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晗,黃潔芳,向 均,燕照玲,張永江*
(1.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176; 2.吳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江蘇 吳江 215200;3.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 農業(yè)經濟與信息研究所,河南 鄭州 450002)
馬鈴薯M病毒(Potato virus M, PVM)是乙型線形病毒科(Betaflexviridae)香石竹潛隱病毒屬(Carlavirus)的成員,為正單鏈RNA病毒[1]。PVM主要侵染茄科植物,是馬鈴薯上最常見的病毒之一,極易通過塊莖傳遞給后代,導致馬鈴薯出現葉片斑駁、花葉、卷葉以及植株發(fā)育遲緩等癥狀[2],造成10%~18%的產量損失;與其他馬鈴薯病毒共同侵染時,可導致馬鈴薯減產20%~30%[3]。快速準確的檢測PVM對馬鈴薯病毒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義[4],目前用于PVM檢測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學測定、血清學測定、顯微鏡觀察、核酸雜交及PCR技術等[5-8]。生物學以及血清學方法的檢測靈敏度相對較低,耗時長且工作量大[2,9-10];顯微鏡觀察需要使用電鏡,而電鏡的成本太高從而阻礙了該技術的應用[11-12];目前使用較多的技術是核酸雜交及PCR技術,提高PCR技術的靈敏度對于馬鈴薯病毒檢測具有重要意義[13-14]。
微滴數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是一種新的高精準核酸絕對定量檢測技術[15]。其工作原理是在傳統(tǒng)PCR擴增體系的基礎上,將一個大的擴增體系分割為多個微滴,不同模板分隔在不同油包水的微滴中,且每個微滴都作為一個獨立的PCR體系。PCR反應結束后,用微滴分析儀檢測每個微滴的熒光信號,出現熒光信號的微滴記錄為1,未檢測到熒光信號的微滴則記錄為0。根據泊松分布的原理以及出現熒光信號的微滴個數與比例,即可得出靶分子的起始濃度,從而實現靶分子的絕對定量。ddPCR目前已應用于轉基因、地溝油及病原微生物等的檢測[16-20],但在植物病毒檢測方面的應用還很少。本研究將該技術用于PVM的檢測,建立了PVM的高精準ddPCR檢測方法,為我國馬鈴薯病毒提供更加靈敏的檢測技術。
PVM侵染的馬鈴薯葉片、馬鈴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侵染的煙草葉片、馬鈴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侵染的煙草葉片、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侵染的煙草葉片和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侵染的黃瓜葉片樣品均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保存。
所用主要試劑包括:植物總RNA提取試劑盒(離心柱型,DP432,TIANGEN)、逆轉錄試劑盒PrimeScriptTM(Perfect Real Time,RR037A,Takara)、一步法RT-PCR試劑盒(PrimeScriptTM,RR055A,Takara)、一步法實時熒光RT-PCR試劑盒(Perfect Real Time,RR064A,Takara)和數字PCR Master Mix(Bio-Rad)。
主要試驗儀器包括:實時熒光PCR儀(Roche LightCycler 480Ⅱ)、Bio-Rad數字PCR反應系統(tǒng)(Bio-Rad QX200)、PCR儀(ABI Veriti96)。
根據NCBI上PVM 外殼蛋白(CP)基因序列(登錄號:NC_001361.2),設計引物、探針(表1),在NCBI上比對驗證后送往Invitrogen公司合成。
表1 PVM檢測引物及探針序列
1.3.1樣品總RNA提取按照植物總RNA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PVM、PVX、PVY、TMV、CMV陽性材料及陰性對照(健康葉片)的總RNA,-80 ℃保存?zhèn)溆谩?/p>
1.3.2PVM樣品的RT-PCR檢測以田間采集的感病馬鈴薯葉片樣品提取的總RNA作為模板,用一步法RT-PCR試劑盒進行PVM的檢測。設置空白對照(BC),以RNase Free dH2O作為模板。檢測體系為:Enzyme mix 2 μL,Buffer 25 μL,PVM-F(10 μmol/L)2 μL,PVM-R(10 μmol/L) 2 μL,模板2 μL,以RNase Free H2O補齊至50 μL。
反應程序為:50 ℃ 30 min;95 ℃ 5 min;95 ℃ 30 s,54 ℃ 45 s,72 ℃ 45 s,35 個循環(huán);72 ℃ 10 min。
RT-PCR擴增結束后,取5 μL擴增產物與1 μL 6×溴酚藍上樣緩沖液混勻,點入1.5%的瓊脂糖凝膠樣孔內;以5 μL DNA Marker(DL2000)作為分子質量標準;用1×TAE緩沖液在100 V電壓下電泳30 min。電泳結束后,將整個凝膠置于凝膠成像系統(tǒng)上拍照記錄結果。
1.3.3實時熒光RT-PCR檢測使用一步法實時熒光RT-PCR試劑盒進行試驗,反應體系為:2×One Step RT-PCR Buffer 10 μL,TaKaRa ExTaqHS 0.4 μL,PrimeScript RT Enzyme Mix 0.4 μL,PVM-dF(10 μmol/L)0.8 μL,PVM-dR(10 μmol/L)0.8 μL,PVM-dP(10 μmol/L)0.4 μL,模板1 μL,加RNase Free dH2O補齊至20 μL。設置陰性對照(NC)和空白對照(BC),分別以健康馬鈴薯葉片提取的總RNA和RNase Free dH2O作為模板。反應條件為:42 ℃ 5 min; 95 ℃ 5 s;95 ℃ 5 s,58 ℃ 20 s,40個循環(huán)。
將加入反應體系的PCR管放置于實時熒光PCR儀中按反應條件進行反應,儀器收集熒光信號;反應結束后由實時熒光PCR儀自帶軟件對熒光信號進行結果分析并繪制擴增曲線;根據不同引物探針組檢測PVM時是否產生擴增曲線來判斷擴增效果的優(yōu)劣。
1.3.4ddPCR檢測(1)逆轉錄:按照逆轉錄試劑盒操作說明書,用PVM-dR將樣品RNA逆轉錄成cDNA,陰性對照(NC)和空白對照(BC)分別以健康馬鈴薯葉片提取的總RNA和RNase Free dH2O作為模板。
(2)體系配制:總體積為20 μL,包括:2×SuperMix 10 μL,PVM-dF及PVM-dR(濃度均為10 μmol/L)各0.8 μL,探針PVM-dP(10 μmol/L)0.4 μL,cDNA模板 2 μL,加入超純水補齊至20 μL。
(3)微滴生成:將配制完的體系轉移至微滴生
成卡的體系加樣孔中,并在反應用油加樣孔中加入70 μL的ddPCR反應用油;加樣完成后,將微滴生成卡轉移至微滴生成器中,啟動儀器生產微滴;微滴生成結束后,將微滴體系轉移至96孔板中,封膜。
(4)擴增:將96孔板置于PCR儀中,PCR擴增程序為:50 ℃ 5 min;95 ℃ 5 min;95 ℃ 15 s,58 ℃ 60 s,40個循環(huán)。
(5)數據讀?。簲U增結束后,將96孔板取出,置于微滴讀取儀中讀取微滴數;通過FAM單通道熒光收集單個微滴熒光信號,熒光采集后,通過分析熱點圖確定熒光閾值限以判斷陰性微滴和陽性微滴;根據是否產生陽性微滴,判斷檢測特異性與靈敏度。
采集田間的馬鈴薯葉片樣品進行PVM特異性RT-PCR檢測,結果如圖1所示,可以擴增到416 bp大小的條帶,與預期目的條帶大小一致。將測序結果在NCBI中進行比對,與已登錄PVM序列同源性最高達99%,進一步證實了特異性擴增的結果。經驗證的樣品用于后續(xù)ddPCR方法的建立。
M:DL2000 Marker; 1、2:PVM樣品; 3:BC
以實時熒光RT-PCR對設計的3組引物探針進行篩選,每組引物探針設置2個重復,結果如圖2。
1:引物探針組G1; 2:引物探針組G2; 3:引物探針組G3; 4:BC
引物探針組G1的擴增效率最高,擴增曲線出現最早,G2次之,G3基本沒有擴增。因此,選用G1組引物探針進行后續(xù)試驗。
以5種可侵染馬鈴薯的病毒 (PVM、PVX、PVY、TMV、CMV)的總RNA為模板,對設計的ddPCR探針引物進行特異性驗證,結果如圖3所示。陽性微滴信號(閾值線以上)與陰性微滴信號(閾值線以下)區(qū)分明顯;只有PVM能夠產生陽性微滴信號,其他4種病毒、陰性及空白對照無陽性微滴信號產生,與預期結果相符。以同一套引物探針對上述5種病毒及2種對照進行實時熒光RT-PCR檢測,結果如圖4所示,只有PVM出現擴增曲線,其他樣品均無擴增曲線產生。ddPCR方法的結果與實時熒光RT-PCR結果一致,表明所建立的ddPCR方法特異性良好。
A09、B09: PVM; C09、D09: PVX; E09、F09: PVY; G09、H09: TMV; A08、B08: CMV; C08:NC; D08: BC
1: PVM; 2: PVX; 3: PVY; 4: TMV; 5: CMV; 6: NC; 7: BC
將PVM的總RNA(質量濃度為57 ng/μL)進行10倍梯度稀釋后用作模板,進行ddPCR方法靈敏度分析,結果如圖5所示。在107倍稀釋時,仍可檢測到陽性微滴信號,其檢測閾值為5.7 fg/μL。而在實時熒光RT-PCR檢測中,能獲得熒光信號的模板最大稀釋倍數為105(圖6)。表明前者靈敏度比后者高100倍。
A02、B02:105倍稀釋;C02、D02:106倍稀釋;E02、F02:107倍稀釋;G02、H02:108倍稀釋;C03:NC; D03:BC
1—6:分別為102~107倍梯度稀釋;7:NC;8:BC
隨著馬鈴薯加工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市場上對馬鈴薯的需求持續(xù)增長,馬鈴薯的經濟重要性日漸突出,但病毒的侵染導致馬鈴薯產量及質量的下降嚴重影響了馬鈴薯產業(yè)的發(fā)展[21]。目前已經報道的馬鈴薯病毒種類高達30余種,且通常混合侵染寄主,尤其是PVM,常與其他病毒混合侵染馬鈴薯,從而導致更大的損失[22]。因此,建立能夠有效區(qū)分馬鈴薯上多種病毒的特異性檢測方法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設置均能侵染馬鈴薯的5種病毒、陰性對照及空白對照,對建立的ddPCR方法進行特異性分析,并通過實時熒光RT-PCR方法對分析結果進行驗證,兩者結果一致,僅在攜帶PVM的樣品中檢測到信號,而其他反應體系均未檢測到信號。說明建立的dd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異性。
ddPCR技術將反應體系縮小,通過對每個微滴進行檢測,大大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在本研究中,對同一PVM樣品的分析結果顯示,ddPCR比實時熒光RT-PCR檢測靈敏度高100倍,與ddPCR能夠提高檢測靈敏度的相關報道一致[23]。同時,ddPCR檢測PVM的試驗過程中無需構建標準曲線,從而大大縮短了試驗周期。另外,實時熒光RT-PCR只能實現樣品的相對定量,而ddPCR能夠實現樣品的絕對定量[17,24-25]。從這3個方面來看,ddPCR檢測PVM比實時熒光RT-PCR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
我國已在黑龍江、四川、河南、云南以及青海地區(qū)的馬鈴薯上檢測到PVM,不同地區(qū)PVM的序列存在差異[26]。本研究根據已經報道的PVM外殼蛋白基因保守核苷酸序列設計用于檢測的引物、探針,并在NCBI中進行了保守性比對驗證,從而大大降低了由于不同PVM分離物序列差異造成的假陰性結果出現的可能性,能夠有效提高檢測的準確性。為了增加方法的實用性,本研究直接采用田間的馬鈴薯葉片為樣本來建立ddPCR檢測方法,試驗結果顯示,建立的ddPCR方法可特異靈敏地檢測田間樣品中的PVM,表明建立的方法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為馬鈴薯生產中PVM的防治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馬鈴薯及其產品的進出口檢疫提供更為靈敏的檢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