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華 傅 娟 胡 磊 徐 軒
(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四一六隊 湖南株洲 412007)
湖南梨樹坡金礦位于“湖南省瀏陽-醴陵官莊地區(qū)金礦整裝勘查”區(qū)內,區(qū)域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楊子陸塊江南地塊的東南緣,與南華活動帶武功-褚廣山褶皺帶緊鄰,經歷過武陵、雪峰、加里東、印支、燕山、喜馬拉雅等六次大的構造運動,賦礦層位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
本次試驗研究主要是針對梨樹坡礦區(qū)Ⅰ、Ⅱ號金礦脈(圖1),其礦脈特征簡述如下:
①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組;②中元古界冷家溪群黃滸洞組;③礦(化)體及編號;④見礦鉆孔及編號;⑤Au平均品位厚度;⑥采樣點位置及編號;⑦甲烷含量等值線(uL/kg);⑧乙烷含量等值線(uL/kg);⑨丙烷含量等值線(uL/kg);⑩吸附相態(tài)汞含量等值線(10-9);11○找礦有利靶區(qū)及編號。
Ⅰ號礦脈主要為一組走向北北東向的石英細脈帶,主要由含石英細脈和石英團塊的斑點板巖和碎裂板巖組成,見有黃鐵礦化和微量毒砂。石英細脈帶寬約3~15m,控制長約2km,曾經有過大規(guī)模民采,Au品位1.04~6.22g/t,厚度 0.85~2.45m。
Ⅱ號礦脈主要為一組走向北北東向的石英細脈帶,局部以硅化破碎帶形式出現(xiàn),主要由含石英細脈和石英團塊的斑點板巖和碎裂板巖組成。礦脈寬約1~8m,控制長約800m。Au品位1.26~1.87g/t,厚度0.88~0.96m。
本次試驗研究主要對0線、6線、14線三條勘探線開展了烴汞綜合氣體測量(圖1)。
試驗區(qū)各元素(組分)的地球化學參數(shù)變化特征見表1。
由表1可知,在本區(qū)背景場中,烴類組分含量分布均勻,組構關系正常。背景值樣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它們可作為在試驗區(qū)進行找礦預測的重要參考基礎標準。
根據(jù)梨樹坡金礦區(qū)的金礦石結構構造特點和金的賦存狀態(tài)分析,試驗區(qū)金礦床具多期成礦的特點,第一成礦期為變質熱液期,第二成礦期為變質熱液與巖漿熱液復合期。第一成礦期成礦熱液以變質熱液為主,第二成礦期巖漿熱液參與成礦作用,第二成礦期比第一成礦期處于較高溫度、較強堿性和較強還原的環(huán)境。
圖1 試驗區(qū)綜合地質圖
表1 梨樹坡礦區(qū)各元素(組分)地球化學參數(shù)
通過前期工作證實,研究區(qū)主要礦體為北西西向至近東西向,為北西西向劈理化帶控礦,礦體由層間破碎帶夾石英細脈帶組成;其次為為北東向構造控礦,說明區(qū)內構造活動強烈,具有多期次成礦活動。
基于對近幾年全國各地金礦區(qū)開展的相關的烴汞氣測量成果結合烴汞氣的本身特性綜合分析,依據(jù)相關的烴汞氣地球化學特征及遠景區(qū)劃分標準,在試驗區(qū)地表圈出了2個找礦靶區(qū)。
1號靶區(qū)位于6線1~15號采樣點一帶,地質上分布于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組砂質板巖中,吸附相態(tài)汞、丙烯、乙烯異常內、中、外帶分帶清晰,呈橢圓狀,各異常無素規(guī)模、強度均較強。結合試驗區(qū)已有的資料,異常區(qū)構造較為發(fā)育,地表已發(fā)現(xiàn)有相應的金礦體,是成礦有利部位,通過對烴汞氣異常的綜合研究可推斷礦體可能埋深較淺,往深部還有一定延伸。
2號靶區(qū)位于6線19~35號采樣點一帶,該找礦靶區(qū)內出現(xiàn)的各組分元素套合程度較好,且分帶清晰,異常值高,濃集中心明顯。通過對試驗區(qū)已發(fā)現(xiàn)的構造、金礦脈等的研究可知,礦體主要賦存于兩高值異常間的低值區(qū)內,符合烴汞氣的相關屬性特征,對下一步深部找礦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由于烴汞氣測量圈定的1、2號靶區(qū)均位于6線勘探線上,剖面圖如圖(圖2)。
從剖面圖上可以看出,6線共有三個汞烴氣異常段,分別為:1~10號采樣點間,該異常段2~5號采樣點間烴汞氣異常值較高,元素套合較好,其中異常極大值達丙烷 0.438μl/kg、丙烯 4.66μl/kg、乙烯 39.8μl/kg;15~21號采樣點間,該異常段17~20采樣點間烴汞氣異常值較高,元素套合較好,其中異常極大值達異丁烷0.135μl/kg、乙烷1.62μl/kg、正丁烷0.476μl/kg、丙烷 1.21μl/kg、甲烷 8.63μl/kg;29~35 號采樣點間,該異常段內有兩個單點烴汞氣異常值較高,元素套合較好,其中異常極大值分別達丙烯 3.48μl/kg、乙烯 13.6μl/kg,乙烷 0.335μl/kg。其中 15~21 采樣點間具有明顯的高烴氣低汞的特征。
圖2 6線烴汞綜合氣體測量剖面圖
地表施工的槽探工程TC601在12~13號采樣點間揭露到Ⅰ號礦脈,Au品位2.86g/t,厚度0.73m;LD5在18號采樣點附近揭露到Ⅱ號礦脈,Au 品位 1.26g/t,厚度 0.96m。
在21號、27號采樣點附近分別施工了ZK601、ZK602兩個直孔,其中ZK601在14.57~15.76m處控制到一隱伏金礦脈,Au品位0.93g/t,厚度1.06m;66.45~67.64m處控制到Ⅱ號礦脈,Au品位1.31g/t,厚度0.88m;177.07~178.30m處控制到Ⅰ號礦脈,Au品位2.51g/t,厚度0.91m。ZK602也在深部控制到了Ⅰ、Ⅱ號金礦脈,品位較好。
從地表淺表工程控制、深部鉆探驗證均較好的驗證了烴汞綜合氣體測量的成果。
(1)烴汞綜合氣體測量的本身特性研究表明金礦體主要賦存于相鄰相高值異常區(qū)內的較窄的低值異常區(qū)內,平面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鑲嵌結構。
(2)通過在試驗區(qū)開展的有機烴汞氣測量,結合區(qū)內已發(fā)現(xiàn)金礦體的地表及淺深部驗證表明烴汞氣測量對受構造控制明顯的熱液型金礦床較有較好的指示作用。
(3)烴汞氣測量對找導金礦的深部找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義,但具體的指導作用還有待結合試驗區(qū)的深部找礦成果及烴汞氣測量的進一步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