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在高考沖刺階段,存在著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語文老師反復強調(diào)語文的重要性,而同學們卻無動于衷,認為即使復習了也沒有什么效果,索性把語文復習時間用來復習其他學科。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即把語文學習當作沖刺復習中的娛樂與休閑活動,用心感受語文的美,則會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學霸名片:孫晨曦/武漢大學
美學見解:用心考試,用心感受語言之美。
我曾對語文考試中的兩類容易失分的題型做過研究,寫下以下文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明文閱讀題:通覽全文,咬文嚼字
“通覽全文”是指要大概了解文章內(nèi)容,對其有整體印象,為做題做好準備?!耙慕雷帧眲t是針對做題而言的,對于題目選項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出處,并和原文進行對比,選出正確答案。進行對比時,要注意分析那些含有太過絕對的詞(如完全、都不、全等)的選項和所包含的時間和空間信息與原文不符合的選項,以及在原句的基礎上進行了主觀添加的選項(這些選項雖然看上去比較合理,但在原文中沒有提到);另外,文章中常有幾個并列事件,其描述有詳有略,但選項卻將其統(tǒng)一概述,這樣的選項一般是錯誤的。
在理解了這個題型的特點后,就能對選項進行整理和總結(jié),掌握答題技巧,再經(jīng)過一定的訓練,就能夠有所突破。需要說明的是,不管你遇到的是多么專業(yè)的文章,都不要害怕,放松心情,將文章大概瀏覽一遍,知道文章所講的是哪一方面的內(nèi)容,然后認真做題就可以了。
二、文言文閱讀題:熟記高頻詞匯,不忘課本注釋
在做文言文閱讀題時,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文章中那些結(jié)構(gòu)復雜的句子,讓人感覺讀不懂,而這些讀不懂的句子往往就是命題點。高考文言文閱讀題的文章大部分出自《二十四史》,《二十四史》被稱作“帝王家譜”,內(nèi)容與王朝戰(zhàn)爭以及王朝內(nèi)部爭權(quán)奪利的事情有關(guān)。所以,文章中容易出現(xiàn)一大批和君王、官員相關(guān)的詞,如表示授予官職的詞有“征”(由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充當官職)、“辟”(由官府征聘舉薦后授予官職)、“拜”(授予官職)、“除”(任命授職)等,還有表示罷官(罷、免、奪)、升官(擢、拔)、降職(謫、貶)等一系列常見的詞語,掌握了這些高頻詞,對我們理解文章有莫大的幫助。對于高頻詞匯,我們要注意積累,及時復習。
同學們不必追求讀懂整篇文章,其實只要理解文章60%的內(nèi)容,基本就能把題目做對。另外,同學們在平時要多注意課本中文言文的注釋,對古代的官職、習俗和文化傳統(tǒng)有一定的了解后,做題目時就更容易找到切入點了。
最后,我想和大家談一談關(guān)于學習語文的態(tài)度問題。在高考沖刺階段,語文完全可以成為幫助你放松心情的學科。在你身心疲憊的時候,請打開語文課本,或者翻閱試卷,閱讀那些優(yōu)美的文字,細細品味那些語句,揣摩并感受那些精妙的構(gòu)思,讓自己的心靈放松下來,然后再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總是以為別人取得優(yōu)秀的語文成績只是靠運氣,其實只要你關(guān)注語文、喜歡語文,你也可以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
在高考中,作文考查的是我們審題、運用語言的能力,只要想辦法來提高這些能力,就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學霸名片:唐李蕙/武漢大學
美學見解:好的作文,取勝于技巧,取勝于活躍的思維。
一、訓練審題,勤列提綱
要寫好一篇文章,必須得先審好題。在考試中,我們經(jīng)常會被自己初見題目那一瞬間涌現(xiàn)出來的想法給左右,覺得順著這個想法就可以寫成一篇不錯的文章。但是,我們不能僅從第一感覺出發(fā),一定要從整體上把握作文材料,才能切合題意。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在確定自己的寫作主題之后,把其放進材料所給的條件中檢驗,如果確認其能夠和材料的整體內(nèi)涵吻合,那么就能確保這個主題是合適的。
另外,我們還應根據(jù)自己擬定的主題列出提綱,找時間向老師請教。提綱的列法通常是針對某個題目,先寫出文章中心思想,再列出幾個分段的大意。提綱大約控制在七八句話以內(nèi),同學們可以選用歷年高考作文題目進行練習。
列提綱時要注意安排好文章結(jié)構(gòu),這需要根據(jù)自己選擇好的文體進行設定,比如,同學們可選用議論文中的三段論式結(jié)構(gòu),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大家可以根據(jù)《考試大綱》的要求和自己的喜好打磨出固定的文章結(jié)構(gòu),這樣就能避免在考場上因慌亂而找不到方向了。
二、多讀好書,借鑒佳句
高考作文并不要求考生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奇文,只要你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善于把積累的素材運用在你的作文中,就會得到閱卷老師的賞識。
有的同學讀過很多課外書,但不知道怎樣積累素材。其實這并不難,只要你將出彩的語句記下來,利用課余時間去翻看,便會牢牢地記住它們了。那么,問題來了,很多同學面對浩如煙海的課外讀物覺得很茫然:那么多的課外書,我該從哪里入手呢?
這個問題不難解決。高三時間緊迫,可以找專門的素材書進行閱讀,如我高中時期經(jīng)常翻閱《求學·高分作文》雜志,遇到我感興趣的素材,便將它們摘抄下來。此外,考卷中的閱讀題文章也是不錯的選擇,我曾找來近5年的高考真題,把閱讀題文章中的佳句都抄錄了下來,非常有用。另外,只要不拘一格,將素材恰當?shù)貞?,就能讓你的文章變得文采斐然?/p>
三、勤寫好問,形成寫作分寸感
在高考沖刺階段,我們很少能有大塊的時間用來寫作,但是可以每周揀幾個事例,以某個主題寫一段文字,訓練自己打磨句子的能力。我通常都是根據(jù)我列的提綱來寫些小文章。
在做這樣的訓練時,必須要經(jīng)常請教老師或者寫作水平高的同學,如果他們覺得你文章中的某些地方看起來“有點奇怪”,那么你就找到問題所在了。因為如果不讓第三人審視你的文章,這樣的訓練約等于無效。因為每個人都擁有固定的語言和行文習慣,不容易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平時的訓練內(nèi)化成一種寫作分寸感。當這種分寸感形成了,你便不是在默寫,而是在創(chuàng)作,并且不會偏離合適的寫作范圍。
考試就是對平時積累和練習的一種檢驗,如果對自己的要求是活學活用、每次都有進步,你就會變得非常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