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桂成,王翠香,韓朝暉,韓傳明*
(1.萊蕪市萊城區(qū)林業(yè)局,山東 萊蕪 270011;2.山東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14;3.山東省林業(yè)信息中心)
果 桑 (Morus alba L)為 桑 科 (Maraceae)桑 屬(Morus L)果葉兼用的落葉木本植物,多為喬木?!_灣果?!膳_灣引進,樹勢生長旺盛,葉片中等,果實紫黑色,成熟期早,花芽率高,味道酸甜可口,富含多種維生素,抗性強,適應廣,豐產(chǎn)、優(yōu)質。近年來越來越受到人民的喜歡,市場苗木需求量較大。目前,扦插是果桑苗木繁殖主要的方法之一。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顧青虹等[1]、倪國孚等[2]、楊今后等[3]、林強等[4]應用化學藥劑或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插條等方法,對桑樹扦插育苗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進了果桑苗木的發(fā)展。
果桑扦插多為綠枝扦插和硬枝扦插[5-8],目前硬枝扦插試驗多采用1年生枝,此種方法扦插苗木成活率較低,生根不穩(wěn)定,且多在春季進行扦插,采用2年生枝且在夏季扦插的試驗較少。為了提高果桑扦插成活率,在較短的時間內繁育出大量優(yōu)質苗木,滿足市場需求,本試驗在7月份對臺灣果桑2年生枝進行大田扦插試驗。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證苗木質量,在扦插時對插條進行了不同方法處理,通過觀察成活率和苗木生長情況,研究出提高果桑2年生枝扦插最佳處理方案,以此為果桑苗木生產(chǎn)服務。
試驗地位于山東省海陽市辛安鎮(zhèn)辛安村‘臺灣果?!瘓@。該地區(qū)為暖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土壤為丘陵沙質壤土,土層較薄,肥力一般;平均年降水量850 mm,日照時數(shù)2555 h,無霜期200 d,年平均氣溫12.0℃。
試驗材料為‘臺灣果?!瑯潺g十年。采集樹冠外圍上半部生長健壯、粗細均勻且無病蟲害的二年生枝作插條。將插條剪成長15~20 cm枝段作為插穗,去掉桑葉,基部剪成斜面。
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為0.3%的生根壯苗劑和0.02%的生根粉,對照為清水。
扦插時間為2014年7月22日。
1.2.1 苗床制作
平整土地,清除石塊、雜草,并進行深翻,按1 m寬整畦,澆透水,1~2 d后在畦面覆蓋地膜,用木棒按10 cm×10 cm打孔,深度10~15 cm。
1.2.2 插穗浸泡
將剪截好的插穗基部分別浸泡在0.3%的生根壯苗劑、0.02%生根粉和清水中,浸泡24 h。
1.2.3 扦插
將浸泡的插穗按打孔位置插入,上端留2~3 cm即可。
1.2.4 定期灌水噴藥
苗床及時灌水,土壤保持半干狀態(tài),每隔15~20d噴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殺菌。
1.2.5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設3個處理,3次重復,每重復40株,每處理共計120株。3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清水為對照,處理2為0.3%的生根壯苗劑,處理3為0.02%的生根粉。
扦插后定期觀察插穗成活及生長情況,當苗木落葉后調查各處理扦插成活率,測量苗高和地徑生長量。
調查測量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后用SPSS進行處理間差異顯著性分析,用Microsoft Excel 2013繪制圖形,采用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處理平均數(shù)之間的多重比較,顯著水平為P<0.05。
成活率、苗高和地徑生長量3項指標綜合評判,采用模糊數(shù)學隸屬函數(shù)計算公式(1)進行定量轉換后,再將各指標隸屬函數(shù)值取平均進行比較。平均隸屬函數(shù)值越大,表明改處理方法綜合品質越好,反之越差。
式中,U(xi)為隸屬函數(shù)值,Xi為無性系某項指標測定值;Xmax和Xmin為所有參試中某一指標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9,10]。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三種處理方法的扦插成活率均不同,其中清水扦插成活率平均為54.17%,生根壯苗劑為67.17%,生根粉為65.83%。
通過對扦插成活率方差分析,結果p=0.000614<0.05,說明清水、生根壯苗劑和生根粉三者之間扦插成活率有差異(見圖1)。
其中處理1與處理2之間P=0.00157<0.05有顯著性差異,說明用清水處理和用生根壯苗劑處理之間有顯著差異;處理1與處理3之間P=0.002359<0.05有顯著性差異,說明用清水處理和用生根粉處理扦插成活率之間有顯著差異;其中清水處理成活率為54.17%最低,生根壯苗劑67.17%最高,生根粉次之為65.83%;生根壯苗劑處理比清水處理扦插成活率高13%,生根粉處理比清水處理扦插成活高11.66%,顯示生根壯苗劑和生根粉有促進枝條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的作用。
處理2與處理3之間P=0.527521>0.05無顯著性差異,即用生根壯苗劑處理和生根粉處理對扦插成活率影響不明顯,數(shù)據(jù)基本相同,顯示兩種處理方法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基本相同。
圖1 不同處理方法對‘臺灣果?!げ宄苫盥实挠绊?/p>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三種處理方法扦插成活后一年生枝的苗高生長量之間有差異,但差異不大。其中,生根粉處理的苗高平均值為53.2 cm最大,清水處理的苗高為52.4 cm,生根壯苗劑處理的苗高為51.8 cm最小。通過對苗高生長量方差分析,結果P=0.879871>0.05,說明用清水、生根壯苗劑和生根粉處理扦插成活后的苗高生長量三者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顯示三種處理方法對苗高生長量的影響基本相同(見圖2)。
圖2 不同處理方法對‘臺灣果?!绺呱L量的影響
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三種處理方法扦插成活后1年生苗木地徑生長量不同,其中,生根壯苗劑處理的地徑生長量平均為7.02 mm最大,生根粉處理的為6.54 mm最小,清水處理的為6.62 mm。通過對地徑生長量方差分析,結果P=0.784092>0.05,說明用清水、生根壯苗劑和生根粉處理扦插成活后的1年生苗木地徑生長量三者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顯示三種處理方法對苗木地徑生長量的影響基本相同(見圖 3)。
圖3 不同處理方法對‘臺灣果桑’地徑生長量的影響
三種處理方法對‘臺灣果?!仓ηげ宄苫詈竺缒镜拿绺吲c地徑生長情況影響不顯著,說明不同的處理方法對苗木的生長影響基本相同。當然苗木的生長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也可能與扦插的時間有關系,本試驗是在7月22日進行的,枝條扦插成活后苗木的生長期較短,可能影響了苗木的生長。
模糊數(shù)學中隸屬函數(shù)分析法,可以把同一處理方法的多個性狀納入同一個系統(tǒng)進行綜合分析,進而對處理方法進行綜合評價。綜合隸屬函數(shù)值越大,表明改處理方法的綜合性能越好,綜合隸屬函數(shù)值越小,表明改處理方法的綜合性能越差。本試驗通過三種不同處理方法對‘臺灣果?!晟l硬枝扦插成活率、一年生苗高和地徑生長量影響的隸屬函數(shù)綜合分析得出,用生根壯苗劑處理的枝條扦插成活率、苗高和地徑的隸屬函數(shù)合計值最大,綜合排序第一,其次為生根粉,清水處理最差,說明用生根壯苗劑處理‘臺灣果?!晟l扦插綜合性能最好(見表1),用此方法育苗效果最佳。
倪國孚等研究表明,植物激素處理嫩枝扦插能提高生根質量,試用生長素進行快速處理桑樹插條扦插時,對發(fā)根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能有效的提高扦插發(fā)根率和增加新根量[2]。楊今后等認為,某些激素能促進植物發(fā)根,用發(fā)根促進劑處理的效果好于清水處理的[11]。因此,該試驗選用2年生硬枝為插穗,采用清水和生根壯苗劑、生根粉處理插穗后,結果表明,清水與生根壯苗劑、生根粉之間扦插成活率有顯著性差異,其中生根壯苗劑與生根粉處理成活率較高,清水處理成活率最低,這一結果與他們的研究結果一致。
已有研究表明,選用單一促生根激素進行浸泡插穗處理,插穗的生長狀況無差異,對插穗根部的生長也無明顯差異[11,12]。該試驗選用‘臺灣果?!?年生枝為插穗,采用生根壯苗劑和生根粉兩種方法處理插穗,結果表明,兩種處理扦插的成活率和生長量之間均無明顯差異,基本一致,這進一步說明了有些生根激素的作用是一致的,其對扦插成活率的效果較好,且苗木生長旺盛。
扦插時間不同,成活率和生長情況往往也不同[13]。桑樹的新稍,一般1年有兩次生長,第1次生長在發(fā)芽后至6月中旬,第2次生長從7月上旬到9月中旬。本試驗是在7月22日扦插的,當枝條扦插成活后,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苗木即轉入緩慢生長期,直至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苗木的生長期較短,這樣就影響了苗木的苗高和地徑生長,所以,三種處理方法對苗高和地徑的生長影響不明顯可能與扦插的時間有關,等到第二年時苗木的生長情況可能就有變化,所以有待進一步研究。
表1 不同處理方法對‘臺灣果?!げ宄苫盥?、苗高和地徑生長量的隸屬函數(shù)綜合分析
通過不同處理方法對‘臺灣果?!?年生枝條扦插成活率、苗高和地徑生長量影響的隸屬函數(shù)綜合分析得出,用生根壯苗劑處理的枝條扦插后綜合性能最好,生產(chǎn)上可以用此方法繁殖苗木。當然,本試驗只是考慮到單一因素影響的研究結果,桑樹扦插成活和生長情況是十分復雜的,它還受周圍環(huán)境、地理位置和天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地溫、土壤水分、空氣、光照和氣溫等因素。在現(xiàn)實工作中還要考慮扦插的成本、方法等許多問題,這就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以便為廣大的桑農在生產(chǎn)中使用。
[1] 顧青虹,倪國孚,陳愛玉,等.關于湖桑扦插繁殖的研究 (Ⅱ)焦糠營養(yǎng)缽扦插桑苗試驗 [J].蠶業(yè)科學,1983,9(2):71-73.
[2] 倪國孚,陳愛玉.關于湖桑扦插繁殖的研究[J].蠶業(yè)科學,1984,10(2):63-66.
[3] 林強,陳小青,莫現(xiàn)會,等.幾種植物激素處理對桑樹硬枝扦插成活率的比較試驗[J].廣西蠶業(yè),2002,39(4):5-7.
[4] 曾軍祥,謝特新,余仁杰,等.新型植物生根劑對桑樹插條發(fā)根的影響[J].廣東蠶業(yè),2005,39(2):25 -31.
[5] 閆少輝.低濃度生長素組合對果桑硬枝扦插生根的影響[J].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8,7(5):15-16.
[6] 王永紅,張仕花.不同桑品種在綠枝扦插繁育中的差異試驗[J].北方蠶業(yè),2012,33(4):27-28.
[7] 杜 偉,程嘉翎.不同插穗對桑樹綠枝扦插生根效果的影響[J].中國蠶業(yè),2014,35(1):11 -14.
[8] 劉永光,周春濤,杜 偉,等.云果 1號果桑初夏大田硬枝扦插試驗[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 ,2014,20:259-266.
[9] 韓傳明,孫蕾,王翠香,等.三個果桑品種桑椹的感觀性狀調查 [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0(36):17650-17651.
[10] 王志泰,馬瑞,馬彥軍,等.利用隸屬函數(shù)法分析胡枝子抗旱性[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3,27(9):119-123.
[11] 楊今后,楊新華.影響桑樹扦插發(fā)根的若干內在因子及發(fā)根促進劑處理的效果[J].蠶業(yè)科學,1983,9(3):127-133.
[12] 李海燕.果桑扦插嫁接繁育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6,44(16):186-189.
[13] 賈志遠,葛曉敏,唐羅忠.木本植物扦插繁殖及其影響因素[J].世界林業(yè)研究,2015,28(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