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初冬的早晨,呼呼的北風將太陽的光芒吹得柔弱無力,落葉被來往的車輛碾壓著、飛卷著,有的已經(jīng)零落成泥;寒意使匆匆趕路的人們萎縮著,情不自禁裹緊了大衣。
我正將頭縮進衣領里走著,忽然聽到一個怯怯的聲音,先生,要買畫兒嗎?一個中年男子出現(xiàn)在我的前側,目光中含著祈求。仔細看時,一臉的胡子,像秋天的荒草,身上背著一個編織袋縫制成的大包裹,卷著被褥,上面是一個破舊的畫夾。承擔這一重負的是有些孱弱的軀體,說他孱弱,不但是因為他的蒼白和瘦弱,還有就是他不得不依靠一根拐杖保持平衡,因為他的左腿不知丟失在了什么地方。
在小城的路上行走,你經(jīng)常會遇到一雙乞討的手,執(zhí)拗地擋住你的去路,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味,讓你的同情心在一次次或甘心或不甘心的施舍后逐漸變得麻木。這位中年男子很顯然沒有把自己列為乞討為生的那一類。我有些驚奇了。
我說好??!這位男子很是驚喜的樣子,將背上的行李很艱難地放下來,用手提了一下褲子——我看到將褲子捆在身上的是一根尼龍繩。他坐在行李上,將拐杖放在一旁,把畫夾支在那條健全的腿上,說,我為你畫素描,一會兒就行。
果不其然,畫一會兒就完成了,很簡單的幾筆,畫兒上的人物大眾化的面孔,找不出我的特征,我雖然不懂繪畫的妙處,但這畫兒實在不敢恭維。他要兩塊錢,我給了他五塊,他執(zhí)意不肯,說:“老弟,我不是乞討的?!闭f完一笑,這笑聲透過胡子,變成水汽,在空中手舞足蹈。
他又上路了,艱難地背起行李,架著拐杖,一蹦一跳地走進不斷伸展的街道里,融入初冬的一片蕭索之中。我呆呆地望著他的背影,一個詞語忽然冒上我的心頭:掙扎。
我沒有問過他的身世,不知道這七尺之軀曾經(jīng)飽受過怎樣的屈辱與壓抑,但他這種不向生命低頭、不向生活乞討的精神卻使我深深地震撼了。這是一個真實意義的生命,完整的、高貴的生命。
真正有價值的生命絕不會被命運所擺布,無論何時何地,他都保持著生命的本色和靈魂的高貴,而不容褻瀆。怎見得一個人的精神可貴?那就是任何苦難都無法把他壓倒,反而命運的嘲弄使他鍍上一層金身,讓自己擁有更為強大的力量。
堅強;價值;屈服……
如果你足夠堅強,你就是史無前例的。
強者容易堅強,正如弱者容易軟弱。
不害怕痛苦的人是堅強的,不害怕死亡的人更堅強。
堅強者能在命運之風暴中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