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科
歲月有春、夏、秋、冬,人有幼、青、壯、暮。這是自然規(guī)律,誰也無法抗拒。有人把暮年稱作垂暮之年或風(fēng)燭殘年,這多少有幾分傷感和無奈。其實晚年有晚年的風(fēng)景。它宛如一泓清水,雖無漣無漪,卻微瀾萬象,成嶺成峰,耐人尋味。
人到晚年,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剖析自己,認(rèn)識自己。往日的東奔西走、勞碌奔波,此時才如夢初醒,自己一輩子,竭力去想改變的不是別的,恰恰是自己。于是嚴(yán)以律己、寬以待我們身邊的任何人,就可能達(dá)到“耳順”、“從心所欲,不逾矩?!?/p>
人到晚年,才開始明白,“最美不過夕陽紅”。雖青春亮麗,那只不過是我們?nèi)松囊粋€階段。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無可奈何花落去”。而青春時期的心境,是一道亮麗的不可磨滅的風(fēng)景線。
人到晚年,才更體會到要珍惜身邊的緣分。父母情,夫妻情,親友情,同志、同學(xué)情,那是你用一生建立起來的感情,善待,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感情,用心體會這絲絲縷縷的細(xì)節(jié)?!按夯ㄇ镌陆允蔷墶?,“一草一木總有情”。珍惜他們,就是珍惜自己,珍惜生命。
人到晚年,才會更加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善待別人,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站在新的起點上去回首如煙往事,別有一番滋味兒在心頭。過去的所謂口角、爭端、摩擦、恩怨統(tǒng)統(tǒng)如過眼煙云,一揮而逝、一身輕松。
人到晚年,不一定人人都有“悠然見南山”的曠達(dá),卻不乏“采菊東籬下”的怡然。此時才真正懂得,人生一世,無論成功與失敗,歡樂與痛苦,盛衰與榮辱,都如行間流水,過眼煙云,從哪里來再回到哪里去,煙消云散。于是寧靜致遠(yuǎn)、歸于平靜。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晚年,正是“橙黃橘綠”豐收的季節(jié),只要你耕耘了,就有收獲。應(yīng)充分珍惜,發(fā)揮晚年我們具有的優(yōu)勢,克服自卑,做到,“發(fā)已千莖白,心如一片丹”,人老心不能老。永葆青春的活力,繼續(xù)為社會、家庭作力所能及的貢獻(xiàn)。這樣才能拓展生命的寬度,延伸生命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