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淑麗
摘 要:近年來,青少年由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引發(fā)的惡性事件頻頻發(fā)生,甚至呈暴發(fā)態(tài)勢。這就決定了,我國已進入一個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多發(fā)期。然而,長期以來,關心中學生成長的熱點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飲食,身體,學業(yè)成績以及升學就業(yè)等問題上,忽略了與每個中學生發(fā)展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關鍵詞:初中生 心理 對策
1.逆反心理嚴重
自我意識的高漲,獨立意識的逐漸形成,他們希望獲得成人的尊重。而當他們的獨立意識受到阻礙,自主性被忽視或受到控制,個性伸展受到妨礙,或成人強迫他們接受某種觀點時,他們就會產生逆反心理。這種逆反心理的表現又各不相同,有時態(tài)度強硬,舉止粗暴,有時又漠不關心,態(tài)度冷淡,有時也會把逆反的態(tài)度遷移到其它方面。
2.情緒焦慮不穩(wěn)
初中學生學習任務繁重,面對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壓力,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受親子關系、同學交往,自我意識等方面的影響,稍感不適,就可能造成心情壓抑,產生焦慮情緒。受這種情緒困擾,他們會常常抱怨父母、抱怨周圍環(huán)境,
3.厭學比較普遍
初中學生在課業(yè)任務繁重,競爭激烈的現實中,面對父母的過高期望,自身往往具有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沉重的精神負擔。有的學生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在父母知識無用論、經商能致富等思想的影響下,無心學習。有的學生由于原來基礎較差,沒有目標,缺少前進動力,失去學習信心,出現應付學習的思想。部分學生把精力轉向網吧,出現了患上網癮的同學。還有一部分同學是因為自尊心受挫,對學校、對老師懷有看法,而產生了厭學心理。
一、策略與建議
1.定期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培訓活動。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影響到學生身心的發(fā)展與成長,教師的一言一行比父母對子女更有深刻的影響。如果教師的心理不健康,必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因此,要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須培訓班主任及科任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更多的孩子健康成長。于是針對當前一線教師面對各種競爭和挑戰(zhàn),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這個事實,采用集體教育方式舉辦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識講座,使教師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掌握緩解壓力、疏導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使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2.適時對全體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與輔導。青春期孩子對心理健康知識知之甚少,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迷茫和困惑、煩惱和痛苦。這些心理問題嚴重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他們常常會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種種心理問題產生很多的疑問,但他們很少向旁人傾訴,從而使小的心理問題變成大問題。針對這一現象,及時從學生心理存在的共性問題出發(fā),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每月定期對全校學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講座與輔導,內容有《如何培養(yǎng)學習興趣》、《學會欣賞》、《正視差異,努力完善自己》、《青春期心理衛(wèi)生》、《千萬別放棄》、《學會為別人喝彩》、《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等。通過輔導,學生學會了正確認識與評價自我,對自己的優(yōu)缺點有了清楚的了解,使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為他們把握人生方向、吸取精神營養(yǎng)、驅散心靈陰霾、走出心理困惑,起到更加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3.開放心理咨詢室進行心理咨詢活動。心理咨詢是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成其積極完善人格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行為咨詢方法的先驅者克羅姆布魯茲指出,“咨詢的中心目標就是要幫助每一個當事人解決他之所以來尋求幫助的那些問題?!北局白屝撵`充滿陽光,讓心空永遠晴朗”的宗旨,心理咨詢工作在充分宣傳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突破,許多學生能夠自愿走進心理咨詢室傾吐自己的苦惱。心理咨詢教師在詳細了解咨詢學生的各種情況下,尊重、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并給咨詢學生溫暖,指導他們自我調控,做到既是學生的傾訴者,又是學生的咨詢顧問,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通過咨詢,進行傾吐和宣泄,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
4.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知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僅僅依靠學校和社會是不夠的,學生的心理問題,家庭教育和影響也非常重要。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每一個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樣有著家庭的成因,他們的心理障礙都與其父母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yǎng)方式、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著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5.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間的情感關系是師生關系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它對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以及師生關系的全面發(fā)展都產生重要作用,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變量之一。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產生積極的反應,從而實現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不論其優(yōu)點是哪一方面,都要給予鼓勵,以逐步恢復他們學習的信心。
6.鼓勵、激發(fā)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盡可能地給更多的學生鍛煉口語的機會,有耐心地給他們創(chuàng)設更真實的情境,讓他們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產生想要說的動力,當他們自愿開口說時,那么將會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
7.創(chuàng)造開放、互動的課堂心理氛圍。課堂心理氣氛是影響課堂效果的軟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激勵或抑制作用。教師在口語教學時要營造積極、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讓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活躍而不渙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穿插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或者以小組為學習單位,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同時教師應對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和思維,對他們做出正確而恰當的評價,對不同的學生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這樣學生才不至于因為任務難而喪失信心。
當然,我們的社會必須加強措施,減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對青少年的腐蝕和滲透,減少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發(fā)生,如向未成年人出售不健康書刊物,出售香煙及不合法藥品,開放“三室一廳”等等。只有為青少年的成長建立一個全社會的“保護網”,過濾社會有害物質,還青少年一個潔凈的藍天,才能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心理質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