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學家們在2006年第一次親眼見證了格陵蘭島湖泊在眼前消失,當時一個2.2平方英里的冰川湖在不到2小時里消失得無影無蹤。研究人員現(xiàn)在已將這些現(xiàn)象視為格陵蘭日益炎熱的夏季常規(guī)的一部分,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臨時湖泊出現(xiàn)在格陵蘭島的水面上,周圍的冰融化,然后突然從冰層下面的裂縫中流出來,在那里待上幾個星期或幾個月。然而,在最近的一次探險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格陵蘭神秘消失的湖泊背后有一個令人擔憂的新現(xiàn)象:這些臨時湖泊開始向內陸延伸得越來越遠?!蹲匀煌ㄓ崱冯s志上的一篇新論文指出,這是因為夏季,格陵蘭的湖泊在一個巨大的、相互連通的冰層下面形成了一種“層疊”的連鎖效應。隨著溫度的上升,這種連鎖效應變得越來越大,并向內陸延伸。
最近一項關于太平洋垃圾帶的調查顯示,那里的塑料聚合物重量已經達到了79000公噸。這些塑料漂浮在面積為160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其中大約75%的塑料碎片長度超過5厘米,舊漁網(wǎng)至少占總質量的46%。研究計算得出,垃圾帶中的1.8萬億個塑料碎片中,微型塑料比重占到了94%。
上個月發(fā)表在《生態(tài)與進化趨勢》雜志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了大型海洋生物是如何受到微生物污染影響的。研究指出,須鯨、蝠鲼和鯨鯊等濾食性巨型海洋生物,為捕捉足夠的浮游生物以維持自身的營養(yǎng),每天必須吞下數(shù)百至數(shù)千立方米的水。這意味著,這些物種可能會直接從污染水體中攝入微生物,通過食用被污染的浮游生物來間接獲取能量。微塑料顆粒將阻止濾食海洋生物攝取和吸收營養(yǎng),并破壞其消化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累積的有害物質還會影響這些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甚至導致生育率下降。
澳大利亞以其33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公園保護海洋生物而聞名,這些公園覆蓋了該國海洋面積的36%。最近,澳大利亞政府批準了包括44個公園在內的5項管理計劃,并放開了這些海域的捕魚行為。數(shù)百名海洋科學家和環(huán)保組織人士對該項新計劃表示強烈反對。但澳大利亞政府方面稱,捕魚業(yè)在創(chuàng)造當?shù)鼐蜆I(yè)機會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這些計劃在保護海洋的同時,也保障了數(shù)十億美元的產業(yè)。該項新計劃中公園面積的17%用于商業(yè)捕魚,16%的區(qū)域用于休閑捕魚。
《自然氣候變化》的一篇報道指出,現(xiàn)在漁船捕撈的蝦和龍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對愛吃海鮮的人來說這可能是個好消息,但對氣候變化來說,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從1990年到2011年,漁船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8%,這主要源于大量優(yōu)質海鮮的捕撈所致。這一發(fā)現(xiàn)尤其令人擔憂,過去20年里,漁船的燃油效率雖然有所提高,但大量捕蝦帶來的額外排放已經超過了燃油效率提高帶來的正面效應。首先是因拖網(wǎng)阻力變大,同時漁船需要以低速前進,這兩個因素都能很快消耗燃料。成本高昂,但海鮮需求卻一直在上升。2011年,甲殼類動物被捕獲的數(shù)量比1990年增加了60%。
科學家們在格陵蘭島東部的一個沼澤地區(qū)記錄了184個精心制作、不同尋常的北極露脊鯨的叫聲,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最豐富的一套鯨類聲音記錄。研究人員稱,露脊鯨的發(fā)聲技能只能與少數(shù)幾種鳴禽媲美。但是為什么這些鯨魚能夠發(fā)出這么多不同類型的聲音,以及為什么它們每年都在改變它們的歌曲仍然是個謎。
近日,倫敦動物學會發(fā)布了一份100種進化獨特的全球瀕危爬行動物名單。文章指出,名單列出的每一個物種都有一個對應的分數(shù),這個分數(shù)考慮了物種進化以及它面臨滅絕的風險??茖W家們希望這些排名能夠提供一種科學、嚴謹、標準化的方法,以確定正在消失的物種保護優(yōu)先級。
南極從來不是新鮮蔬菜生長的理想之地,但德國科學家剛剛收獲并品嘗了他們種植的首批生菜、黃瓜和小蘿卜,它們來自于這個冰凍大陸上的一個新溫室?!八鼑L起來就像是我們從花園里收獲的一樣,”位于南極洲的德國研究機構——諾姆埃爾三號站的經理Bernhard Gropp在一份聲明中說。這個溫室的環(huán)境與航天器內部的環(huán)境非常類似:沒有土壤,沒有自然光照,必須作為一個完全封閉的系統(tǒng)來運行,其水分布、紫色人造光和二氧化碳濃度都受到嚴格控制。這些成果可助科學家有朝一日在火星和月球上種植出種類更豐富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