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非洲大草原旅游,看到了一大一小兩頭灰犀牛,你想起了向導的警告:不要離它們太近。
但你太想拍一張完美的犀牛照片了,慢慢地,你離它們越來越近,你還忘了向導的警告——要站在犀牛的下風口。
直到你發(fā)現(xiàn)自己離那頭小犀牛太近了,你才意識到危險。
來不及了,母犀牛龐大的身軀已經向你沖過來了,以幾倍于你的奔跑速度。
你又想起了向導教你的最后的辦法:等犀牛靠近時,你就猛地跳開,逃離它的沖擊路線。但你的雙腿好像已經不屬于你了……
這幅可怕的場景來自《灰犀?!芬粫?,作者米歇爾·渥克創(chuàng)造了“灰犀?!币辉~,指代那些大概率會發(fā)生的、影響很大的危機事件。
但很明顯,“灰犀?!边@個新詞是沖著熟詞“黑天鵝”來的?!昂谔禊Z”是指類似之前“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總統(tǒng)”等小概率、不可預知、影響大的事件。
因“黑天鵝”事件受到損失,大家多少還有個借口,可“灰犀?!本筒煌?。為什么我們明知危險就在眼前,但還是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灰犀?!蔽C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