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倪洋軍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更是干出來的。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真抓實干,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為,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皞巫鳛椤?,有時候比“不作為”更可怕,其危害性也更大,它不僅敗壞了黨風政風,更會造成行政資源和有限的財政資金的極大浪費,甚至損害到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還會滋生腐敗行為,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新時代更是干出來的。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作為人民的勤務員、新時代的建設者,更加需要干字當頭,擔當作為、務實有為,實干在先,苦干在前,為黨旗增輝,讓人生出彩,不能也不允許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
有道是,在其位,謀其政,擔其責。但是,現(xiàn)實中,還有一些干部,包括一般公職人員,也不是成天不干事,而是不會干事,或者說,裝腔作勢“偽作為”,看起來忙得不亦樂乎、現(xiàn)場搞得熱熱鬧鬧,而實際效果并不大,甚至還會產(chǎn)生負面效應,或干擾基層正常工作。
顧名思義,“偽作為”,就是假裝在干事,其骨子里不是真想作為、想真作為,而是假借“作為”之名,為自己撈取功名或給自己臉上貼金。比如,有的工作人員,領導在就干,領導不在就玩,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應該干什么、可以主動做什么;有的干部,熱衷于讓領導看到、討領導喜歡,而不能靜下心來做具體細致的實事小事;還有的干部,迷戀短期行為,放棄長遠利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能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抓。偽作為者,受錯誤政績觀的影響,在真抓實干上無所為,而在投機取巧上有所為,不是腳踏實地干工作、出政績,而是心浮氣躁好表現(xiàn)、“造”政績,導致出現(xiàn)沽名釣譽的“泡沫政績”,還造成大量的行政資源的浪費甚至讓財政資金“打水漂”。
常言道,有為才能有位。但是,一些干部只片面地追求“有位”,而不能很好地在“有為”上下功夫,為了謀得自己垂涎三尺的“位子”,不遺余力地偽裝自己,務虛功、偽作為。這說到底,還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俗話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不作為”,貽誤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發(fā)展;而“偽作為”,有時候比“不作為”更可怕,其危害性也更大,它不僅敗壞了黨風政風,更會造成行政資源和有限的財政資金的極大浪費,甚至損害到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還會滋生腐敗行為,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
全面落實新發(fā)展理念,對于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偽作為”現(xiàn)象,不能等閑視之。一方面,要強化教育引導,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權力觀、事業(yè)觀,在思想深處深化對擔當作為的認識;另一方面,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權力監(jiān)督制約的制度體系,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不讓權力成就“偽作為”;再者,要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進一步健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營造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環(huán)境,同時要嚴格責任追究,對于干部中出現(xiàn)的“偽作為”,堅決做到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從而重塑黨和政府的形象,不斷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公信力。
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真抓實干,是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為,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在新征程全面開啟的新時代,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需要我們大興求真務實之風,自覺摒棄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以及偽作為的陋習,崇尚實干,擼起袖子加油干,甩開膀子拼命干,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以實干作為造福于民、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