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港元呈現(xiàn)下跌態(tài)勢。4月12日,港元創(chuàng)下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位,直逼其聯(lián)系匯率制度下對美元匯率7.85港元的弱方保證下限。香港金管局啟動入市干預,買入港元,以維護港元聯(lián)系匯率制度。這是其在2005年推出聯(lián)系匯率兌換保證區(qū)間以后首次買進本幣。此后,港元持續(xù)疲弱,多次觸發(fā)7.85弱方兌換保證。截至4月15日,香港金管局已四度買入港元,總計96.64億港元。
對于港元為何大跌這一問題,有觀點認為,這主要源于美聯(lián)儲加息使港元與美元的利差進一步擴大,令套利交易越來越火爆,使得與美元掛鉤的港元匯率承壓。當前,1個月期香港銀行同業(yè)拆放利率(Hibor)和倫敦銀行同業(yè)拆借利率(Libor)之差不斷擴大,截至4月中旬已走寬至103個bp,創(chuàng)下2008年以來最大。Hibor-Libor存在較大的息差,很容易造成市場拋售港幣,買入美元,實現(xiàn)套利。
高盛分析師MK Tang等人在最新的報告中表示,長期投資者是導致港元走弱的重要力量,市場上不斷有投資者將現(xiàn)有的港元定期以及可轉讓定期存單(NCD)轉換為銀行的美元產品,來獲取利差。而德國商業(yè)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則表示,港元利率持續(xù)低迷與港元的融資需求萎縮密切相關。他認為,由于金管局推出的數(shù)輪逆周期管理措施,大幅提高購房首付成數(shù)要求,導致香港樓市信貸需求銳減,致使本地的商業(yè)銀行只能將持有的多余港元投放在銀行間市場上,從而直接導致了Hibor利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上。
對于香港利率的前景,有觀點認為,由于暫時并未出現(xiàn)資金大舉流出的現(xiàn)象,香港的銀行體系結余規(guī)模仍然龐大,因此,港元Hibor利率的上升還要在一段時間之后。香港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4月13日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香港銀行體系結余對加息時間有一定影響,至于最優(yōu)惠利率何時上升,需由銀行做出商業(yè)決定。但由于受多項因素影響,很難預測時間表。預計香港的利率水平將漸進上升。
而對于港元未來的走勢,李達志表示,目前港元匯率仍徘徊在7.85弱方兌換保證附近,市場交易量處于合理水平,相信近期仍將維持在這一水平,具體維持多久則取決于市場情況。當港元利率上升,與美元利率息差收窄后,套利交易可能會減少,資金或減慢流出。他還表示,香港銀行系統(tǒng)有充足的流動性,金管局已經為應對資本外流做好準備。
二季度以來,國際油價整體震蕩上行,其漲勢在未來能否持續(xù)?
巴克萊銀行表示,地緣政治事件可能使得布倫特原油價格在4月和5月維持在70美元/桶之上;但隨著地緣政治風險的逐漸消散,當前暫時的供應缺口會再次轉化成供應過剩。預計油價在下半年很有可能會向下回調。
法國興業(yè)銀行認為,地緣政治風險對油價的影響在短期內不會消散。在當前中東動蕩加劇的背景下,對伊朗原油出口實施制裁的可能性從此前的50%增加到了70%,最終的結果將令原油出現(xiàn)10美元的提升。
Capital Economics認為,當前,中東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確實會支撐價格上漲,但原油供應量不斷地增長則可能導致原油價格在年底回落;而如果中東緊張局勢得以緩解,原油價格下跌的幅度可能會比預想的更大。
3月底至4月初,英鎊呈現(xiàn)下跌態(tài)勢,進入4月中旬以來有所反彈,其前景如何?
澳新銀行研究團隊分析師認為,由于在脫歐公投之后,英鎊出現(xiàn)了很高程度的風險溢價,更重要的是,英鎊對利率的敏感度可能已經變低。而這一結構性的改變,可能會存在較長時間,這主要緣于未來英國在國際貿易上的持續(xù)不確定。所以,英國央行之后的升息不太可能助長英鎊出現(xiàn)暴漲的情形。預測英鎊后市將有很長一段時間會在當前位置附近低位震蕩。
美林美銀表示,過去13年來,英鎊兌美元每逢4月都會上漲,即使是在金融不穩(wěn)定和政治風險加劇的情況下也不例外。這是G10貨幣中最強的季節(jié)性趨勢。與這一趨勢相對應的是,受到外國企業(yè)向英國股東派息以及在英國財年開始之際有其他投資流入的推動,每年此時英國的資金流入往往都會增加。預計今年4月英鎊仍會延續(xù)這一趨勢。
加拿大豐業(yè)銀行認為,英鎊中短期前景中性偏升,強勁的基本面趨勢動能和利好的季節(jié)性趨勢將支持英鎊繼續(xù)上漲。
進入4月,美元/日元呈現(xiàn)上漲態(tài)勢,該態(tài)勢能否持續(xù)?
摩根士丹利認為,整體來看,全球風險情緒仍將受到支撐,因預期股市會繼續(xù)表現(xiàn)良好,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指標仍處于相當?shù)偷乃?。由于債市波動性較低,這將促使日本投資者買入美國資產,從而推動美元/日元上升。
野村證券認為,美元/日元將依舊呈現(xiàn)下行趨勢。原因有四:第一,美、日利差交易還不足以對美元/日元形成支撐:第二,貿易沖突和地緣政治風險繼續(xù)令市場的風險偏好十分脆弱;第三,日本巨額經常賬戶盈余也可以支持日元;第四,日本投資者正在將他們的債券購買轉移到歐洲和新興市場,并遠離美國。
巴克萊研究團隊認為,一方面,美國經濟增長料將加快;另一方面,中美貿易局勢有可能再次生變。因此,整體上美元/日元二季度將在當前區(qū)間盤整。
日本央行
4月12日,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日本經濟將持續(xù)溫和擴張,主要是家庭收入增長推升支出。隨著產出缺口改善,中長期通脹預期有所升高,預計通脹率加速會成為趨勢,并朝向2%的目標前進。黑田東彥同時表示,日本央行將維持其超寬松政策,直到穩(wěn)定而持續(xù)地達成目標。
澳大利亞央行
4月3日,澳大利亞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1.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澳大利亞央行表示,預計整個2018年澳大利亞GDP增速或超過預期增長,并將高于2017年的水平;同時商業(yè)環(huán)境良好、非采礦業(yè)投資和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增加等,都將推動經濟增長。澳大利亞央行預測,2018年CPI通脹率將略高于2%。
韓國央行
4月12日,韓國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1.50%不變。這是韓國央行在去年11月上調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后,第三次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符合市場預期。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表示,預計今年韓國GDP增幅將達3%,CPI將達1.6%,這是自去年7月以來韓國央行連續(xù)第三次下調對今年CPI的預期。
印度央行
4月5日,印度中央銀行宣布,將基準回購利率繼續(xù)維持在6%,符合市場預期。市場普遍認為,印度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的原因主要是通脹降低,央行沒有加息壓力。印度中央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印度CPI在去年12月曾一度達到5.21%,但今年1月已經降至5.07%,2月又進一步降至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