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文
摘 要:摘要:在現(xiàn)代建筑工程項目中,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應用最為廣泛,這一方面得益于它獨具特色的預應力結構特征,也由于預應力混凝土所為建筑帶來的高強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本文就某建筑工程應用實例,詳細介紹了該建筑的預應力混凝土樓座施工技術工程,證明了該技術在大型建筑工程項目中的適用性。
關鍵詞: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建筑工程施工
1 前言
預應力混凝土技術是對高強度混凝土及鋼材的結合,它耗材成本低、自重輕、剛度大且抗裂性高,具有穩(wěn)定持久的特點。相比于傳統(tǒng)的普通混凝土技術,它的應用功能及范圍都更加廣泛,也迎合了現(xiàn)代建筑結構建設的發(fā)展潮流。本文中所提到其新樓的建筑過程中就采用了該技術,大跨度的樓座模板設計配合非預應力鋼筋連接,大幅強化了樓座混凝土的澆筑能力和鋼絞線的張拉封錨技術。該建筑工程所采用的這一套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技術處理也為省內(nèi)其它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參考意見。
2 工程概況介紹
該建筑主要分為A/B兩部分,其中A段采用了框剪結構,B段采用框架結構。建筑總長達到130m,寬為55m,地上總共三層,地下一層,建筑主體高度為24m,建筑占地面積達到7000m2,工程項目按二類大型公用建筑類型規(guī)劃。
本建筑中A, B兩段擁有38m橫跨跨度,樓座最低處標高14. 5m,因此選擇采用預應力技術。其中預應力筋采用的是1860級15. 3mm、具有一定粘結預應力的鋼絞線50根,同時用到了80的金屬波紋管成孔,共6個孔,每個孔都穿過8根鋼絞線,并按照上下各三進行排列,此時的預應力筋在梁內(nèi)呈拋物線形式整齊布置。樓座中也采用了圓弧形式臺階,而次梁則沿東西方向穿過預應力框架梁。如圖l。
3 樓座預應力混凝土施工過程分析
3.1 施工準備工作
(1)預應力鋼筋。在該程中所采用的是強度較高但松弛度較低的1860級15.3mm鋼絞線,是用8根鋼絲共同捻制而成,并且在預應力工程前對其外觀和質(zhì)量進行了嚴格檢查,保證捻距均勻且在切斷后也不會輕易松散。
(2)張拉設備。本預應力工程中采用高壓油泵和液壓千斤頂作為主力張拉設備,兩種方法中所涉及的設備儀器在張拉過程中測量誤差不能超過1%,例如油壓表等等。張拉設備在施工中的操作方法完全依據(jù)《預應力用液壓千斤頂行業(yè)標準》展開,主要要滿足以下三點要求:首先,在空載運行時要檢查油路系統(tǒng)是否有滲漏現(xiàn)象,當千斤頂空載啟動后,其內(nèi)部的啟動油壓應該小于額定油壓的3%~5%,保持操作閥時刻處于靈活狀態(tài)。另一方面,千斤頂在空載運行過程中要避免出現(xiàn)跳動、爬行等非常規(guī)現(xiàn)象,保證其運行過程符合施工要求。其次,要待滿載狀態(tài)時才能結合千斤頂標定來檢驗張拉設備運行狀態(tài)及質(zhì)量。
3.2 工藝流程
架設預應力梁和樓座框架梁底部建?!壴A應力梁框梁鋼筋——穿鋼絞線同時鋪設波紋管——安裝、調(diào)整張拉端節(jié)點——綁扎預應力梁端頭并固筋——安裝梁側模板——插樓座次梁和臺階板筋——澆筑預應力梁和框梁混凝土——養(yǎng)護混凝土——架設樓座的圓弧形次梁和臺階模板——澆筑混凝土——養(yǎng)護——張拉——灌漿和封錨。
3.3 混凝土工程分析
在A, B兩段的二層樓座均采用了現(xiàn)場攪拌泵送預應力混凝土的澆筑方法,共分為兩次進行。第一次主要澆筑預應力梁和框架梁。第二次則主要澆筑樓座圓弧形次梁和樓板,所采用的是C40等級強度混凝土。
首先,在首次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先從建筑的東段最低處開始,按照東西走向接頭處停止?jié)仓?,然后再繞過框架梁在建筑西面相交處澆筑,整體澆筑過程要經(jīng)歷兩次完成。在澆筑過程中,要注意對錨固張拉接點的保護,因為該部位是鋼筋密集處,所以為了保證澆筑精確,混凝土的自由傾落高度不能超過2m以上。另外,混凝土的澆筑要按照分層分段持續(xù)進行,從標高處由低向高依次澆筑,一定要確保預應力梁及框架梁澆筑的一次性成型。
在澆筑過程中,要頻繁使用到移動泵管,他可以確保樓座下層混凝土在澆筑后初凝前將上層混凝土完全覆蓋。由于采用了分層分段式澆筑,所以澆筑層的高度不能大于45cm。此次工程采用了“趕漿法”來確保水泥漿能夠沿梁底包裹位置持續(xù)向前推進,并注重波紋管與梁底的振實,千萬不能在振動過程中觸動波紋管。而在澆筑過程中,也要注意鋼筋、模板等部分是否出現(xiàn)異動、堵塞或變形狀況,必須在澆筑混凝土初凝前解決所存在問題,避免混凝土成型后無法再修復。最后是對混凝土的養(yǎng)護方面,該建筑由于是在夏季施工,所以也格外重視了對混凝土的養(yǎng)護。
3.4 預應力工程分析
(1)預應力筋的鋪設施工。該工程所采用的是穿管一穿筋的施工過程,即先將波紋管安裝到位,然后再將捻制好的預應力鋼絞線逐一穿入。在穿筋前,要對預應力筋的規(guī)格和長度進行檢查,待檢查符合要求后再施工。穿孔過程中,保證每次穿一根,并且在高端與跨中位置的波紋管上預留水孔,在張拉端的錨墊板上預留灌漿孔。另外,鋼絞線鋪設時也應該注意錨墊板的位置與預應力筋的位置是否正確,避免由于二者產(chǎn)生沖突而在后期無法調(diào)節(jié)。如果出現(xiàn)問題,就必須將非預應力鋼筋錨墊板的兩端邊緣切斷,確保鋼梁鋼量截面面積不會變小,從而保證預應力筋與錨墊板之間保持較為安全的固定關系。
(2)預應力筋的張拉施工。預應力筋的張拉施工順序要根據(jù)其長度來決定,本次工程因為建筑橫跨跨度較大,所以鋼絞線也相對較長,因此決定采用分級張拉及分級錨固技術,即每次只實施一次張拉錨固,它的具體施工程序如下:在張拉過程中,以預應力筋應力控制為首要技術標準,并且輔以伸長值校核技術原則。該工程所采用的是超張拉消除應力松弛技術,它的張拉控制應力基本控制在二1300MPa左右。當張拉施工開始后,啟動油泵助力,待預應力筋被拉緊使其壓力達到2.5MPa時,停止油泵加壓,并檢查千斤頂位置,隨后繼續(xù)開始,這一過程反復進行直到滿足工程所設計的規(guī)定張拉力標準為止。
4 結語
在此次工程項目中,由于采用了預應力混凝土,所以也節(jié)省大量的鋼材,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時也改善了整個建筑的結構受力性能,讓建筑功能適用性更強。再者,此次工程的大跨度結構也具有代表性,凸顯了混凝土預應力技術的優(yōu)越性,值得今后的類似工程借鑒參考。
參考文獻:
[1] 孫寶峰,徐艷.關于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的探究[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4) .
[2] 錢丹丹.預應力混凝土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民營科技,201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