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春
近些年來,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應用,對政府部門領導干部的信息化領導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zhàn)。在政府部門中,信息化領導力既是領導干部運用信息技術影響部門工作人員共同實施政府管理活動,以實現(xiàn)政府創(chuàng)新能力,也是領導干部運用信息技術與大數據處理公共事務,以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的過程。它是大數據時代領導干部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領導干部運用信息技術與大數據技術履行領導職能的核心體現(xiàn),是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與制度創(chuàng)新的關鍵驅動要素。因此,提高領導干部的信息化領導力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隨著政府大數據應用的蓬勃發(fā)展,領導干部應用大數據以及信息技術的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一些領導干部在數據敏感性、網絡溝通、協(xié)同整合以及信息安全意識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是數據敏感性欠缺。數據敏感性是指領導干部從政府海量、復雜且冗余的數據中識別有價值數據的意識,是領導干部大數據戰(zhàn)略意識的重要體現(xiàn)。隨著政府行政審批“一站式”服務平臺的建設,行政審批數據日益龐大。在政府大數據應用中,領導干部的數據敏感性還有待提升。一方面,以部門模式推進建設的重要數據庫,如人口數據庫、企業(yè)法人數據庫、自然資源數據庫等重要信息資源仍以孤島形式、靜態(tài)地“存檔”于各自的信息中心,并未實現(xiàn)優(yōu)化配置。另一方面,對于政府在線服務平臺獲取的網絡實時記錄與信息,大多數政府部門尚未使用云計算及物聯(lián)網等技術進行快速分析和計算,未統(tǒng)計出公眾訴求分布、辦理情況、滿意度等。
杭州東站啟用智慧高鐵樞紐應急指揮中心
二是網絡溝通能力薄弱。在大數據時代,領導干部的溝通對象不僅包括部門成員、公眾,也包括網絡意見領袖和網民。網絡輿論是社會敏感事件與熱點問題的反映,尤其在突發(fā)事件中,對網絡輿論的引導與監(jiān)管是領導干部網絡溝通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然而,部分領導干部在網絡溝通中表現(xiàn)出的拖延和隨意等行為,對時事動向、輿論發(fā)展以及政府形象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是協(xié)同整合能力不強。當前,我國“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模式得到廣泛的實踐與發(fā)展,但各地網上政府服務平臺多為獨立建設模式,對跨地區(qū)、跨部門的信息資源共享和業(yè)務協(xié)同考慮不足,尚未形成多地區(qū)、多部門協(xié)同推動政務服務的有效協(xié)調機制,重復采集、一數多源等情況較為普遍,政府部門間協(xié)同不足、配合不暢、重復建設等問題仍然嚴重,極大地影響了公眾的辦事效率。
四是大數據安全意識淡薄。大數據安全意識是領導干部信息化領導力的保障,也是政府大數據應用對領導干部信息化領導力的新挑戰(zhàn)之一?!洞髷祿鞘芯W絡安全指數報告》(2017)運用漏洞掃描檢出量、第三方漏洞報告量、DDoS(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次數、網頁遭篡改數量等指標對我國36個中心城市的政府網絡安全情況進行評估,結果顯示,我國政府的網絡安全性差異較大,有13個中心城市的政府網絡安全指數不到0.5。領導干部對信息安全威脅認識不夠,大數據安全意識淡薄,無法應對政府大數據應用中的安全問題。
針對當前我國領導干部信息化領導力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提升信息化領導力建設。
一是加強領導干部信息化培訓。建立健全領導干部信息化培訓機制是提升領導干部信息化領導力的首要途徑。要緊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運用,模擬大數據工作情境,讓領導干部在培訓中更多體驗政府大數據應用帶來的變化。中央編辦政務和公益機構域名注冊管理中心于2017年舉辦過機構編制信息化專項培訓班(領導力班),向參加培訓的領導干部講授發(fā)展大數據的重要性、政府在大數據領域的轉型和布局以及政府大數據應用等內容,通過大量真實的案例提升領導干部的信息化領導力。領導干部信息化培訓可以依托大學與各地黨校,不斷更新信息化培訓的形式與內容,立體生動地向領導干部呈現(xiàn)大數據與政府管理融合的趨勢,讓領導干部深刻體會到大數據給政府管理工作帶來的巨大變革,在對待政府大數據應用與發(fā)展問題時,多考慮戰(zhàn)略性、系統(tǒng)性和時效性。
二是整合多元網絡溝通模式。多元在線溝通模式是提升領導干部網絡溝通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信息化領導力的重要方面。大數據時代,領導與下屬、公眾的溝通方式日益多元化和虛擬化,既給領導干部的溝通帶來了便捷性和及時性,也給領導工作帶來大量的信息冗余與“噪音”。通過整合與重塑多元在線溝通模式,系統(tǒng)分析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手機客戶端等在線溝通模式對領導干部溝通效果的差異性影響,可以發(fā)現(xiàn),在例行溝通過程中,政府門戶網站與手機客戶端的溝通效果更理想;而在非例行溝通中,如突發(fā)事件中,政務微博通常是領導干部進行溝通的理想模式。領導干部應重視多元在線溝通中對網絡輿情的管理,建立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輿情監(jiān)控隊伍,在溝通中掌握輿論動向,嚴防“蝴蝶效應”,增強政民互動。此外,要系統(tǒng)評估不同在線溝通模式在領導干部溝通活動中的效應,整合與重塑多元在線溝通模式,推動實現(xiàn)“一網兩微一端”聯(lián)動效應,加強領導干部網絡溝通能力建設,進而有效提升領導干部的信息化領導力。
三是引入信息化領導力考核要素。信息化領導力是領導干部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大數據應用中領導力的核心體現(xiàn)。以信息化領導力為核心的干部考核機制在于研究制定一套科學系統(tǒng)的考核標準,將信息化領導力的四維結構進一步細化,形成具體的評價指標,并將評價標準運用在領導干部選拔與晉升中,促進領導干部素質結構的完善與發(fā)展。以信息化領導力為核心的干部考核機制也意味著要在考核過程中引入大數據技術,對領導干部推動部門工作信息化、信息平臺建設以及大數據應用等工作進行考核評估。江蘇省鎮(zhèn)江市2014年率先采用大數據與微觀察相結合的形式,根據項目信息的挖掘、跟蹤、落戶等數據,對考核對象的工作量、工作成效和工作成本進行分析,綜合采取數據分析、案例分析、比較分析等多種方式深入開展對領導干部的立體考核。在干部考核中引入信息化與大數據要素,有效形成對領導干部的過程監(jiān)督,并建立有效激勵機制,激發(fā)領導干部應對大數據時代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有效提升政府大數據應用中領導干部的信息化領導力。
四是打造政府政務云工作方式。大數據時代,政府作為整個社會的信息樞紐,政府政務云可以通過數據集成和融合技術,打破政府部門間的數據壁壘,實現(xiàn)部門問的信息共享和業(yè)務協(xié)同,為政府智能決策提供支持。政務云平臺是對政府現(xiàn)有電子政務系統(tǒng)平臺的升級。在我國,未來國家級大數據中心建設的目的是打通我國政務云服務通道,消除信息孤島,實現(xiàn)數據信息的實時共享與業(yè)務協(xié)同。由此可見,領導干部信息化領導力的提升既要求其積極適應政府政務云工作方式,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大數據技術與信息技術對政府工作進行指導,也要求其引導部門成員在政策制定與公共服務等活動中運用政府政務云,加強協(xié)同辦公與信息共享,進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