圍下,實現(xiàn)了“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轉變。
(三)學重于教,給予學牛足夠的自我學習空間
整堂課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自我學習空間,教師不斷引導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和表達問題,借機鍛煉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表達總結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引導學生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只起引導作用,讓學生做教學的主體,樂學,善學。
(四)適當?shù)牧舭?,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
最后,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留白,讓學生課下先自行討論完成紅字沖銷法的更正案例并總結,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和利用已有知識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不再對學生進行一味的灌輸式培養(yǎng),努力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