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宇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清朝的名臣,朝野上下習慣以“曾左”合譽。
盡管曾國藩年長于左宗棠,且獎勵、提拔過左宗棠,但左宗棠高傲自負,并不把曾國藩放在眼里,因而對“曾左”的排列順序也耿耿于懷。
有一天,左宗棠故意問自己的左右侍從:“你們可知道‘曾左之說?”
眾人回答:“怎么會不知道?這是天下人對曾大人和左大人的尊稱??!”
左宗棠又問:“為什么人們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
眾侍從面面相覷,唯有一個侍從大膽直言道:“因為曾公眼中有左公,而左公眼中無曾公?!?/p>
左宗棠聽后,深思無語。他忽然明白了:自己與曾國藩的差距,主要在胸懷。一個人的胸懷能容得下多少人,才能贏得多少人心??梢哉f,胸懷決定身價。
不錯,衡量人才的標準有才能、品德,除此以外,就是胸懷。胸懷如海人自貴。有多大的胸懷,才會有多廣的人緣,有多寬的舞臺,也才會有多大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