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開敏
如今,便秘是令許多年輕人和中老年人頭痛的問題之一。雖然可以在必要時服用瀉藥解決問題,但長期服用蒽醌類瀉藥會導致結腸黑變病,而且有些瀉藥用久了也會時靈時不靈。
其實,導致便秘的原因是一個很復雜的機制,需要針對便秘采取積極的綜合防治措施。
1.消除根本原因:患者要積極尋找引起便秘的原因或誘因,并努力消除之。例如,平時缺少活動的患者要增加每天的活動時間與活動量,日常飲食中攝人膳食纖維不足的患者要多吃新鮮蔬菜。如果患有某些可致便秘的器質(zhì)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尿毒癥、腦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全身性疾病,以及炎癥性腸病、腫瘤、疝、直腸脫垂等腸道疾病,一定要加強針對原發(fā)疾病的治療。通過對原發(fā)病的有效控制,便秘程度會有所減輕。
2.重視排便生理節(jié)律的建立:每日應有一個相對同定的排便時間,只要到了這個時間,即便沒有明顯的便意,患者也要去蹲廁一會兒,長期堅持下去就會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由此可增強結腸的蠕動,有利于杜絕或緩解便秘。
3.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熏點在于多喝水和增加膳食纖維的攝人。每日喝水量應在2000毫升左右,尤其是在臨睡前和起床后要喝上一杯水,以增加腸道水分,防止糞便干結。飲食總原則為清淡、易消化、少油膩,多吃新鮮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應不少于500克的新鮮蔬菜,并能夠吃上1~2個水果,以增加膳食纖維的攝人,增加糞便容量,使糞便變得蓬松和容易解出。
4.增加每日運動量:患者每天都應抽出一點時間外出活動。每天外出活動有利于增強結腸的蠕動,并且能夠增強內(nèi)臟神經(jīng)的調(diào)節(jié)穩(wěn)定性,對緩解便秘有很大幫助。
5.加強心理調(diào)節(jié):慢性便秘患者的病情反反復復,比較頑同,常常造成患者精神緊張和情緒波動,容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情緒障礙。不良的情緒障礙可干擾支配腸壁活動的自主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功能,反過來又會加重便秘,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患者應注意增強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特別是要注意建立起長期防治便秘的觀念,這樣方能擁有與疾病抗爭的信心和耐心,使自己在病情反復時能夠保持平和心態(tài),避免緊張、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防止加重便秘。
合理選用瀉藥
合理應用瀉藥能夠緩解便秘,減輕痛苦,有利于增強治療信心,、但無論何種瀉藥都不能長期使用,一旦便秘得到緩解就需停藥。
1.避免應用蒽醌類瀉藥: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對蒽醌類瀉藥比年輕便秘患者更加敏感,即使是間斷服用這類藥物也會引起結腸黑變病。因此,老年慢性便秘患者應當禁忌使用蒽醌類瀉藥,例如番瀉葉、三黃片、大黃片和蘆薈等。
2.謹慎使用刺激性瀉藥:老年慢性便秘患者要謹慎使用刺激性瀉藥,例如蓖麻油、酚酞等,能不用則不用。
3.依據(jù)便秘類型選擇相應的瀉藥:因腸道動力不足所致的慢性傳輸型便秘,首選促胃腸動力藥如西沙比利或莫沙比利;功能性便秘首選容積性瀉藥如乳果糖、富松、杜秘克等:大便秘結首選開塞露、甘油栓:高齡老年人最好采用潤滑性瀉藥,如蜂蜜、液體石蠟或甘油栓;痔源性便秘可考慮復方角萊脂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