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 陳建華 朱自淙 謝拯民
【摘要】介紹廈門金磚峰會主會場的建筑聲學設計,包括噪聲控制、音質設計兩部分,現(xiàn)場測量驗證了建聲設計的有效性。
【關鍵詞】建筑聲學;會議中心;音質設計;噪聲控制
1 項目概述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以下簡稱金磚峰會)在廈門舉辦,會晤的主會場位于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和會展中心內,會場空間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整個改造設計方案最大化利用原有建筑空間,并根據國際峰會會議使用功能的實際需求,增設了相應的會議廳和附屬會議功能房間。
廈門國際會議中心和會展中心原有功能為召開會議、舉辦展會展覽等,其使用目的與召開國際峰會會議有較大差別,而金磚峰會的會議功能房間有著較高的聲學要求,原有建筑及配套功能均無法滿足。
金磚峰會會場的建筑聲學、音視頻系統(tǒng)、燈光吊掛系統(tǒng)設計由中廣電廣播電影電視設計研究院承擔,本文將簡述金磚領導人峰會會場的建筑聲學設計理念及過程。
2 功能房間和工程特點
金磚峰會主要的會議功能房間包括:位于會議中心內的迎賓廳、五國大范圍會議會場、五國小范圍會議會場、新聞發(fā)布廳、國宴廳、新興市場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對話會,位于會展中心內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會場及配套的聽會室、休息室等。其中五國大范圍會議會場、工商論壇會場兩個空間為整體構造重新搭建,其余會場采用原有建筑的空間改造。
提高聲學指標給改造及新建用房的聲學設計帶來很多問題,空調系統(tǒng)的設計、噪聲控制及其他工藝系統(tǒng)的配置,均受到原有建筑結構、層高和工期等因素的制約。在工期緊、施工面積大和常態(tài)交叉施工的前提下,如何達到噪聲與振動控制設計的技術要求,是需要設計組和工程管理部門共同解決的難題。
由于結構荷載的限制,原有結構的加強及新建結構只能大面積采用輕結構的材料;原有空調系統(tǒng)的設置無法滿足會議對隔聲、隔振和消聲的嚴格要求,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造和更新,但實施中需要克服建筑平面布局確定、無法大面積改動、設備安裝空間有限等不利因素,尤其部分會議廳、VIP房間或同傳室與空調機房空間位置十分鄰近,亦增加了處理難度。
在大型國際會議中,室內裝修設計的效果往往受到特別的關注,聲學設計與室內裝修設計如何協(xié)調配合、最終達到視覺與聲學效果的和諧統(tǒng)一也是一個問題。
3 噪聲控制
3.1 設計目標及設計難點
根據國家標準GB/T 50356-2005《劇場、電影院和多用途廳堂建筑聲學設計規(guī)范》,各會議功能房間容許噪聲標準的推薦值見表1。
根據以往峰會及大型國際會議中心的運行實踐經驗,即便達到以上指標也存在聽感上不能容忍的情況發(fā)生。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有所修正,如主會場的噪聲設計指標要求有一定的提高,完工實際測量后可滿足NR30的標準,以確實滿足會議運行的要求。各會議功能房間圍護結構的隔聲指數要求詳見表2。
影響會場內環(huán)境的主要噪聲源包括:來自建筑物外部的噪聲源,如雨噪聲、交通噪聲等;來自建筑物內部的噪聲源,如空調系統(tǒng)的噪聲、燈光設備的噪聲和兩個會場同時舉行會議時相互間的干擾噪聲等;均需對其進行控制處理。
3.2 實施方案
廈門是暴雨多發(fā)地區(qū),而雨量的大小在設計中難以預估,采取多套措施結合的方式來解決雨噪聲問題:在會議室頂部增加吸隔聲一體吊頂:吊頂的鋼構件與頂棚鋼結構之間采用彈性吊架;在屋面外,鋪設網狀的墊層(防雨網),以緩沖雨點的沖擊等,從而確保會議的正常運行。
另外,廈門當地氣候較為潮濕,項目設計及施工工期較緊,新建構造如選用混凝土構造,由于其材質不易干燥、施工工期較長,無法滿足項目的實際應用要求。例如,工商論壇會場,聲學設計團隊根據現(xiàn)場條件,與各方協(xié)商,最終采取輕結構的多層復合墻體構造,為多層板材內填充多孔性吸聲材料構成,基本構造見圖1。但厚度則根據鋼結構有所調整,進一步加強了隔聲性能。
一般來說,容重較輕的墻體構造相對隔聲性能較差,且考慮墻體門、窗等開口的存在,大面積使用效果較難保證。對于其他會議場,周圍環(huán)境條件更為復雜,其使用厚度須考慮墻體原有的鋼結構的形式、墻體周圍的噪聲源大小等因素,總厚度控制在300 mm以上。實際應用中,有的為在原有的200厚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的基礎上,附加石膏板輕墻;有的為多層石膏板復合結構。經實驗室測量,隔聲指數在50 dB以上,表明設計方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此外,由于多功能的使用需求,面積較大的會議場所需要采用活動隔斷進行空間分割,本項目會議空間層高達十幾米,一般活動隔斷的聲學性能往往不能滿足要求。經過對國內活動隔斷廠家的產品的考察,從機械性能和聲學性能進行考量,最終選擇隔聲指數為50 dB的產品,面層裝飾另外附加吸聲材料,以保證在運行狀態(tài)時,會場內仍有足夠的吸聲量。
空調系統(tǒng)的隔振和消聲設計是改建項目的關鍵,需對原有設備的隔振材料進行替換或改造,以滿足周圍房間的噪聲控制要求??照{系統(tǒng)消聲設計根據設備的聲功率級和房間的聲學條件,計算需要的總消聲量,從而根據廠家的產品技術指標,最終確定消聲器的數量、形式。以系統(tǒng)AK4-1為例,總風量為37 000 m3/h,總聲功率級為100 dBA。根據計算,所需要的消聲器的總消聲量估算見表3。
風速、風閥和散流器是管路中二次噪聲的主要因素來源,因此在消聲器前選擇安裝合適的散流器也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安裝空間的不足,所有消聲器的安裝位置是在聲學、空調設計師和現(xiàn)場施工方反復研究后確定,風機需要的實際運行風量也由空調設計師一再核實,以控制消聲效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以利在各種不利條件下切實達成設計的目標值。
3.3 方案效果
各會議功能房間經過聲學處理后,背景噪聲的現(xiàn)場測量結果見表4,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多數房間優(yōu)于設計目標值,在運行中得到了良好的反映。
4 音質設計
對于主要會議功能房間的音質設計,參考相關行業(yè)規(guī)范,并結合實際工程經驗,綜合確定設計指標,混響時間的設計指標見表5。
對于大體量的會議場所,建筑現(xiàn)場的條件往往比較復雜,聲學設計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合適的混響時間、均勻的聲場分布和平穩(wěn)的頻率特性;除考量以上基本的音質指標外,設計中還需進行綜合考慮,結合擴聲系統(tǒng)的設計,保證較好的語言清晰度,避免長延遲反射聲、顫動回聲等聲缺陷。
此外,由于室內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中已包含了對室內空間的規(guī)劃,室內裝修方案與聲學設計的融合也是一個需解決的矛盾。在這些設計理念中,有些構圖固然“投”聲學之所好,可以加以利用,如起伏凹凸造型增加擴散性,鏤空飾面作為透聲面層處理等。但總體空間的大平行墻面、不透聲皮革材質、硬邦邦的金屬造型等,是聲學設計的不利因素。
4.2 實施方案
為達成共同的設計目標,聲學設計與室內設計師通過連續(xù)不斷的討論、修改,達成共識。如對地毯、墻面等材料的厚度、質地進行優(yōu)化,對于墻面的布藝材料,其透聲性能要確保吸聲系數在0.80以上。多數房間頂棚有巨型燈具,對聲學有一定的聲擴散作用,因此,這部分位置往往少做或不做吸聲處理,有些硬反射面,分析可能產生顫動回聲,則要求盡可能安排在墻角處做成曲面。總之,必須保證使用范圍內的音質要求,在華麗的室內裝飾設計理念中,兼顧使用功能的要求。
圖2為五國大范圍會議場。室內設計師以現(xiàn)代工藝對“竹”的不同形態(tài)的深層次演繹,表達地域文化元素及與會國文化特色,同時融入了聲學的基本要求。因此,達到了空間上強調整體化的大氣、細微末節(jié)雕琢秀麗的效果,體現(xiàn)出了會場莊重不凡的氣勢。
圖3為五國小范圍會議會場。室內設計師以“花”為靈感,設計了融入五國國花的地毯,其兼顧克服頂棚與地面的不良聲反射:墻面的豎向工藝造型銜接閩南地域文化元素符號,又滿足了聲學要求,整體視覺效果干凈大氣。
各會議功能房間音質指標的現(xiàn)場聲學測量結果見表6、表7,與原有設計目標符合較好。
本項目在雨噪聲的控制上,首次實現(xiàn)設置防雨網的聲學措施;并在基本建筑構造不變的條件下,根據各會議空間不同需求,選擇不同做法的多層輕結構隔聲復合構造,并在大面積使用輕質結構的前提下,實際效果滿足會議使用要求;空調系統(tǒng)消聲設計根據設備的聲功率級確定各管路消聲器的數量和形式。總之,在實現(xiàn)室內設計創(chuàng)意理念的同時,很好地結合了聲學設計,收到了較為滿意的結果,也積累了工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