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蕾
足球是圓的。
這是足球魅力的真諦,在場上22人的腳下,皮球劃出一道道神奇的弧線,玄妙到你無法預判走向甚至結局。奔跑中足下生風,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乎著尊嚴、榮譽。以至于,四年一個輪回,每到世界杯的夏天,人們都有了一個充分釋放自我的理由——以足球之名。
“廚子傳給了司機,司機傳給了木匠,木匠進球了。建筑工人禁區(qū)放倒了梅西,梅西罰點球被導演撲出來了,場邊的牙醫(yī)笑了?!边@是一個段子,但又不是一個段子,在阿根廷出征本屆俄羅斯世界杯首場小組賽之前,阿根廷隊的當家球星梅西怎么也不會想到,他將被一群“跨界”球員壓制到難有還手之力。而這支看似“業(yè)余”的冰島隊,面對潘帕斯雄鷹毫無畏懼,最終以1比1將其逼平。
以足球之名世界足球曲折恢弘的歷史長卷上,有傳奇、有星光、有“魔咒”、有淚水…·以足球之名,每個人都可以釋放自我。
點球,又是點球,對于12碼的愛與恨,都會在世界杯賽場上衍生出悲壯,抑或奇跡。這一次,在梅西身上則是前者。誰說“球王”的射門無人敢擋,當冰島門將哈爾多松將皮球撲出網(wǎng)窩的那一刻,相信世界都安靜了。作為一名導演,哈爾多松在此時將自己的球員經(jīng)歷生生導成了一部綠茵勵志故事。
曾經(jīng),哈爾多松在被冰島第三季聯(lián)賽的小球會拒絕之后,他轉行做導演,目前供職于冰島最著名的Saga音樂公司。2012年,由他導演的MV《永不忘記》在歐洲電視音樂大賽上排名第20位。然而,他從未放棄過成為一名職業(yè)球員的夢想。兩年后,哈爾多松加盟挪威的桑德尼斯隊,2016年,他與冰島國家隊隊友一起闖入歐洲杯八強,今年,實現(xiàn)了作為球員的最終夢想殺入世界杯32強。
這一記撲救使得哈爾多松一戰(zhàn)成名,作為冰島主力門將被世界杯的歷史所銘記。但同時,他作為導演的經(jīng)歷也更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就在不久前,可口可樂在冰島投放了世界杯廣告,導演正是哈爾多松。他曾開玩笑說,希望冰島在世界杯上的排名超過《永不忘記》。現(xiàn)在,哈爾多松打算世界杯后退役,執(zhí)導出更好的作品向奧斯卡發(fā)起沖擊。
說這支冰島隊都是“跨界咖”一點也不夸張,主力右邊鋒格維茲蒙松是一名電競高手;中場球員吉爾菲·西于爾茲松坐擁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還是一家大型漁業(yè)公司董事會成員;右邊后衛(wèi)塞瓦爾松未來要成為一名飛行員;中衛(wèi)奧德納松是美國阿德爾菲大學企業(yè)管理專業(yè)的碩士;隊長貢納松曾是手球運動員……那個在場邊笑了的助理教練,則是一名牙醫(yī)。
似乎,世界杯賽場與醫(yī)療界一直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這可能就是紅配綠帶來的“撞色”效果吧,一邊是綠草如茵,一邊是紅十字閃耀。巴西之所以頻頻被稱為“夢之隊”,除了桑巴軍團的藝術足球與大師輩出,“夢幻組合”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原因。在中國家庭最初接觸世界杯的年代,1982年和1986年兩屆杯賽無疑是絕大多數(shù)普通中國人的啟蒙之戰(zhàn),也從此分野了不同足球強隊的球迷陣營。
對于巴西球迷來說,由蘇格拉底、濟科、法爾考組成的夢幻組合帶領的巴西隊,將藝術足球細膩的腳法與精準的傳接配合發(fā)揮到了極致。其中,核心人物之一的蘇格拉底,名字不僅與古希臘先哲“相撞”,在職業(yè)上,他的“跨界”也顯得很有趣味。1976年,蘇格拉底還是一名醫(yī)學生時,就被選中踢球。1978年,從醫(yī)學院畢業(yè)后,他開始了自己的醫(yī)生執(zhí)業(yè)生涯。即便后來因足球而名震世界,蘇格拉底并沒有放棄從醫(yī)的初心,1990年退役后,他繼續(xù)攻讀醫(yī)學專業(yè),取得了口腔醫(yī)學博士學位,以至于他自己一直不承認是職業(yè)球員,踢球的動機很簡單,喜歡然后認真踢,這就足夠了。
婦產(chǎn)科大夫比拉爾多帶領一群職業(yè)球員登上世界杯之巔,這是阿根廷在世界杯上最輝煌的亮相,其中,球員中還有那個“小個子”巨人——馬拉多納。1986年,比拉爾多率隊抵達墨西哥,比賽中,比拉爾多充分發(fā)揮出了婦產(chǎn)科醫(yī)生的專業(yè)優(yōu)勢,務實、嚴謹、沉著、細致,以馬拉多納為隊內(nèi)核心排兵布陣,尤其后防設置固若金湯,在馬拉多納沖鋒陷陣的同時,保障后院不起火。1986年,阿根廷登頂,馬拉多納封王。時過境遷,2009年時比拉爾多在一篇回憶文章中寫道:“昨天,迭戈與在1986年奪得世界杯后擁抱我時喊著同樣的內(nèi)容:MAESTRO!MAESTRO!(西班牙語,意為師父),我知足了。為足球忙碌了一生之后,回過頭來,我最好的作品只有一個,他就是馬拉多納?!?h3>奇幻大“魔咒”
在俄羅斯的這個夏天,“意粉”們沒有等來他們的藍衣軍團,說好的“十二年之約”呢?有關世界杯的大數(shù)據(jù)科學而精準,怎奈足球是圓的,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給每四年一度的盛宴狂歡平添一些奇幻的色彩。
將時光回轉,2006年7月10日凌晨2時(北京時間),意大利隊與法國隊短兵相接。場上由沉悶乏味到發(fā)生戲劇性變化,勝利的天平最終還是在5輪點球大戰(zhàn)中傾向了亞平寧人,意大利獲封四星,隊長卡納瓦羅高高舉起大力神杯。1994年美國世界杯決賽,風頭正勁的巴喬射失點球,落寞的身影與神情猶如亞平寧半島的海水一樣,成為綠茵場上永恒的悲情,但無論如何,屈居亞軍也證明了意大利依然是名副其實的足球豪門。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上,羅西領銜藍衣軍團粉碎了西德人的冠軍夢。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在這塊美洲大陸上,成就了“球王”貝利,與冠軍狹路相逢的正是意大利。
從1970年開始,每12年意大利就進入一次決賽,雷打不動的“慣例”讓“意粉”們對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有了強烈的期許。雖然在足球新勢力強勢崛起的背景下,傳統(tǒng)強隊意大利不再如從前那般星光熠熠,但絕對不會有人懷疑它挺進32強的能力。偏偏,“十二年之約”在與世界杯“魔咒”的較量下敗北,與60年前意大利第一次沒有進入世界杯一樣,他們再度被瑞典隊“踢出局”。
大“魔咒”使得意大利隊還沒有來得及出征,就寫下了結局。當意大利和瑞典的比賽正在進行的時候,英格蘭傳奇球星萊因克爾發(fā)了一條推特,他寫道:“無法想象一屆沒有意大利的世界杯。在我的生命中這還沒有發(fā)生過,但已經(jīng)接近發(fā)生了?!笨峙伦钸z憾的當屬意大利傳奇門將布馮了。1998年世界杯預選賽,還是少年模樣的布馮鮮衣怒馬,一戰(zhàn)成名,通往他世界杯之路的起點正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對于一名球員來說,將終點歸為起點,才是職業(yè)生涯的圓滿吧,遺憾的是,老將布馮再沒有機會踏上他的第6次世界杯之旅了,當四年后意大利可能再次歸來時,藍衣軍團早已老將已矣、少年出世。
衛(wèi)冕冠軍也似乎被下了蠱,在本屆杯賽小組賽中,衛(wèi)冕冠軍德國隊0比1負于墨西哥,被寄予了厚望的德國隊失利似乎又為世界杯衛(wèi)冕冠軍首戰(zhàn)難贏的“魔咒”增添了實錘。這已是衛(wèi)冕冠軍球隊第三次被該“魔咒”鎖死。2010年南非世界杯,衛(wèi)冕冠軍意大利首戰(zhàn)戰(zhàn)平巴拉圭,首次開啟了“潘多拉魔盒”;4年之后的巴西世界杯,衛(wèi)冕冠軍西班牙更是被橙衣軍團荷蘭以5比1殺得片甲不留,毫無還手之力。
也因此,世界杯歷史上很少有球隊可以兩連冠。1998年法蘭西之夏,巴西與東道主法國的最終對決,當時如日中天的“外星人”羅納爾多也未能率隊留住大力神杯。吊詭的是,當媒體第一次拿到巴西首發(fā)名單時,竟然沒有羅納爾多的名字。盡管此后正式發(fā)布的名單中,羅納爾多又重新被安排首發(fā)。然而,他這一上場,幾乎每個人都感到了“外星人”的異樣,從殺入決賽時的勢不可擋變得形同夢游。公開報道稱,羅納爾多賽前突然出現(xiàn)了抽搐和昏厥。似乎沒有人比羅納爾多更倒霉了,后來他這樣回憶這段經(jīng)歷——“巴黎這座城市,是我的最愛之一。我在這里結婚,在這里離婚,也在這里失去世界杯”。對于兩連冠如此之近的巴西,對于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羅納爾多,大力神杯與他們擦肩而過,究竟賽前羅納爾多經(jīng)歷了什么,已成了世界杯冠軍“魔咒”下的謎團。
“Go, go, go, Ale, ale, ale ”《The Cup of Life》(《生命之杯》)以拉丁風格的音樂唱出了足球運動的狂野,球迷也隨著動感分明的旋律享受了一場場豪門盛宴。法蘭西之夏是特殊的,全世界球迷都是幸福的,出生于1972年的“黃金一代”與生于1976年的“白銀一代”齊聚綠茵場。雖說每個時代都會有天才球員,甚至“球王”誕生,但強強相遇且都處于職業(yè)生涯的巔峰或上升期的杯賽恐怕只屬于法蘭西。
這個夏天的足球盛宴只是結果,事實上,這些黃金與白銀斗士早就開始摩拳擦掌。法國隊在1990年和1994年兩年缺席世界杯,主教練雅凱果斷棄用帕潘、吉諾拉和坎通納,給了幾個年輕人以機會。他們就是后來成長為后防主力的圖拉姆、中場藝術大師齊達內(nèi),以及鋒線尖刀杜加里。而這些年輕人不負眾望,尤其是齊達內(nèi)在1998年世界杯決賽中梅開二度,幫助法國第一次奪冠。與此同時,歐洲傳統(tǒng)強隊開始漸漸恢復元氣,葡萄牙隊的菲戈、科斯塔,德國隊的齊格等天才球員也開始嶄露頭角。
如果單從年齡上看,1972一代并沒有優(yōu)勢,他們幾乎都不是天才少年。相比之下,羅納爾多、小羅、C羅、梅西、歐文等都是年少成名,而1972年出生的這一代球員卻集體厚積薄發(fā),統(tǒng)治足壇十年之久。從這個意義上看,1998年絕對是世界杯的一個新起點,因此,這屆杯賽似乎沒有往屆告別的傷悲,幾乎人們都在歡迎一個新時代和一批新英雄的到來。
時代更迭、英雄輩出,這是亙古不變的規(guī)律,綠茵場上尤為如此。當1972一代出生后的第四年,1976年也是一個巨星輩出的時代。羅納爾多、巴拉克、托蒂、內(nèi)斯塔、舍甫琴科、維埃拉、古蒂、雷科巴、范尼以及克魯伊維特……擁有更高的足球天分,早早便在歐洲頂級俱樂部中被委以重任。4年之差,似乎注定了還處于巔峰期的1972一代必定會遮蓋1976一代的光芒,這在1998年世界杯上已露端倪,雖然“黃金一代”與“白銀一代”聯(lián)袂登場,但后者只有羅納爾多能與前者比肩。但1998年絕對是一個絕佳的舞臺,1976一代經(jīng)此大場面之后,以其驚艷的表現(xiàn)成長為新一代足球偶像。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1998年世界杯,恐怕最恰當?shù)木褪恰靶俏妒恪绷恕?/p>
2006年,世界杯重回歐洲,與上一屆韓日世界杯相比,顯然,德國這屆杯賽重新恢復了傳統(tǒng)強隊秩序,四強全部為歐洲強隊。黑馬鮮見的世界杯少了一些談資與新奇,但這似乎是冥冥之中,給1972一代提供了更長時間的謝幕演出。齊達內(nèi)和菲戈支撐著1972一代最后的大旗。
老將菲戈當時已經(jīng)34歲,他戴上了隊長的袖標,可是命運卻沒有讓他帶領葡萄牙走得更遠一些,為了半決賽,菲戈用了整整三天才從傷病中恢復過來,直到比賽前一天隊醫(yī)才確診他可以參賽。他還是沒能拯救球隊,但也算功成身退,正如國際足聯(lián)官方所說的那樣——“即使路易斯·菲戈退出國際足壇,他的出色表現(xiàn)仍將永遠留在全世界球迷的記憶之中……”齊達內(nèi)則是以一種令人心酸的方式離場。他轉身走向球場之外時,裁判甚至還未來得及掏出紅牌,面無表情的齊達內(nèi)沒能在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場比賽中,重新觸摸到那個曾帶給他無數(shù)榮耀與傳奇的獎杯。
世界杯綠茵場上的星光,從來不會永遠閃耀,但也不會黯淡,而是以另一種方式深植在一代代球迷心中,鐫刻在世界足球曲折恢弘的歷史長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