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草
付逸凡捐獻骨髓給爸爸后,半個月來一直感冒、咳嗽。但骨髓配型、加上繁復的手術流程,使得四年級的付逸凡落下不少功課。此刻,在興化市人民醫(yī)院輸液室,為補上落下的課程,她一邊輸液一邊做作業(yè)。
2017年7月,蘇州大學附屬醫(yī)院,付逸凡的媽媽拿著丈夫剛剛被確診的單子,無助地蹲在墻角,“白血病”3個字像惡魔一樣占滿了她的頭腦,天塌下來了。治療白血病最好的辦法是骨髓移植,但是中華骨髓庫中沒能找到適合丈夫的捐獻者。公公婆婆年歲較大,醫(yī)院不予考慮,丈夫的妹妹也配型失敗。
看到媽媽成天以淚洗面,9歲的付逸凡跑去問護士:“阿姨,捐骨髓是什么意思???”護士告訴她:“就是你爸爸需要別人的骨髓干細胞,如果這些骨髓干細胞有用的話,就會像種子種到你爸爸身上一樣,等種子生根發(fā)芽了,你爸爸的病就好了?!?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6/26/qkimageszrcszrcs201809zrcs20180903-1-l.jpg"/>
付逸凡立刻回去問媽媽:“我能捐骨髓給爸爸嗎?”“當然可以,但是你年齡太小了,身體會吃不消的。”媽媽先是皺眉,然后搖了搖頭?!拔也慌绿?,只要有可能,我要用我的骨髓救爸爸。”付逸凡才9歲,但好像一下子懂事了。媽媽被她糾纏許久,只得答應試試。
配型結(jié)果出來了,付逸凡的骨髓有5個點與爸爸相配,符合捐獻條件。但是付爸爸拒絕用女兒的骨髓,醫(yī)生反復做思想工作他都不答應,最后還是付逸凡跪在爸爸床前說:“我的生命是爸爸給的,去年我腎積水手術,又是多虧爸爸及時把我送到醫(yī)院,爸爸已經(jīng)給我兩次生命了啊,就讓我也救你一次吧。等爸爸好了,我們才可以一起回家??!”付逸凡竟然像大人勸說孩子一樣說服了爸爸。
因為付逸凡的體重與爸爸相差太多,醫(yī)生建議先采集一次干細胞,兩個月后再做一次干細胞采集,然后再進行骨髓移植。采集干細胞前要進行埋管,但是付逸凡的血管太細了,只能從大腿上埋管。付逸凡疼得緊緊攥著小拳頭。
2017年11月22、23日,是付爸爸骨髓以及干細胞移植手術的日子。付逸凡和爸爸躺在手術室外等待著。媽媽擔心她害怕,輕輕地撫著她的小臉說:“乖女兒,別害怕,媽媽在外面等你。”誰知,付逸凡反過來安慰媽媽說:“我一點也不害怕,媽媽你別哭,你耐心地等著我和爸爸出來??!”
手術時,兩根粗粗的針頭從付逸凡頸部和大腿根分別刺入身體,連接到一臺大大的采集干細胞的儀器上。她努力地閉上眼,腦海里呈現(xiàn)的是家里陽臺上的那盆菊花,她一個勁兒地想:“種子種下去,菊花就一定會開出來,我的種子在爸爸身上一定會生根發(fā)芽開花!只要能救爸爸,我不怕,不怕!”
手術結(jié)束后,付逸凡躺在手術床上一動不動,她出的虛汗已經(jīng)將身下的床單全部濕透。通視頻電話時,付逸凡眼里滿是淚水,跟爸爸說:“我是高興才流淚的,因為我救了爸爸,爸爸很快就可以好起來的?!备栋职忠擦飨铝诵奶酆透袆拥难蹨I。
一個護士問付逸凡:“做手術準備的時候,害怕嗎? ”付逸凡本就天真活潑,她仰起頭,開心地說:“一開始沒想那么多,就是想著我一定要救爸爸,也顧不上害怕,最大的擔心就是怕不能順利地抽骨髓?!眿寢屧谝慌孕奶鄣貑枺骸罢娴臎]有一點害怕嗎?”付逸凡眨了眨眼,摟著媽媽的脖子說:“真的進了手術室的時候,看到那么長的針,其實還是害怕的,我只能安慰自己,抽了骨髓,等骨髓變成種子,再等到種子在爸爸身上生根發(fā)芽,爸爸的病就好了,這樣想我就不害怕啦。”
懂事的付逸凡,憑自己堅強的意志捐獻骨髓700毫升,將身患重病的父親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她被興化各界譽為“堅強女孩”“孝心天使”。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