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英
周末跟幾位驢友出游,上午八點出發(fā),騎行四個小時之后到達目的地,這是一個小縣城,古色古香,走在街上仿佛穿越時空回到古代,能叫入一下子忘掉疲憊。午飯就在街邊小攤上,一盤土豆絲,一盆疙瘩湯,燒餅隨便吃,大快朵頤之后,其中一位驢友揉揉肚子發(fā)自肺腑地說了一句:“舒服!”然后找到自己的“驢”,拿出一個墊子坐在樹蔭下刁、憩,那神態(tài)賽過活神仙。我們這幾個驢友都是性格相投的同齡人,上有老下有小,工資不多不少,剛好養(yǎng)家,得機會騎‘‘驢”出游我們都視為一種享受。減壓的最好辦法莫過于回歸到大自然中讓自己累到極限,吃點可口養(yǎng)胃的飯食,地作床天作被睡上一覺,這種感覺要多舒服有多舒服,與此同時,壓力自然煙消云散。
如今,人們習(xí)慣追問自己是不是幸福,我覺得“幸?!笔莻€籠統(tǒng)的概念,總有點飄,不如“舒服”來得實在。你吃得舒服嗎?你睡得舒月浸嗎?你穿得舒服嗎?你上著班身心舒服嗎?你回到家眼里看到的、耳朵里聽到的舒服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不是幸福是什么?
我有個朋友愛泡腳,在她的家里光泡腳盆就有十多個,去做客必請你泡腳,她說泡腳能治百病,我說我不信,但是我承認(rèn),泡腳的確讓人舒服,仿佛身體通透了一般。她說,有舒服就足夠了,舒服就是一劑治愈任何疾病的良藥。其實,任何疾病都和你的心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找到舒服的感覺就離健康不遠了。想想也是,前不久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英國婦女蘇爾·皮卡德被醫(yī)生確診患上晚期子宮頸癌,醫(yī)生斷定她最多只能再活18個月。47歲的蘇爾眼見生命進入“倒計時”,于是決定盡情享受生命中剩余的時光。然而當(dāng)蘇爾再度到醫(yī)院檢查時,卻被醫(yī)生告知她體內(nèi)的癌細胞已經(jīng)全部消失了。我想,那18個月蘇爾是用自己舒服的姿勢在生活。
假如我們遇到同樣的磨難,遭遇打擊,不知道該怎么做,不妨也讓自己的生活回歸到最本真的舒服狀態(tài),也許問題會迎刃而解,前景柳暗花明。這多半是因為你的心態(tài)平和,理性地找到了正確的解決方法。
當(dāng)你勞累了一天回到家里,她(他)給你對好了洗臉?biāo)?,茶幾上放上一杯熱茶,你像栽在沙發(fā)上的土豆一樣,筋骨都最大限度地放松了,立馬就覺得身體里循環(huán)著一股熱流,這就是舒服——種身體上實實在在的享受。
有一部電視劇里的話引用一下:“舒服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