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貴濤
俞敏洪在1985年北大畢業(yè)并且留校任教后,一直夢想著能把教育和創(chuàng)業(yè)相結合,創(chuàng)造一番自己的事業(yè)!1991年,俞敏洪經過幾年的摸索后,終于從北大辭了職,在一條并不繁華的小街上租了個門面,創(chuàng)辦了北京新東方學校。學校的規(guī)模很小,連校長、老師以及清潔工、廚師,只有他自己一個人。
學校成立后,俞敏洪開始面向社會招生,可當時私人創(chuàng)辦的學校根本得不到人們的認可,好不容易有人來報名,看了看后又沒人愿意留下來。俞敏洪就想了個辦法,上午招生,下午去給別人講課,夜晚貼廣告,但無論他如何努力,十來天愣是一個人也招不到。
有些朋友打趣地對他說:“你這個學校該不會剛成立就要倒閉了吧?”
俞敏洪聽了,既不沮喪也不羞愧,他笑笑回答說:“你們一定是忽略了0的巨大潛力,正因為我現(xiàn)在一個學生也招不到,所以只要我努力,一定可以招到不計其數的學生!”
很多人都以為俞敏洪的這些話是在給自己臺階下,其實他這是一種自勉!堅持到第二個月,終于來了三個學生,他們經過一番了解后,好不容易相信了他并交了錢,然而第二天兩人就把錢給拿了回去,只有一人留了下來。
俞敏洪心里想,反正沒人來,對一個人收費講課,還不如干脆把課程全部免費,能坐多少算多少,于是他把學費也還給了那位學生,然后租了一間50人的教室,對外面打出了免費課程的廣告,一下子來了500多人,俞敏洪只能跑到操場上去講課。結果他的課程讓大家都非常滿意,當天就有80多個學生報了名。
稍一穩(wěn)定下來后,俞敏洪隨即開發(fā)出了更多更實用的教學內容,他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演講深受人們歡迎,慕名而來報名的學生更是一批接一批,各種教學人才也紛紛加盟進來。在之后的多年里,俞敏洪在泡泡少兒教育、優(yōu)能中學教育、基礎英語培訓、大學英語及考研培訓、出國考試培訓、多語種培訓等多個培訓體系以及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教育研發(fā)、出國咨詢、文化產業(yè)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現(xiàn)在,俞敏洪已經在全國設立了48所短期語言培訓學校,6家產業(yè)機構,3所基礎教育學校,1所高考復讀學校,2所幼兒園,47家書店,累計培訓學員1800萬人次。
夢想人人有,但卻并非人人都能將其變成現(xiàn)實,在追求夢想的起步之路,有些人一看到困難就膽怯退縮了,而有些人則能夠堅守夢想,永不放棄,時刻保持一種樂觀的自勉精神?!?”的巨大潛力,是俞敏洪的追夢哲學,更是他取得成功的堅實依靠!
(韓玉樂摘自《家庭百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