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吳軍
1893年,美國芝加哥為紀念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四百周年而舉行了一場盛大的世界博覽會。
為了使這場博覽會更加豐富多彩,博覽會的籌備人員派人去紐約,與正在研發(fā)“電影顯示鏡”的愛迪生取得聯(lián)系,邀請愛迪生在這次博覽會上展出他這個尚未公諸于世的絕妙新發(fā)明,并為博覽會提供一些能夠觀看的、有趣的“影片”。愛迪生當即表示同意。
1893年2月1日,愛迪生花費六百多美元,在新澤西州的西奧朗奇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電影攝影棚。那是一個類似于橋梁形狀的建筑物,這個攝影棚的底部有一個轉(zhuǎn)軸,可以使長方形的平臺跟隨著太陽而轉(zhuǎn)動。因為當時還沒有人工照明,因此,拍攝影片的時候全靠陽光。平臺上正對著陽光豎起了一塊墨黑的背景片,演員就站在這個像煤窖似的背景片前進行表演,所以拍出來的畫面真的是黑白分明,反差非常大,根本不存在任何中間不同的影像格調(diào)或?qū)哟?。當時,人們需要的只是盡可能清晰的影像,看著這些影像能夠活動起來,就已經(jīng)讓人興奮不已了。
在平臺上演出的當然不可能是專業(yè)的電影演員。于是,愛迪生就去滑稽劇團找來了雜技演員弗里德·沃特,要他在攝影機前演出他的拿手絕技:說來就來的打噴嚏。
沃特身材高大,身為雜技演員的他打起噴嚏來真的是強勁有力,在美國東部是赫赫有名的以打噴嚏出名的雜技演員。這次,他被請到攝影機前面,仰頭對準了天上的太陽,攝影師底克遜在一旁做好了開拍準備,結(jié)果卻全無動靜,沃特的噴嚏竟然在這時候打不出來了。于是,底克遜急忙讓人去取來了世界上的第一件電影道具——一盒能刺激人打噴嚏的鼻煙。
沃特拿著這盒鼻煙使勁聞了半天,他那一套聞名遐邇的打噴嚏機制不知怎的仍然不見發(fā)動。鼻煙不見效,就換上了胡椒粉。然而,沃特的噴嚏卻依然遲遲不來。于是,胡椒粉的用量繼續(xù)加大,弄得沃特咳嗽不止,一把鼻涕一把淚,噴嚏卻仍然全無蹤影。隨后,底克遜在胡椒粉里摻上了鼻煙,一股強烈的辣味幾乎使沃特窒息了,卻只是催出了更多的眼淚和鼻涕。
就這樣,一直忙到日落西山,眼看打噴嚏無望,眾人只好結(jié)束了第一天的拍攝工作。
第二天,沃特終于在攝影機面前打出了噴嚏。在拍攝這段片子的時候,沃特坐在一張桌子后面,底克遜讓一個小伙子扮演頑皮的服務員,在沃特背后搖晃一瓶胡椒粉。這應該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影噱頭,也是電影情節(jié)的最初雛形。一部充滿戲劇色彩而又形象地描述一個人打噴嚏的“影片”宣告了電影的誕生。
盡管愛迪生的攝影棚和這部世界上最早的影片是專門為了芝加哥博覽會的盛典趕制出來的,但直到這次博覽會結(jié)束,“電影顯示鏡”都沒有制作出來。
直到1894年,這種名為“電影顯示鏡”的東西才宣告制作完成。1894年4月6日,一批“電影顯示鏡”運到了紐約。八天后,在紐約的百老匯大街1155號,一座富麗堂皇的“電影廳”開業(yè)了,投資人是愛迪生。而正是在愛迪生的主持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名副其實的電影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