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因為有陽光,萬物才會生長;因為有了愛,孩子的精神人格才能健康成長。愛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原因,也是孩子成長的原因。
“學會無條件的愛孩子”,每當我說出這句話時,很多家長都會發(fā)笑,感到不置可否,難道我們在愛孩子的過程中還講過什么條件嗎?天下為人父母者,只要有一顆正常人的心,都會無私的、毫無怨言的愛孩子,可問題是,你的愛孩子感覺到了嗎?你的心情、你的付出孩子理解嗎?我們常聽到這樣的話,“我為了你,省吃儉用,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等將來有出息了好好孝順我”“你再怎么怎么,媽媽就不要你了!”這些看似平常的話將刺傷孩子的心,也許父母只是隨口說說而已,但孩子感受到的卻是恐懼、壓力與愛的自私,他們感到累,甚至想逃避,這也是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和孩子形成代溝的主要原因之一。
縱觀我們身邊:有的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在吃、穿、用方面盡量滿足,尤其怕孩子受傷害,不讓孩子幫大人干家務(wù)活,更不讓孩子參加一些有危險的活動和游戲。家長的這種做法,使孩子產(chǎn)生自己很無能的感覺,從而使自我價值降低;有些家長采用物質(zhì)鼓勵的方法,孩子的行為符合家長心意或考試成績好,就給予物質(zhì)上的獎勵,反之,輕則辱罵、訓斥,重則拳腳相加。這種做法往往讓孩子產(chǎn)生錯覺:“自己只有做了讓爸媽高興的事,爸媽才愛他”,感覺被父母所支配,從而對父母產(chǎn)生敵對情緒;還有一些家長忙于工作和社交,將孩子完全托付給學校和老師,只注重為孩子選擇名師名校,卻忽視了同孩子的溝通與交流,更不愿化過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如果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是何等可憐和不幸,其自尊心難以培養(yǎng),同父母的隔閡與距離也愈深愈遠。
生活中的事例告訴我們:愛孩子也需要技術(shù)。做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是孩子的母親,經(jīng)過長期的觀察、思考與實踐,我認為家長可嘗試以下做法。
接納孩子
只有你先真正地接納孩子,他才會真正接納自己,才會有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我們接納孩子,不是因他是否考取了很好的成績,不是因他是否聽話,而是真正的去愛他,因他這個獨特的個體而接納他,在這種關(guān)系下,任何的指令孩子也愿意去聽從。與之相反的是,一旦孩子的重要關(guān)系人是以一種強權(quán)的態(tài)度來對待他時,他便會覺得因為他事情做的對,因為他分數(shù)考的高才得到別人的接納與關(guān)愛。這樣的孩子是沒有安全感可言的,因為他一直在害怕,一直在恐懼,生怕自己哪天做的不對,生怕自己什么時候做的事不討家長老師歡心,這種情況下的孩子在面對錯誤時更多的是逃避與恐懼,他們?nèi)狈Τ袚熑蔚挠職狻?/p>
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
愛是建立在平等基礎(chǔ)上的,每位家長都必須明白,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體,他理應(yīng)受到平等的對待。要想培養(yǎng)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必須懂得尊重孩子。首先要改變同孩子說話的口氣,把教導訓斥的語氣變?yōu)槠降冉涣鞯恼Z氣;其次,要改變同孩子談話的方式,把居高臨下批評教育的談話方式變?yōu)閰f(xié)助討論的談話方式;再次,當孩子犯錯或有不正確的想法時,家長應(yīng)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談心,一起分析、討論他們錯誤的言行以及所帶來的后果,引導他們認識錯誤,改正錯誤。
向孩子直接表達你的愛
愛是需要明示的,必須直接表達出來,否則,對方可能根本就接收不到或理解不了你的愛,在你看來,你愛孩子是天經(jīng)地義的,可孩子卻可能理解為是你的自私或?qū)λ膫?。所以愛的表達,除了生活學習上無微不至的關(guān)心外,還可以直接向孩子傾訴,你可以告訴他:不論他將來做什么工作,不論他將來成功與否,你都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他的人,這種愛沒有條件也不需要回報,當孩子聽完你發(fā)自肺腑的表白后,他一定會睜大眼睛看著你,感動、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自信心也會大增。
用寫信的方式表達你的愛
很多家長當著孩子的面直接說愛孩子,不好意思說出口。另外,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有許多話題孩子、家長在訴說時都感到難以啟齒。那么,寫信就是最簡單又最有效的方式。在信的末尾直接寫上“最愛你的老爸”或“最愛你的老媽”,留下孩子被愛著的證據(jù),使孩子確信自己是被愛著的。
鼓勵孩子是家長每天要做的動作
美國一位教育家說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除了鼓勵我不知道還有什么辦法。”作為家長,要盡最大可能尋找孩子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并給予及時的鼓勵表揚,這種被人信任的信息,對孩子是一種極大的推力,使得孩子有了力量來克服他每時每刻都會遇到的困難。當孩子有了錯誤或失敗了怎么辦呢?這時更應(yīng)該鼓勵孩子,告訴他“沒關(guān)系,下次再來”或“沒問題,我相信你”,通過鼓勵將孩子從挫折中拉回來,用鼓勵來恢復孩子的勇氣。
父母要為孩子做出必要的犧牲
作為家長,應(yīng)盡最大可能多抽時間陪伴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多看、多聽與青少年有關(guān)的書籍或電視劇,了解青少年的心聲,增進雙方的感情和交流。為了孩子,父母還應(yīng)克服自己的一些陋習,如吸煙、酗酒、賭博等。試想一下:一個整天沉溺于賭博中的家長,怎么要求孩子樹立遠大理想;一個邊嗑瓜子邊看電視的家長,怎么要求孩子認真完成作業(yè)。為了孩子,家長應(yīng)率先垂范,用自己正確的言行、高尚的品格、無私的愛去感染、去熏陶孩子,這也許勝過最好的說教。
學會無條件的愛孩子,如果我們再一次誠實起來,像小孩那樣天真純潔時,我們真正需要的只是誠實的面對自己,還有自己的負面情緒,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勇氣拋開那些負面情緒,我們就有資格為人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