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日上午,一位七旬老人早早地騎上自行車來到自治區(qū)直屬離退辦,把自己獲得自治區(qū)直屬機關“雙創(chuàng)雙建”優(yōu)秀黨支部書記表彰的1000元獎金,作為特殊黨費交給了組織。他說:“多年來黨組織信任我,也給了我很多榮譽,我的退休生活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我衷心的感謝黨、感恩組織,我要把這筆獎金作為特殊黨費上繳”。這位老人就是直屬離退辦離退休第四黨支部書記董寶存。
心中有黨,甘當老驥伏櫪
董寶存,74歲,196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53年黨齡的他無論是在風華正茂的青春歲月,還是在皓首窮經(jīng)之年,始終把黨的事業(yè)作為自己理想的起點、信念的支點、事業(yè)的軸心,把自己的一生無私地融入黨的事業(yè)之中。
內(nèi)蒙古機構(gòu)改革時期,他主動服從組織安排,從原建材局老干部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上提前退休,步入了退休老干部行列。本應過著兒孫繞膝、閑庭信步的退休生活,卻在當年被離退休第四支部的老同志們推舉為黨支部書記。從事老干部工作多年,位置雖然轉(zhuǎn)換,但他深知作為這一特殊群體的黨支部書記責任重大。為黨繼續(xù)工作,為老同志們服務的信念使他高興地接受了這份任務。
離退休第四黨支部有42名老黨員,大多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還有3名90歲以上的離休老黨員,具有黨齡長、年齡大、身體弱的現(xiàn)實狀況。作為支部書記,為了搞好離退休黨支部的黨建工作,他動了不少腦筋,花費了大量心血。剛一上任,他就騎上自行車走家串戶,主動征求意見,多次與支部成員研究對策。根據(jù)老同志居住分散的實際,分片設立了黨小組,由相對年輕的同志任小組長。針對出行不便、年齡較高、身體欠佳的老同志,自己或由支委、黨小組長送學上門。利用集中學習的時機,積極組織資深老黨員講黨課或親自上黨課,在他的努力下,支部“三會一課”制度得到了有效落實。每當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國家“兩會”等重要會議時,他都要收集報紙上的重要消息、購買會議報告等學習資料,親自送到行動不便的老同志手中,第一時間把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傳達給每名老干部黨員,使老同志們及時接收新思想、跟上時代的步伐,老同志們思想境界更高了、信念更加堅定了。
時光荏苒,從壯年已步入古稀之年的董寶存,十五年如一日,仍然以旺盛的革命精神,為黨的事業(yè)工作著,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不患得失,甘為孺子之牛
作為黨支部書記的董寶存,心中始終惦記著支部的每一名老同志。每逢節(jié)日前夕,無論烈日炎炎,還是嚴寒冬日,他都要組織支委騎上自行車分期、分批走訪老干部家庭,遇到老同志生病、住院,都要帶上慰問品登門拜訪,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變化、生活狀況、身體情況,做好思想疏導,幫助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把黨的溫暖送到老干部心中。老同志去世了,他都代表支部送上花圈,親自上門慰問家屬,幫助處理后事,讓老干部家屬感受到黨組織更多的關懷。
2016年冬季,人民路團結(jié)巷建材宿舍因為是老舊小區(qū)沒有物業(yè)管理,一到用水高峰期,生活用水就供應不上,供暖也不熱。居住在這里的老同志有十幾戶,而且大多是八九十歲的離休老干部,生活十分不便。董寶存聽說后,主動到老干部家了解情況,親自到人民路居委會找到社區(qū)領導,尋求解決辦法,分別給自來水公司和供熱公司打電話反映問題。在他的努力下,有關單位對此予以重視,建材宿舍供水供熱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建材西院宿舍區(qū)也是七八十年代的建筑,一到冬季室內(nèi)溫度較低,上了年紀的老同志在屋里手腳都伸不開,紛紛向他訴苦。董寶存了解情況后,立即向直屬離退辦領導反映情況,經(jīng)請示上級,多方協(xié)調(diào),很快建材西院外墻保溫得到落實,這一問題得以順利解決,老同志們非常滿意。
今年,80多歲的退休干部老劉,他的兒子八十年代調(diào)入到當時的自治區(qū)建材總會服務公司,因為工作人員疏忽寫錯了參加工作時間,老劉兒子在單位改制時又買斷了工齡,去年補交社保費時發(fā)現(xiàn)檔案記載的工齡比實際工齡少算了6年,需要原單位出證明才能按實際工齡辦理社保,但是原建材總會已經(jīng)不存在,無法開具證明。老劉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董寶存,熱心的董寶存幫他出主意想辦法,打電話托人協(xié)調(diào),最終為老劉兒子找回了實際工齡,順利辦理了社保。
董寶存為老同志服務的事還有很多很多,老同志們的大事小情,只要找到他,他總能為老同志們奔走呼吁,像一頭不知疲倦的老黃牛,盡心竭力地為大家服務,深得老同志的信任和好評。
盡心竭力,甘做領頭大雁
在董寶存的帶領下,直屬辦離退休第四黨支部以“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為抓手,通過組織書法筆會、座談會、組織重溫入黨誓詞等多種形式,開展寓教于樂、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引領老同志開展為黨的事業(yè)增添正能量活動,為老同志發(fā)揮政治經(jīng)驗和智慧優(yōu)勢,展示陽光心態(tài),傳播中國好聲音搭建平臺,有效增強了黨支部凝聚力、戰(zhàn)斗力。
2015年,為了加強宣傳教育,直屬離退辦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通訊的意見》,號召老干部向《工作通訊》投稿。離退休第四黨支部積極響應,董寶存組織能寫作、愛書法、懂宣傳的老干部成立了8人新聞報道組,制定了《離退休第四黨支部新聞報道獎勵辦法》,號召老同志們各展所長,并設立了新聞獎金,以資鼓勵。他帶頭撰寫文章,帶動其他老同志踴躍投稿,以《工作通訊》為平臺,大力宣傳報道黨支部各項活動、退休老人生活、養(yǎng)生知識等,2016年全年發(fā)表稿件20余篇,在老干部中引起了良好反響,積極宣傳了離退休干部學習、生活情況,發(fā)出了好聲音,傳播了正能量。老同志們看到自己的作品發(fā)表了,看到自己的事跡被報道,自身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精氣神更足了,參加支部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
離退休第四黨支部每年為紀念建軍節(jié)都要組織書法筆會,已成了慣例。2016年6月組織了以“展示陽光心態(tài),弘揚正能量”為主題的書法筆會。2017年8月,組織了“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書法展”。離退休老同志們將愛黨、愛國之情傾注筆端,揮毫潑墨,切磋交流,盡書心意。董寶存說:“老同志們以筆會友,友情增進了,心情開闊了,身心健康了,我再辛苦點也值得?!?/p>
結(jié)合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96周年,慶祝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2017年7月份,董寶存謀劃組織離退休第四黨支部參觀了內(nèi)蒙古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烏蘭夫紀念館和革命烈士多松年故居,開展了以“繼承先烈足跡,保持革命傳統(tǒng)”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全體老干部黨員在烏蘭夫塑像前,面對黨旗,重溫了入黨誓詞,許下莊嚴承諾。老同志們感慨萬千,大家都說:“這次活動組織得好,不但緬懷了革命先烈,也聯(lián)想到自己的革命和工作生涯,艱苦奮斗的歲月,感到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董寶存在組織黨支部活動中,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只領頭的大雁,走在前頭,干在前頭,精心謀劃,親力親為。為了籌備書法筆會,他親自騎自行車到文化市場購買筆墨紙硯;為了搞好座談會,他組織人員精心布置會場,每個地點他都第一時間走到、每個細節(jié)他都細心看到,每一場活動都推陳出新、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為了搞好實踐教育活動,他都要與工作人員提前踏查教育基地,聯(lián)系場所、選定路線、制定流程、確保教育質(zhì)量。在他的帶領下,離退休第四黨支部的老同志們精氣神更足了,心情更順暢了,充分體驗了離退休生活的美好。
董寶存以一名老共產(chǎn)黨員多年淬煉的政治覺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于黨,始終保持共產(chǎn)黨員本色,積極發(fā)揮共產(chǎn)黨員模范帶頭作用,一心撲在黨支部工作上。他所帶領的離退休第四黨支部9次被評為自治區(qū)黨委老干部局系統(tǒng)先進基層黨組織,3次被評為內(nèi)蒙古黨委老干部局先進黨支部。他本人3次被老干部局和直屬離退辦評為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今年又被自治區(qū)直屬機關工委評為優(yōu)秀黨支部書記。
(自治區(qū)直屬離退辦 賈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