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平
中國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嘗試將本土經驗向東南亞大舉輸出。
5月中旬,總部位于北京的掌眾集團宣布,旗下菲律賓產品PondoPeso正式上線,進入東南亞第三個國家,早在2017年8月,掌眾在印尼開設子公司,推出本地化互聯(lián)網金融服務平臺Dana Rupiah,2018年2月,又在越南市場推出現(xiàn)金貸產品“idong”。
掌眾CEO張敬華已將“出?!币曌骱诵膽?zhàn)略,并準備將服務延伸至其他國家,超過半年的試水堅定了其信心?!皷|南亞面臨的金融服務需求、用戶數據以及政治和宗教狀況更復雜,同時,金融科技短板也更明顯,這是一個很有機會的市場?!?/p>
持有掌眾48%股權的中新控股(8207.HK),則已率先在東南亞進行布局,早在2016年,以約1272.5萬美元收購越南支付平臺Amigo Technologies Joint Stock Company 51%的股權,后者在2017年完成支付交易1.38億筆,增長51%,交易總額達到160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450億);2017年,中新控股以約3240萬元人民幣的代價,認購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Havenport19.9%的股權,并以增資等形式獲得了新加坡人壽(Singapore Life)33.8%的股權,后者在新加坡持有人壽保險運營牌照。
無獨有偶,剛向聯(lián)交所提交IPO申請的凡普金科,在2017年12月戰(zhàn)略投資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Cashwagon,與之達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幫助Cashwagon將業(yè)務由新加坡拓展到東南亞市場。
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螞蟻金服即以并購等形式進入印度及東南亞市場,然而,自從2017年中開始,金融科技行業(yè)的第二梯隊紛紛涌入東南亞,成為一時的潮流。根據智庫CB insights統(tǒng)計,2017年,東南亞金融科技企業(yè)以創(chuàng)投資本形式獲得融資同比增長151%,成為中國金融公司出海的首選。
看重東南亞,相當部分源自其巨大的市場潛力。據統(tǒng)計,東南亞互聯(lián)網用戶已達2.6億人,為全球第四大互聯(lián)網市場,未來3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4%。中新控股董事會副主席兼CEO 彭耀杰表示,整個亞太區(qū)有41億人口,估算大致有超過10億人口未得到基本金融服務,潛力甚巨?!坝∧?億人口、菲律賓1億人口、越南將近1億、印度則有12億,未來三年,這四個國家將是金融科技發(fā)力的重點。”
而中國企業(yè)在移動支付等領域的領先優(yōu)勢,意味著可以將相關產品和經驗復制到東南亞,尤其是當地的華人群體,可能將中國的成功故事再演繹一次。凡普金科CEO董祺近期公開透露,目前其海外業(yè)務月環(huán)比增長超過30%,“與中國五年前的情況非常類似”。
“在東南亞,基于金融科技的服務非常欠缺,大體落后中國5到10年,我們前往考察,當地機構非常積極,甚至俄羅斯、沙特這些國家也愿意與我們探討合作的可能性?!毕蠕h支付CEO劉剛談道,“國內高手太多,內部拼命競爭,出去東南亞一看,有點兒降維攻擊的感覺。”
但是,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金融業(yè)出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風險,“確實是一片藍海,但是水有多深不知道,只有到了當地市場才會真正感受到?!?/p>
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qū)金融業(yè)主管合伙人朱宇告誡說,金融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性產業(yè),政府的開放意愿和監(jiān)管態(tài)度非常敏感和謹慎,就傳統(tǒng)金融產業(yè)而言,金融服務多是本地化的,全球性的金融機構相當罕見,他不確定科技金融是否能成例外?“一旦涉及到錢的事情,對方是會拼命的?!?/p>
政策和監(jiān)管風險外,一個現(xiàn)實的技術性障礙在于,東南亞國家現(xiàn)有市場體量較狹小,且管制政策、宗教文化等差別較大,技術、服務等需要大量本土化投入,收益能否支撐起相應開支,將牽涉到投資回報率等非常現(xiàn)實的商業(yè)考量。
基于以上考慮,第二梯隊的企業(yè)往往采用更迂回的打法,比如先鋒金融在越南、菲律賓等地,即與當地機構合作或者一起申請支付牌照,他們已在3個境外市場斬獲支付牌照?!拔覀円欢〞數貦C構合作,合作伙伴要不有權有勢,要不就有當地資源,當地機構占大股,我們占小股,我們最終希望將當地團隊培養(yǎng)起來,實現(xiàn)本土化?!眲偺岬健6魍嘎?,凡普金科在東南亞也是與當地公司進行合作,以便進入到更多的場景。
同時,以國內機構組團結盟打造生態(tài),也日益為出海機構所看重,“構建金融科技,最終要締造一個生態(tài),假設出海推動理財、貸款,若是支付基礎設施沒有達標,怎么解決?大家要捆綁著一起往外打,出去單打獨斗是很難的事”。劉剛表示,掌眾和先鋒支付在海外就有大量合作,事實上,兩家同屬于中新控股旗下,后者大量的資本布局彼此都有著業(yè)務上協(xié)同效益。
有分析指,國內金融科技企業(yè)謀求出海的熱情,與國內強監(jiān)管的環(huán)境密切有關。
以中新控股為例,旗下“在線投資及科技驅動貸款服務”(主要指掌眾)2017年貢獻69.4%的營業(yè)收入,其中現(xiàn)金貸產品貢獻尤多,在去年四季度相關監(jiān)管措施落地后,該項收入在2018年一季度僅為7009.7萬元,較去年同期的4.75億大幅下降85%,導致中新控股一季度凈利潤腰斬,同比下降49.2%。由于國內監(jiān)管環(huán)境的壓制,出海謀求更大空間,事實已成為大量企業(yè)轉型的戰(zhàn)略必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