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媒體曝出消息,2017年4月在江西上饒三清山風景區(qū)巨蟒峰打巖釘的三名浙江攀巖愛好者將面臨刑事檢控。當日,三人私自用電鉆打孔后用鐵錘將26枚長巖釘打入孔內,給景點造成不可修復的嚴重損毀,專家評定他們打入的膨脹螺栓釘會形成新的裂痕,加快景點柱體的侵蝕進程,甚至造成崩解。此案已經移交上饒市信州區(qū)檢察院審查,檢察機關將以涉嫌故意損毀文物罪對該三名游客提起公訴。破壞巨蟒峰這樣的自然景觀該當何罪?
正方:首先,為了攀登巨蟒峰,三名驢友電鉆打孔后用鐵錘將26枚長巖釘打入孔內,這種破壞自然景觀的行為肯定是欠妥的,不過他們應該沒有毀損巨蟒峰的故意,初衷應該很單純,就是為了挑戰(zhàn)自我,征服一處有挑戰(zhàn)性的陡峭攀巖點。其次,對他們行為性質的判定,應該基于他們打入的膨脹螺栓釘實質上造成了什么損害,而不是基于專家判斷將來可能會造成什么損害。最后,既然巨蟒峰是非常重要的景觀,景區(qū)管理者就應該對攀巖這種可能破壞景觀的行為有預見性,并制定切實的措施來防范、規(guī)范或阻止此類行為的發(fā)生,不能僥幸或聽任。
反方:作為有完全行為能力的成年人,這三名驢友應當預見到鉆孔與打膨脹螺栓釘的行為對巨蟒峰巖體會造成不可修復的毀損,能預見到而沒有收手就是有主觀故意。這種行為對巖體的損壞分為兩類,一類是已經發(fā)生、可見的或儀器可檢測到的;一類是會在將來發(fā)生,但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是明確的。事后景區(qū)當然可以檢討自己管理上有無疏漏、有無改進的空間,但這并不影響法院對三位驢友行為性質的判定,就像不能以被害人穿短裙為由為強奸犯開脫。
正方:媒體報道說檢察機關將以涉嫌故意損毀文物罪對該三名游客提起公訴,這個罪名值得商榷。文物有個“文”字,是要有文化內涵的。文化部《文物認定管理暫行辦法》第一條規(guī)定:文物認定,是指文物行政部門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化資源確認為文物的行政行為。巨蟒峰是自然景觀,似乎不能算文物。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的新修訂《文物保護法》第二條規(guī)定:“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國家保護。”巨蟒峰也不符合這一條。江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有三清山古建筑群,但沒有巨蟒峰。
反方:2008年7月7日,三清山風景名勝區(qū)作為世界自然遺產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條規(guī)定: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jié)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事實上,2017年4月26日,上饒警方發(fā)布消息,“3名驢友在游覽世界自然遺產地三清山時,擅自使用攀巖工具在地質遺跡點鉆孔、打巖釘、攀爬,因涉嫌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被當地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巨蟒峰是不是文物可以討論,三名驢友不是涉嫌“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就是涉嫌“故意損毀文物罪”。
正方:2017年4月15日這三名驢友攀爬巨蟒峰。次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三清山公安分局以聚眾擾亂公共秩序依法對3人處以行政拘留處罰。其中,一人被拘留7天,另兩人被拘留10天?,F在他們又以故意損毀名勝古跡罪或文物罪被起訴,是否有違“一罪不二罰”原則?
反方:開始警方可能只是以為他們違規(guī)攀爬巨蟒峰,所以以聚眾擾亂公共秩序對他們處以行政拘留處罰。但隨后的調查發(fā)現他們有鉆孔打釘破壞巖體的行為,就啟動刑事調查,因為巨蟒峰遺跡點歷經三億多年的地質演化,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被毀損的后果難以挽回。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