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林
(德陽市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四川 德陽 618000)
我院一直倡導將人文關懷融入日常護理中[1-2],并對在我院卒中單元治療和康復的腦卒中并發(fā)睡眠障礙的患者實施將人文關懷融入日常護理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取得了令人滿意的護理康復效果,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所有患者均經頭顱CT和頭部MRI檢查確診,符合我國第四屆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1],并均屬初次發(fā)病,既往無睡眠障礙史。排除標準:重度腦卒中、先天性血管畸形、認知功能嚴重低下無法配合護理工作、意識障礙、精神異常、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患者及家屬不愿參與研究者[2]。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包括基本護理、藥物治療、心理安撫、健康宣教和一般性康復指導。關懷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面向患者開展融入人文關懷的人性化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環(huán)境因素干預:腦卒中患者因其血管管壁硬度增加,血液循環(huán)狀況較差,自身體溫調節(jié)能力下降,身體體溫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大[3],因此控制室溫在18℃-24℃、空氣清新濕度保持在50%-60%。保持床單舒適,枕頭柔軟高度適中,不可過高或者過低。睡覺前及時關燈或將燈光調整為能促進睡眠柔和暗淡的亮度[4]。在患者有需求的情況下,播放一些有助于催眠的音樂或輕音樂,為患者提供一個想要的睡眠環(huán)境[5]。
(2)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督促患者睡前排盡小便,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室外活動,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讓其白天精力得到消耗,提高晚上定時睡眠的疲倦度,避免睡前過度興奮,不討論不愉快的事情,不做不利于病情康復的事。指導患者家屬在患者睡前用溫水幫患者泡腳,改善血液循環(huán)[6]。
(3)飲食干預:提醒患者不要在飽食、饑餓的狀態(tài)下入睡,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嚴格控制脂肪攝入量,促進大腦分泌血清素,起到鎮(zhèn)靜睡眠、改善心境的作用,也可以選擇牛奶等含有豐富鈣質的食物與血清素有協(xié)同作用,含鎂較多的水果也有助于睡眠的改善。
對比護理前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自擬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7],問卷內容包括基礎護理態(tài)度、病人咨詢回復、病房管理、患者關愛、服務態(tài)度、工作能力6個維度,共計12個條目,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滿分30分,24-30分為非常滿意,18-24分為比較滿意,<24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比較滿意例數)/該組總例數×100%。同時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量表對融入人文關懷的人性化護理干預前后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價[8]。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取95%為可信區(qū)間,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護理滿意度為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2.2 兩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前后PSQI各項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前后PSQI各項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前后PSQI各項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aP<0.05;與本組護理前比較bP<0.05
組別 n 入睡時間 睡眠時間 睡眠質量 睡眠效率 睡眠障礙 藥物使用 日間功能關懷組 53 - - - - - - -護理前 2.19±0.590 1.98±0.635 2.19±0.709 2.17±0.672 2.09±0.687 2.04±0.784 1.91±0.838護理后 1.17±0.750ab 1.09±0.815ab 1.11±0.824ab 1.04±0.733ab 0.87±0.785ab 0.77±0.697ab 1.23±0.750ab對照組 53 - - - - - - -護理前 1.96±0.759 2.11±0.725 1.96±0.784 2.00±0.809 2.00±0.620 2.19±0.735 1.81±0.786護理后 1.81±0.652 1.96±0.854 1.75±0.897 1.92±0.675 2.00±0.679 1.74±0.836 1.68±0.803
針對睡眠障礙患者單純的藥物治療不僅會導致患者形成對藥物的依賴,長期使用更會讓患者耐藥性增強,停藥后發(fā)生反彈,患者睡眠紊亂程度加劇,影響患者在日間的行為功能,導致患者預后較差,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生活壓力,因此腦卒中患者需要長期有效的護理。在本次研究顯示,人性化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睡眠障礙得到了改善,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具有更好的護理結局,對腦卒中睡眠障礙患者的病情能有效控制,并逐步促進患者的恢復。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相關睡眠障礙患者進行人文關懷,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護理滿意度,延長睡眠障礙患者的睡眠時間,讓睡眠障礙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提升,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患者睡眠節(jié)律紊亂的狀況得到改變,這些情況向好的方面轉變促進了腦卒中患者的康復和預后,改善并提高了卒中單元住院患者原發(fā)病的治療效果和康復效果。
[1]宇傳華,羅麗莎,李梅,等.從全球視角看中國腦卒中疾病負擔的嚴峻性[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6,27(1):1-5.
[2]孟文婷,李東翔,佟玲.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6,25(10):1114-1120
[3]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4]王璐,史鐵英,尹安春,等.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量表的編制及信度效度檢驗[J].護理學報,2014,21(3):37-41.
[5]路桃影,李艷,夏萍,等.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4,43(3):260-263.
[6]楊建桃,張桂玲.老年精神病伴睡眠障礙人性化護理干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30):71-72.
[7]楊丹,諶劍飛.人性化護理對胰島素治療后低血糖病人夜間睡眠障礙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3,27(30):3382-3383.
[8]黃蓓蓓,魏硯秋.人性化護理在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精神疾病患者睡眠障礙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2,33(36):8009-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