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敏
摘 要:通過對《琵琶行》《李憑箜篌引》中音樂描寫手法的具體分析,比較異同,由典型到一般,總結(jié)出這類作品的手法特點。
關鍵詞:音樂描寫;藝術手法;比較閱讀
比較閱讀是針對題材相似而表現(xiàn)方式不同的文章進行鑒賞,在比較閱讀時要確定比較范圍,選好比較角度。本文選取《琵琶行》《李憑箜篌引》兩篇文章,比較范圍為音樂描寫,角度為藝術手法,通過對照、鑒別,把握詩歌聲音描寫的特點。
一、《琵琶行》音樂描寫藝術手法分析
《琵琶行》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3的一首敘事長詩?!靶小?,是古詩的一種體裁。本詩的寫作背景是詩人白居易因越職上書言事,觸怒當朝權(quán)貴,被貶為江州司馬時所寫。主要內(nèi)容是描述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的人生經(jīng)歷的,從而揭露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與關注,同時也抒發(fā)了詩人對自己貶官降職的憤懣
之情。
本詩的音樂描寫非常出色,主要集中在第二段。白居易曾說:“樂者本于聲,聲者發(fā)于情。”
音樂是無形、虛渺、飄忽、過耳即逝的,不能通過視覺和觸覺來感受它,這就大大限制了文字的表現(xiàn)力。詩人用比喻、通感, 以聲音寫聲音,既形象又可感。
1.善用比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形容聲音濁雜粗重,這是琵琶最粗的弦奏出的,將其喻為以驟降的“急雨”,既寫出了這段音樂的粗重,也寫出了節(jié)奏的急促;“切切”形容聲音輕細急促,這是琵琶的細弦奏出的,而將其喻為“私語”寫出了聲音的輕細綿密。“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贝笾樾≈闉⒙湓谟癖P中的聲音高低交錯,大珠落在玉盤上的聲音顯得濁重,小珠落在玉盤上的聲音顯得清脆?!伴g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敝小伴g關”是疊韻詞,“幽咽”是雙聲詞,以花間流轉(zhuǎn)的鶯語比喻樂聲的婉轉(zhuǎn)流利,以泉流冰下阻塞難通比喻樂聲的清冷低澀?!氨錆夷^,凝絕不通聲暫歇?!币跃唧w形象可感的畫面,寫弦似乎凝結(jié)不動了,音樂越來越低沉,以至停頓?!般y瓶乍破水漿迸濺,鐵騎突出刀槍齊鳴”樂聲休止后,又突然爆發(fā)出激越、雄壯的樂音?!扒K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四根弦同時發(fā)出聲音,短促而響亮,好像絲綢被撕裂一樣。比喻形象貼切,畫面具體可觀,把樂音的不同特點和旋律的變化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2.善用擬聲詞、雙聲詞
“嘈嘈”“切切”是擬聲詞,直接寫出了樂聲。“間關”“幽咽”等屬雙聲疊韻詞,形象生動地模擬事物聲音。
3.側(cè)面烘托
側(cè)面烘托是通過環(huán)境或周圍人物的描寫來突出所要描寫的對象。“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是用秋月色白的靜謐空靈的環(huán)境描寫來烘托音樂的美妙。
二、《李憑箜篌引》藝術手法分析
而作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的唐朝詩人李賀的《李憑箜篌引》,清人方扶南推許它為“摹寫聲音之至文”,把它與白居易的《琵琶行》、韓愈的《聽穎師彈琴》相提并論。
李憑是梨園弟子,善彈箜篌,“天子一日一回見,王侯將相立馬迎”,可見他當時受歡迎程度。他的精湛技藝,受到詩人們的熱情贊賞。李賀此篇想象豐富,色彩瑰麗,藝術感染力很強。
1.以聲寫聲
“昆山玉碎”,是寫眾弦齊鳴的聲音仿佛昆侖山的美玉崩裂,清脆悅耳;“鳳凰叫”,是寫一弦獨響的聲音仿佛鳳凰激昂嘹亮的鳴叫,響遏行云。
2.以形寫聲
“芙蓉泣露香蘭笑”,芙蓉即荷花,芙蓉花帶露本是常見形象,但一個“泣”字把這種形象擬人化了,帶上了詩人的主觀情感,寫出了樂聲的慘淡;而“蘭”的意象前加“香”,溫潤怡人,而蘭花盛開又如人燦爛的笑容,寫出了樂聲的清麗。以形寫聲,具體形象可觀可感。
3.側(cè)面烘托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長安城融入冷光中,沉浸在寒光中,用周圍環(huán)境來烘托出了樂聲的清冷;“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迸畫z正在補天,但因為聽樂聲聽得入迷,補天的五色石被樂音震破,引來了一場秋雨,烘托出樂聲的感人力量?!皦羧肷裆浇躺駤?,老魚跳波瘦蛟舞?!薄棒~”和“鮫”本是兩種常見意象,但因為前加“老”和“瘦”將它們的羸弱、行動艱難蘊含在內(nèi),但又一個“跳”和“舞”,用擬人化的手法將他們跟隨音樂騰躍舞動表現(xiàn)了出來,側(cè)面表現(xiàn)出音樂的美妙?!皡琴|(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月宮里的吳質(zhì)聽得入了迷,倚著桂樹,竟忘了睡眠;“露腳”是露珠下滴的形象說法,玉兔蹲伏一旁,露水斜著飛滴下來,灑落在玉兔身上,打濕了玉兔,但他仍不肯離去。這四聯(lián)通過周圍環(huán)境或人物的描繪寫出了樂聲的優(yōu)美,形象具體可感,逗人情思,發(fā)人聯(lián)想。
三、《琵琶行》與《李憑箜篌引》音樂描寫手法比較鑒賞
1.主要描寫手法不同
《李憑箜篌引》對音樂旋律本身直接描寫較少,沒有一些表聲音的擬聲詞,只有“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兩句有直接寫音樂聲。而其余主要為側(cè)面烘托手法,寫出音樂產(chǎn)生的藝術效果。
《琵琶行》主要通過正面比喻描摹音樂的特征,時而清麗婉轉(zhuǎn),時而慷慨激昂,為直接描寫的手法,“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為側(cè)面烘托。
2.表達方式有不同
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純?yōu)槊枘∫魳?,主要采用描寫的表達方式,風格凄幽峭冷艷,意象浪漫綺麗。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摹音樂只有一個自然段,其余多是敘事和抒情,是一首敘事詩,但音樂只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物,詩人通過音樂來表現(xiàn)詩人的無奈和憤懣,其風格平易感傷。
通過比較鑒賞,我們能總結(jié)音樂描寫的具體手法。但是當我們在鑒賞音樂描寫時,不僅要學習它的手法運用,更要用心去體驗音樂中的“情”和“志”,因為音樂既可悅耳,又可賞心。
?誗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