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
在剛剛落幕的第10屆“金色北京”全國少兒小提琴藝術節(jié)比賽中,6歲的張婉然獲得了獨奏、重奏、齊奏3枚金獎,收獲了學琴路上第一個大滿貫。此次比賽,讓我們看到更多優(yōu)秀的小朋友,更多執(zhí)著于陪娃學琴的家長。與眾多小琴童家長相比,我差得太多。與眾多優(yōu)秀的小琴童相比,婉然仍有一定差距。但回顧婉然學琴之點滴,也不免有諸多感慨可與大家分享。
婉然是2015年9月開始在趙薇小提琴樂園零起步學習小提琴的。當初選擇這門樂器的原因不像很多小朋友那樣經(jīng)過慎重考慮。說來也是機緣巧合,同事送我一把她女兒小時候用過的八分之一的小提琴,婉然看了很喜歡。恰巧另一位同事告訴我,她兒子在趙薇小提琴樂園學琴好多年,這里走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琴童。于是,在同事的引薦下,4歲9個月的婉然就這樣懵懵懂懂走上了學琴之路。
對于小提琴,我一竅不通。聽說初學小提琴想要拉出好聽的聲音是很難的。不像鋼琴,按下去就有聲音,而且是準確的音高。弦樂的音準是無形的,要靠自己的耳朵去判斷。為此,我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對婉然音準的要求。令我欣慰的是,婉然天生一副好耳朵。一開始,我在鋼琴上從簡單的C大調(diào)音階彈起,反復上下行,讓婉然充分熟悉標準音A的音高位置。過了一兩天,我就跟婉然做“猜、猜、猜”的游戲,我隨便彈一個音,婉然猜是什么音,答對一個獎勵一個小貼紙。讓我沒想到的是,貼紙完全不夠獎勵,后來我只好不斷增加難度……現(xiàn)在的婉然,已經(jīng)可以準確地聽出任何3個琴鍵同時發(fā)出的音高。
通過這個游戲,讓我充分看到了婉然學習小提琴的潛能,她真的有一副好耳朵。但是,我也清楚地告訴婉然,好耳朵是學琴的加分項,刻苦才是學琴的必要項,給她講了方仲永的故事,只有天分卻不刻苦的孩子終將一事無成。小婉然懵懂地點點頭。
說到刻苦,婉然與樂園很多孩子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盡管我也會監(jiān)督她每天練琴,但是她是個慢性子,做事不夠麻利和專心,如果我不能在旁邊全程陪同,練琴質(zhì)量就會大打折扣。學琴初期,家長全程有質(zhì)量的陪同十分必要。但一直這樣下去,孩子也會養(yǎng)成過度依賴的習慣,不會自主管理時間,提高效率。婉然開始學琴時,我每天都會陪她把老師要求的作業(yè)完成。記得第一個月,婉然幾乎沒有拉琴,而是持琴、持弓、手指靈活等空弦基本功的訓練。盡管不是拉曲子,但這些訓練比拉曲子還重要。第一步走好了,之后拉琴就會更順;如果根基打歪了,養(yǎng)成壞習慣,后面很難改,也會制約拉琴的效率和效果。
我清楚地記得剛開始給我們上音修課的譚老師講過,孩子還沒開始拉琴的時候,可以做一些左手的手指靈活練習,4根指頭自然放在平面上,每根手指單獨抬起來。1、2、4指做起來都會很輕松,而3指(無名指)就會很困難。一開始,婉然每抬到3指時都會氣急敗壞地說“為什么抬不起來,為什么抬不高”,我就會開玩笑似的跟她說:“他們兄弟4個,就數(shù)老三有點小笨笨,我們多幫幫他好嗎?以后1、2、4指每人抬落10下,3指抬落20下?!蓖袢话次艺f的做了,每次還小小的嘲笑一下3指,說:“嘿,你這個小笨笨,該起來了!”在后來的拉琴中實踐證明,婉然的手指靈活度還是打下了一定基礎的。
隨著拉琴逐漸步入正軌,從基本練習到練習曲目,我只要做到偶爾的監(jiān)督和檢查即可。孩子大多對時間沒有概念,盡管也能認識鐘表,但不會對時間有緊迫感。為此,我就買了兩個沙漏,一個15分鐘,一個30分鐘。通常,我要求婉然持琴15分鐘,才可以放下休息一會兒,每天練4個15分鐘。她也會看著沙漏是否已經(jīng)漏空,來證明自己專注拉琴的時間。目前,婉然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一定的自覺性,盡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多少有些進步,我也不用全程一刻不停地盯著她練琴了。
婉然剛到樂園學琴的時候,我肚子里面就懷妹妹了。婉然爸爸不懂音樂,為了讓婉然學小提琴的第一步走得扎實些,我堅持陪讀到懷孕9個月。持之以恒是學習任何事物的必備條件,特別是對于小琴童來說,堅持才是最終取得成績的法寶。為了讓孩子學會堅持,家長就要以身作則。婉然知道,媽媽為了讓她好好學琴,挺著大肚子還要陪她上課。坐在樂園的小椅子上雖然不太舒服,但是媽媽堅持認真聽講。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盡管她的注意力不可能像大人一樣集中,但多少從心理上她會暗示自己,要認真,要努力。
我要求婉然每天都要跟自己的“好朋友”小提琴打聲招呼,不論練琴時間長短。如果因為確有一些原因,不能保證當天練琴的時間,也至少拿出琴來,拉一拉空弦,不要讓自己的手跟琴“陌生”了。原本剛報名的時候,我也買了把成人琴,想著跟婉然一起學。盡管我工作非常忙,但多少學一點、懂一點,對婉然一定是有幫助的。后來肚子越來越大,實在拿不動琴了,記得跟婉然合奏的最后一首是《美麗的紅麥子》。后來一次調(diào)琴,E弦被我弄斷了,從此我的琴就沉睡在一邊了。
倒是婉然,她比我有毅力,在我住院生妹妹的時候,她還拿琴到醫(yī)院去練,還給醫(yī)生和護士阿姨們表演。婉然常說,她的小琴都要留好,以后妹妹也要學,她還能當小老師呢。
有人問我,孩子學琴苦不苦,我笑一笑,想學好,一定是苦多于甜,但也一定是甜大于苦。我也告訴婉然,如果有夢想,現(xiàn)在就要腳踏實地。今天的成績只是一個起點,而且是個很高的起點。獲得一次金獎不難,難的是一直保持下去,并堅持下去。
孩子畢竟是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作為家長,更多的要去鼓勵,堅定他們的信心。沒有誰一直持琴不累,沒有誰只練幾遍就可以上臺揮灑自如。我告訴婉然:“媽媽會一直陪你左右,從做你的督導老師,到做你的得力助手,做你的忠實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