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編輯 王燕梅)Email:1031119515@qq.com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寬容是一種非凡的氣度與寬廣的胸襟,是對人對事的包容與接納; 寬容是一種仁愛與無上的福分,是對別人的釋懷也是對自己的善待。寬容是一門生活的藝術(shù),擁有寬容的思想境界的人才會懂得人生的真諦。走寬容之路,造就人性之美。
三國時期的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后由蔣琬任宰相主持朝政。他的屬下有個叫楊戲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yīng)不答。有人看不慣,在蔣琬面前說:“楊戲?qū)δ绱说÷?,太不像話了!”蔣琬坦然一笑,說:“人都有各自的脾氣秉性。讓楊戲當面贊揚我,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若讓他當著眾人的面說我的不是,他會覺得我下不來臺。所以,他只好默不做聲了。其實,這正是他為人的可貴之處?!焙髞?,有人稱贊蔣琬“宰相肚里能撐船”。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職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后,盡量回避、容忍,不與廉頗發(fā)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后面??!”這話被廉頗聽到了,于是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說家里因為蓋房的地基與鄰居發(fā)生爭吵,希望他能出面解決此事。董篤行看后馬上修書一封,道:“千里捎書只為墻,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jié)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家人讀后,覺得董篤行說得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了幾尺。而鄰居見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樣效仿。結(jié)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后,就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小結(jié)
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能夠?qū)捜輨e人的人,其心胸像天空一樣寬闊透明,像大海一樣廣闊深沉。
春秋時,有一年齊國喪君,大臣們緊張地開始策劃擁立新君。齊國正卿自幼與公子小白非常要好,便暗中派人去莒國接小白回國即位。同時,魯國也正準備護送公子糾回齊,并派管仲帶兵在途中攔截小白。雙方相遇,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險些喪命。為了迷惑對方,小白佯裝中箭而死,卻乘一輛輕便小車,晝夜兼程向齊都駛?cè)?。公子糾及魯軍以為小白已死,穩(wěn)操勝券,便放慢了速度,六天后才趕到齊國。而這時小白早已被擁立為齊君,并發(fā)兵大敗魯軍。小白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他心記一箭之仇,常想殺死管仲。當發(fā)兵攻魯之時,鮑叔牙對齊桓公說:“您要想治理好齊國,有高侯和我就夠了;但您若想稱霸,則非管仲不可!”齊桓公胸懷大略,于是不計前嫌,當即接受了鮑叔牙的意見,派他親自前往迎接管仲,并厚禮相待,委以重任。管仲也不負重托,來到齊國后盡心盡力。齊桓公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很快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林肯在競選總統(tǒng)演說時,曾遭到一位參議員的羞辱。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绷挚闲χf:“非常感謝你使我記起了我的父親。雖然他已經(jīng)過世了,但我知道我做總統(tǒng)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好。據(jù)我所知,我的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我的父親學會了做鞋子的技術(shù)?!闭f到這里,原本所有的嘲笑都化作了真誠的掌聲。
小結(jié)
寬容別人是一種境界。也許,在一個不經(jīng)意的瞬間,我們的寬容會救我們走出困境。雨果曾說過:“最高貴的復(fù)仇是寬容。”
在美國阿拉斯加,有一對年輕夫婦,妻子因難產(chǎn)而死,留下了一個孩子。丈夫忙于生活,沒有人幫忙照顧孩子,于是,他就訓練了一只狗。那狗聰明聽話,能咬著奶瓶給孩子喂奶。
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狗在家照看孩子。主人因遇大雪,當日沒能回來。第二天趕回家時,狗聞聲出來迎接主人。當主人走進家門看到家里到處是血,而孩子不見了,再看狗也是滿口血,主人以為狗把孩子吃掉了,盛怒之下,拿起刀殺死了狗。之后,他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并見孩子從床下慢慢爬了出來,他抱起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并未受傷,再看狗身,發(fā)現(xiàn)狗腿上的肉沒有了,而家里還有一只狼的尸體,其嘴里還咬著狗的肉。原來是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最令人痛心的誤會。
有一個男孩脾氣很壞,他的父親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fā)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后來每天釘下的釘子數(shù)量都在減少。他發(fā)現(xiàn)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釘子來得容易些。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因失去耐性而亂發(fā)脾氣,這時父親告訴他,從現(xiàn)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脾氣的時候,就可以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過去了,最后男孩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父親拉著他來到后
小結(jié)院說:“你做得很好,但是看看這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都不能恢復(fù)到從前了。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會像這些釘子一樣在別人心里留下疤痕?!比绻隳玫蹲油眲e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寬容他人,一定能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周宣王時出現(xiàn)了“厭弧箕菔,幾亡周國”的童謠。于是周宣王下令下大夫左儒找出賣山桑木弓的婦人將其處死于棄市。但是周宣王仍擔心王朝會敗亡,便在早朝上問杜伯這件事。杜伯個性耿直,他說:“自從那賣山桑木弓的婦女伏誅后,臣以為妖孽已除,便不再前往擾民?!敝苄趼勓源笈骸皵_民?你是指我的命令騷擾到老百姓了?你這樣怠忽王命,即使今天我斬了你,也不算冤枉了你!”杜伯聽見宣王這話,心中頓覺命要休矣,于是忍不住大聲說道:“圣人有言,殺一無罪者不祥。那童謠本是市井謠言,可笑我滿朝文武將它當成天仙妙語,我王更因此要殺害那無辜的婦人。我不愿再行生事,就是不想再傷了無辜之人!”此時,許多大臣都不敢言,而左儒卻站出來朗聲說道:“杜伯雖然言語多有不遜,罪行卻不至死!”周宣王一怒之下殺了杜伯和左儒,但是沒過幾年他便被索命而亡。
戰(zhàn)國時期,魏國中大夫范雎因犯事而被逐出魏國。他很有口才,便到秦國向秦昭王建議遠交近攻的政策。秦昭王認為范雎的政策很妥善,于是把范雎留在秦國拜為上卿。后來,范雎的政策在實施之后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又被封為丞相。此后,位高權(quán)重的范雎開始清算舊賬,凡從前對他有恩惠的人,即便只是給他一頓飯,范雎也重重酬謝;而從前曾對他有嫌怨的人,即便只是張目忤視一下,他也絕不放過,實行報復(fù)。所以,范睢雖有王佐之才,但因心胸狹窄,不得善終。
小結(jié)
世界上最廣闊的是人的胸懷,而最狹隘的也是人的胸懷。心胸狹隘之人,處處斤斤計較,必然處處失人,處處敗事。而心胸寬廣之人,吃得了虧,受得了屈辱,因此贏得了人心,成就了事業(yè)。
微素材
·典藏·
六小齡童:再沒有超越孫悟空的角色
自1986年中央電視臺開播 《西游記》后,扮演孫悟空的六小齡童就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央視主持人朱軍曾在《藝術(shù)人生》里問六小齡童,還有沒有可能塑造出超越孫悟空的經(jīng)典形象,他回答“幾乎沒有”。朱軍驚訝:“采訪了那么多人,沒有一個人是這么說的,都說最好的作品在下一部。”六小齡童說:“我說一個人要沒有自知之明,就不是聰明人?!段饔斡洝肥茄潘坠操p、老少皆宜的世界名著。孫悟空又是一個人見人愛,幾代人都熟悉的美猴王。我演了他,影響了幾代人,要再演一個角色能超越他,根本就不可能?!?/p>
適用話題 人貴自知;匠心
看石油院士如何打破帥哥定律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他卻50多年扎根于大慶油田,一門心思攻克采油難題,使得大慶油田的平均采油率高出世界水平40%。這一奇跡的幕后英雄便是中國油田分層開采和化學驅(qū)油技術(shù)的奠基人——王德民。
如果說吳彥祖打破了帥哥的定律——“我很帥,但顧家”,那么王德民院士打破的帥哥定律就是——“我很帥,但愿意為科研事業(yè)耕耘一生”。
適用話題 自律、科研精神、為國奉獻
·寓言·
杉樹與荊棘
杉樹非常瞧不起身邊的一叢荊棘,忍不住教訓它:“你一點用處也沒有,看我,等我長大定會有人爭著請我去搭屋頂、蓋房子,做各種有用的東西?!鼻G棘卻滿不在乎地說:“我倒不這么認為,當你身受斧鋸加身的痛苦時,你就不會愿意長成一棵杉樹,而寧愿自己是一叢荊棘了?!?/p>
的確,杉樹一直向上生長,積極向上,成材之后就會被砍伐去蓋房子,它的作用很大,算是榮耀的一生,但是它所付出的代價就是身受斧鋸之苦,犧牲生命。荊棘雖其貌不揚,不為人所用,默默無聞,看似在很卑微的生活,卻能自由自在地生長,還能夠保全自己的生命,這也是荊棘反駁杉樹最充分的理由了。
適用話題 生命價值;追求自由;平等
忍耐富貴
陶器匠為一位老爺精心特制了一只輕薄講究的茶碗。老爺接過茶碗欣賞了一番,見果真又輕又薄,便問:“茶碗的好壞何以區(qū)分呢?”陶器匠回答道:“所有的陶器都以輕、薄為貴,又重又厚的就不算是好茶碗?!崩蠣斅犃它c點頭。
從這天開始,這只茶碗就擺在了老爺?shù)淖郎?。但是新茶碗很薄,傳熱很快,拿在手里簡直和拿著一塊炭火差不多。每次使用,老爺都要忍受燙手的痛苦。
偽裝的盔甲總是擁有一定的重量,當某一天,偽裝的東西太多,盔甲就會淪為沉重的負擔。
適用話題 偽裝;忍耐;面子
·慈善·
年輕的肩膀擔著三個人的世界
來自甘肅省蘭州市的李佳霖是江蘇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學生,從上初二開始,他就和表哥一起資助甘肅省會寧縣四房吳鄉(xiāng)大南岔村的3名貧困兒童,每月從生活費中拿出900元來幫助他們上學。大二那年,有一次,為了參加辯論比賽他買了套西裝,花掉了大部分的生活費。那個月,他每天去食堂打最便宜的菜吃,而給3個孩子的900元卻一分也沒有少。7年來,李佳霖的助學行動從未間斷。
適用話題 愛心;擔當;默默奉獻
少女慈善家的“希望工程”
中國臺灣的鄰家女孩沈芯菱已經(jīng)在公益路上走了10多年,她將自己的工資、稿費、獎學金以及募捐所得的500多萬元都用于公益事業(yè),被《讀者文摘》亞洲版評為“少女慈善家”。
13歲,她為窮苦孩童建立了“安安免費教學網(wǎng)”;14歲,她開辦了“楊過世代英語免費學習園地”,讓75名貧困學子接受公平的教育;15歲,她發(fā)起“1元柳丁,賣柳丁救農(nóng)友”活動,促成政府啟動“九二機制”,保護農(nóng)產(chǎn)品價格;16歲,她連續(xù)創(chuàng)辦兩屆 “FORMOSA青少年創(chuàng)作展”,鼓勵偏遠地區(qū)青少年勇于創(chuàng)作,追求夢想,開啟青少年創(chuàng)作之風。這是屬于沈芯菱一個人的“年少輕狂”,也是她所熱愛的青春歲月。
適用話題 公益事業(yè);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