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林 曲健
摘 要:人工挖孔樁技術具有施工簡單便捷的特點,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工期,同時保證工程質(zhì)量和降低成本。因此,在當前的建筑工程,特別是房建工程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本文結合具體的工程實例,分析了挖孔樁施工技術的工藝流程以及在每個步驟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房建工程;人工挖孔樁;施工技術;技術應用
近些年,人工挖孔樁施工技術在我國的房建工程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人工挖孔樁就是用簡單的機具,通過人工挖掘孔洞,直達設計持力層,在清孔和吊置鋼筋籠之后,用混凝土進行澆筑,形成能夠支撐地上結構的樁基。它具有施工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的特點。另外,在施工的過程中,這種技術占用場地少而又無泥漿排出。同時,人工挖孔樁技術對于周圍建筑的影響比較小,施工的速度快而且質(zhì)量有保障、還能夠降低成本。這些優(yōu)點使得人工挖孔樁技術在建筑工程,特別是房屋建筑工程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本文結合具體的工程實例,分析人工挖孔裝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一、工程實例概況
某市要蓋高級技工學校宿舍樓區(qū)3幢,為7層框架結構,基礎施工過程中共有119根人工挖孔樁,直徑是1000~1200mm,樁長在0~18m之間,承載力設計值2000~4000KN。場地內(nèi)地質(zhì)由上而下為雜填土、粉質(zhì)粘土角礫、強風化巖、中風化巖,根據(jù)設計要求,樁孔挖到預定標高時要進行樁底檢查,以確保樁端嵌入基巖1m為中風化巖層。
二、施工方案確定
通過對要蓋宿舍樓處的地基進行地質(zhì)分析,并且結合試樁的具體情況,我們認為該宿舍的的地質(zhì)狀況良好,適宜進行人工挖孔樁工程的施工。所以,采用挖孔樁技術,主要是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第一,挖孔樁技術的設備簡單而且操作方便,不需要采用大型的施工設備。第二,工程完成之后,孔樁支柱具有很強的承載力和抗震性,可以使各種檢測順利地進行。第三,挖孔樁技術對于資金的需求比較少,同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工期。第四,人工挖孔有利于對地質(zhì)情況進行科學的判斷,確定合理的孔入巖深度,因此,能夠保證樁底和巖石結合的有效性。第五,有利于減少施工事故并保證質(zhì)量,人工挖孔時,孔內(nèi)的水質(zhì)較好,而且不存在泥漿,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很少會出現(xiàn)斷樁的現(xiàn)象。而且,一旦出現(xiàn)堵管或者不翻漿的情況時,可以通過將導管完全拔出,再重新插入進行解決。同時,挖孔時井下作業(yè)條件差,在環(huán)境惡劣的情況下,只有人工挖孔才能保證在保證孔洞質(zhì)量的同時保證較好的安全性。
經(jīng)過一定的討論,我們確定的施工程序如下:放線定樁位及高程—開挖第一節(jié)樁孔土方—支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澆筑第一節(jié)護壁砼—檢查樁位(中心)軸線—架設垂直運輸架—安裝電動葫蘆(卷揚機—安裝吊桶、照明、活動蓋板、水泵、通風機等—開挖吊運運第二節(jié)樁孔土方(修邊)—先拆第一節(jié)模板、支第二節(jié)護壁模板(放附加鋼筋)—澆筑第二節(jié)護壁砼—檢查樁位(中心)軸線—逐層往下循環(huán)作業(yè)—開挖擴底部分—檢查驗收—吊放鋼筋—放砼溜筒(導管)—澆筑樁身砼(隨澆隨振)—樁頂位置。
三、具體施工流程
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在施工之前,應當準備好必備的工程資料,對宿舍樓附近場地的地質(zhì)資料、地下水位資料、場地的底線管管道路線、樁基施工圖紙和會審紀要、施工機械以及配套設備技術性能資料、樁基施工組織、施工方案以及樁基施工主要材料的質(zhì)檢報告,如水泥、鋼筋、砂石等等。一般的,只有這些資料完備,并且通過一定的審核之后方可開工。其次,施工技術人員應當按照施工設計的組織的方案,制定一定的管理措施,在施工平面圖上標編號、樁位以及施工順序以及臨時設備和水電線路的位置,制定一定的工程工序檢查程序,同時,制定在不良天氣條件下如冬季和雨季,應當采用的技術措施。最后,應當做好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項目經(jīng)理必須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高度重視,并且根據(jù)情況做好一定的安全保障措施,比如,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當戴安全帽,電葫蘆應當有安全可靠的自動保險卡裝置,孔內(nèi)應當設置工人員上下井的應急爬梯。再比如,在開挖超過10m時,應當配有一定的通風設備,挖出的土石不應當堆放在孔洞周圍1m的范圍內(nèi),而應當及時地運離洞口。在用電安全方面,井下的照明應當采用12V以下的安全燈。同時,應當在施工周圍現(xiàn)場懸掛一定的警示標志,并且對機械設備進行一定的檢查,保證施工的安全系數(shù)大于3。
2.樁孔開挖。開挖之前,技術人員首先應當做好場地的平整工作,將地表的雜質(zhì)土清理干凈,根據(jù)施工方案的要求確定所有基樁的位置,同時采用十字交叉法確定每一個孔樁的具體位置。然后根根據(jù)樁孔的位置,在地面上放出開挖線,向下挖深1m。在進行第一節(jié)護壁的澆筑時,首先應確保井圈比地面高出0.3m,然后將樁位縱橫中心線測放到井圈上,對角拉線檢查,以確保樁位不偏移。第一節(jié)井圈的施工結束后,中心線與設計圖紙中的誤差應控制在2cm以內(nèi)。要對井圈進行加高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地表徑流進入井內(nèi)。同時,在孔口四周挖排水溝,孔口上方搭好雨棚,做好排水系統(tǒng)。安裝提升廢渣的提升設備和照明設備,修整排渣道路,布置好廢渣堆渣的場地。
在開挖井孔的第二節(jié)的時候,技術人員應當用垂球吊線找出井孔的中心點,同時,在井底大一段木樁,將井孔的中心投影到木樁上,同時以此為依據(jù)開始挖第二節(jié)。在挖孔樁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按照上述工程標準的要求,進行重復,直至設計方案中要求的高程。為了保證施工質(zhì)量,在施工的過程中應當開展嚴格的質(zhì)量驗收工作。在施工過程中,只有當上一節(jié)符合工程質(zhì)量要求的時候,才可以進行下一個節(jié)的開挖,在挖至設計高度時,孔底不應當積水。終孔時,應當清理好護壁和孔底的雜物,經(jīng)驗收合格之后方可進行澆筑工作。
3.鋼筋籠的安裝。在孔洞挖掘完畢并通過檢查后,就可以安裝鋼筋籠了。一般地,鋼筋籠應當在加工棚事先按照設計的要求加工完畢,然后轉(zhuǎn)運到施工現(xiàn)場。在安裝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將小臺階和單獨的箍筋放置在一起,然后將縱向的鋼筋綁扎牢固,進行平箍焊接,并安裝固定鋼筋。然后,在小臺階的位置加焊護壁,并在其外部設置三角形鋼筋進行固定,以保證其不會發(fā)生位移。最后,在完成鋼筋籠的綁扎工作之后,向質(zhì)檢部門報驗,并做好隱蔽工程的驗收記錄。
4.混凝土的澆筑。在混凝土澆筑之前,一定要將成孔中的雜質(zhì)清理干凈,并確??椎椎臐崈艉透稍铩H缓?,將兩根鋼管和下料的漏斗焊接在一起,固定在井口位置,隨后進行導管的安裝。之后,將混凝土倒進下料漏斗并通過之前安裝的導管導入井底。在灌注的過程中,每一層的高度應當控制在1.1m左右,并且做好振搗工作,在振搗時,應當根據(jù)工程的具體特點,選擇合理的振搗方式。最后,孔樁頂部的位置應當用水泥抹平,以防止裂縫的產(chǎn)生,如果出現(xiàn)浮漿則應當及時地處理。
通過結合該工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人工挖孔樁技術的優(yōu)越性是顯而易見的,隨著施工技術的改進,這一技術也拓寬了應用范圍,在有地下水和流沙的地質(zhì)中也可以使用。但是,客觀地講,人工挖孔裝更適宜于在比較好的地質(zhì)條件中應用,當擴大頭人工挖孔樁在不良地基中運用時,其擴大頭部分極易坍塌造成質(zhì)量和安全事故,應該慎用。
參考文獻:
[1] 鄭海龍.房建工程中挖孔樁施工技術的應用[J].中國建設信息.2017(03).
[2] 李自寧.淺談人工挖孔樁施工技術的應用[J].神華科技.2017(05).
[3] 王春曉.淺談挖孔樁施工技術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15).
[4] 朱梅香.人工挖孔樁技術在深基坑支護中的應用[J].廣西質(zhì)量監(jiān)督導報.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