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航業(yè)作為一種與國際接軌的產(chǎn)業(yè),近年來正在快速發(fā)展。查閱相關民航文獻,完善國內民航業(yè)相關規(guī)章體系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民航科技英語除了具有專業(yè)的科技和半科技術語外,還有著一定的句法特征。本文以《美國聯(lián)邦法規(guī)匯編(CFR)》第14篇121部為基礎,整理和分析民航科技英語的句法特征,歸納并總結出相應的翻譯技巧,以其為民航翻譯從業(yè)者和民航英語學習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民航科技英語;句法特征;翻譯技巧
【作者簡介】冉夢瑤(1993- ), 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碩士研究生,中國民航大學,研究方向:翻譯。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民航文獻主要包括規(guī)章、手冊、規(guī)范、通告等資料多為英語編寫,理解并掌握資料內容需要以研究其語言特點為基礎,同時運用相應的翻譯技巧完成翻譯,更好地為目標語國家的讀者所接受。本文以《美國聯(lián)邦法規(guī)匯編(CFR)》第14篇121部為例,研究民航科技英語中具有哪些普遍的句法特點以及應該運用哪些翻譯技巧來指導翻譯工作,以提高民航科技英語翻譯的準確性和可讀性。
二、句法特征
1.語法層面。
(1)大量使用非謂語動詞。CFR-121作為一部關于公共航空運輸運行管理的規(guī)章,具備民航科技文獻的一般特點,即非常嚴謹客觀,這就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很多修飾成分或限定成分,例如短語形式或從句形式的狀語和定語,增加了理解上的難度。因此,為了是句子簡短易懂,同時嚴謹?shù)仃愂鍪聦?,可以使用非謂語動詞,亦能夠準確嚴密地反映各個句子成分之間的關系,達到預期的表述目的。
1)不定時短語作狀語。位于句首或句尾,通常表示原因、目的和結果,起到強調的作用,簡短有力。
例1:To allow for wind effect, takeoff data based on still air may be correct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not more than 50 percent of any reported headwind component.
2)現(xiàn)在分詞短語作狀語。
例2:If a methyl bromide system is used, the containers must be charged with dry agent and sealed by the fire-extinguisher manufacturer or some other person using satisfactory recharging equipment.
3)過去分詞分詞短語作定語。
例3:For dispatchers and other operational personnel who do not conduct their duties in flight: ground training including a general review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covered in qualification training.
翻譯技巧:非謂語動詞一般省略主語,容易造成混亂,因此翻譯時首先要理清楚句子脈絡,其次要弄清句子成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在翻譯非謂語動詞結構時,也要做到使行文簡練,結構緊湊。
分析:例3中使用了很多非謂語結構,例如過去分詞短語作定語,翻譯時主體詞提前,“a general review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covered in qualification training”翻譯成資格獲取訓練中涵蓋的知識和技能。
(2)多使用名詞化結構。在CER-121中有很多名詞結構,這種句型雖然結構簡單,但是同樣蘊含了很大的信息量,適用于民航規(guī)章類文獻。
例4:Limitations on dual maintenance.
例5:Fire combatting
分析:通過對CFR-121部的內容進行查找和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名詞性結構都放在句首,后邊再陳述具體內容,這樣表達起來具有條理性,每一條款的內容一目了然,在進行本地化翻譯時,也應該保留源格式,同時根據(jù)漢語的表達習慣轉換詞性。
2.句式層面。
(1)頻繁使用被動結構。被動結構的頻繁使用是民航科技英語的一個顯著特征。被動結構通常在隱藏動作執(zhí)行者或者不知道動作執(zhí)行者時使用,可以賦予語境一定的客觀性和事實真理性,民航科技英語中普遍使用被動語態(tài)來描述客觀性事物,符合其本質特征。
例6:The requirement for at least 100 hours of proving tests may be reduced by the Administrator if the Administrator determines that a satisfactory level of proficiency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justify the reduction.
分析:可以看到在翻譯中,并不是按照原文中的“has been demonstrated”翻譯成被動句式,也沒有逐字翻譯,而是按照中文的表達習慣,使用主動句式,句子更加簡練正式,符合局方所發(fā)布的規(guī)章類文件的一般特點。
譯文:在運行驗證試飛過程中,如果局方認為試飛已達到令人滿意的熟練水平,則局方可以減少驗證試飛時間。上述運行驗證試飛至少應當有10小時在夜間完成。
翻譯技巧:通常翻譯成主動句。漢語表達的特點是強調主體意識,而英語經(jīng)常突出強調強調客體意識,翻譯成中文的主動句更加正式,表現(xiàn)出相應規(guī)定的約束性。
(2)使用倒裝句式。為了強調、突出等語的目的而顛倒原有語序的句式叫做倒裝句。在倒裝句中,顛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復原位而句意基本不變,句法成分不變。
例7:There is a positive slope at an altitude of at least 1, 000 feet above all terrain and obstructions within five statute miles on each side of the intended track.
分析:以There is句型引導的倒裝為例,“a positive slope”放在了前邊,而為了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翻譯為在…上有正梯度,應按照句意放置在句尾。
翻譯技巧:對于倒裝句式,翻譯時應該先將其調整成正常語序,理清邏輯關系。
(3)多使用省略句。在CFR-121以及其他民航規(guī)章類文獻中,通常會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或者是前后重復的成分,避免句子的拖沓性和冗余性,達到了簡潔而又連貫的目的,但同時也會對內容的理解和翻譯造成困難。翻譯省略句的一個原則是根據(jù)情況適當填補空缺成分,如有必要,則進行適當重復,反之則可以本著不影響理解,譯文準確的原則,而不譯出省略成分。
1)祈使句,省略主語。
例8:(ii) Ensure that the procedures and information described in this paragraph are sufficient to assist the person in identifying packages.
分析:在表示一些指示、指導或說明時,通常使用祈使句,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和正式性,符合法規(guī)的特點,而在翻譯時,為了表達清晰,應當按照上下文的內容,補充省略成分,使句意完整,表達通順。
2)省略主謂結構。
例13:When using a simulator to accomplish any of the requirements of paragraph (a) or (b) of this section, each required flight crewmember position must be occupied by an appropriately qualified person.
分析:省略了形式主語it is,如果不省略,則不易于和其前邊的介詞短語并列,而且后邊的句子還需加上連詞,增加了行文的復雜性,而省略后更加清楚明了,相似的結構還有“if necessary”和“if possible”等等。相應地,翻譯時也不必在加上主語和謂語一一譯出。而對于這種表達,民航規(guī)章類文件中一般翻譯成“如適用”,通常放在句子結尾。
(4)基本為陳述句。分析:陳述句主要是用來傳遞信息、告知內容并提供情況(包括肯定的和否定的情況),給人一種正式感,客觀陳述事實而非摻雜個人情感。以CFR-121為例,民航規(guī)章類文獻基本采用陳述句式。
3.時態(tài)層面。通過分析CFR-121以及其他民航類文獻,可以看出其基本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和現(xiàn)在完成時表示客觀事實或普遍真理,CFR-121部是有關于大型飛機公共航空承運人的運行合格審定規(guī)則,要求相關人員遵守各項規(guī)定,而使用這兩種時態(tài)符合其行文特點。
三、結語
本文以《美國聯(lián)邦法規(guī)匯編(CFR)》第14篇121部為例,分別從語法層面、句式層面和時態(tài)層面著手,總結出英語語言的句式特點,這也是民航科技英語普遍具有的特點,即大量使用非謂語結構和名詞化結構;頻繁使用被動結構、多使用省略結構和倒裝句式,時態(tài)基本為一般現(xiàn)在時和現(xiàn)在完成時,整體上體現(xiàn)出民航科技英語的客觀性、準確性、嚴謹性等特點
同時根據(jù)例句具體分析可用的翻譯技巧,并通過與CCAR-121中的譯文進行對比分析來驗證這些技巧??偨Y而言,翻譯時需要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找到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譯法,使之準確、通順、流暢。
本文對上述內容的探討,有利于民航業(yè)從業(yè)人員了解到規(guī)章類文獻的一般語言特點以及相應的翻譯技巧,以在應用過程中注意內容是否嚴謹準確、語言是否通順流暢,提高了其英語應用能力,同時也為其他民航文獻的翻譯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Part 121—Operating requirements:Domestic,flag,and supplemental Operations,Subchapter G,Chapter I,Title 14,CFR.
[2]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guī)則[Z].中國民航局令第195號,2010年1月4日第四版.
[3]孫文娟.淺析民航專業(yè)英語的語言特點[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94-97.
[4]陶濤.民航英語特點及翻譯策略淺談[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 2012,23(6):13-16.
[5]楊愛榮.民航英語的文體與語言特征[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 2005,23(5):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