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菠蘿的小學渣:有種人不太會跟人相處,感覺就像跟人工智能一樣,努力模仿正常人類反應,平時還好,一旦面對新情況,數(shù)據(jù)庫沒有資料,就很容易顯露其本來面目。
@來一杯塞納河畔的咖啡:當你還是個小孩時,你覺得你的父母還有其他成年人無所不知。而一旦你長大,你就會意識到,大部分的成年人對自己的人生一點數(shù)都沒有。
@隔壁屋的怪叔叔:我很確定,如果狗能說話,它們最常說的一句話會是:“那個你還吃嗎?”“還有這個你還吃么?”
@小茗同學:有時候,當我們關(guān)心別人,其實只是為了確認自己不是造成他們不爽的原因。
@劉大大大大大臉:人的痛苦絕大多數(shù)來源于比較吧,你放眼望去,感覺所有人都過得比你好,那是因為你眼里只看得到他們。沉下心來,回頭看看,還真沒幾個人過得比你慘。
@逃亡者的恰?。河哪褪菐е硪獾恼胬?。
@美女?;ò瘢簩W過很多技能,要說最有用的技能,就是“想開點”。
@少女們的大姐姐:跟大家分享一個社交現(xiàn)象,如果你覺得“這個人是不是喜歡我啊”,多半是自作多情了;如果你覺得“這個人是不是討厭我啊”,對的。
@文文一笑就岔氣:什么叫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就是去外地辦兩天事兒,回家后發(fā)現(xiàn)攢了一大堆事情等著你處理,有一種地球離開你就不能運轉(zhuǎn)了的感覺。
@高考理科:覺得學物理的人有一種天然的氣質(zhì),他們不用手忙腳亂地擺弄試管、燒杯,也不用坐在電腦前小心翼翼地輸代碼。只要一張實驗臺、幾張實驗報告和手稿,或者一支筆、幾本書,再來一杯水,簡簡單單便可以坐一天,然后靜靜地思考:“我為什么會學物理?”
@追風少年劉全有: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正常飲食,在別人眼里就是暴飲暴食。
@文靜而淡雅:女人知道每一件商品的價格,甚至精確到幾毛幾分,但就是不知道這個月的錢是怎么沒的!
@新鄉(xiāng)學院小黑板:在所有的自作自受中,吃撐是最不值得同情的那一種。
@論壇收割者:中國話對外國人來說確實太難了,比如:今天下雨,我騎車差點摔倒,好在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太皇太后您有喜啦:可愛的人偶爾討厭一下,還是很可愛;討厭的人偶爾可愛一下,會比原來更討厭。
@跛腿狼先生:做個成年人就像捧著一大堆要洗的衣服,你以為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直到你一回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襪子掉得到處都是。
@銀教授:以前我座右銘是“破罐子破摔”,后來因為老摔,摔成粉了,只能改成“握不住的沙你就揚了”。
@山下的白鴿:我相信明天會更好是因為明天還沒到來,所以怎么吹牛都沒關(guān)系。
@遲姓少女兔:中國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對了”這個詞單看后面應該接著一些無關(guān)痛癢的閑話,但事實上它后面跟著的很可能是對話的核心部分。
@越描越黑:在古代,藥店都會掛一副對聯(lián):但愿世間人無病,寧可架上藥生塵。如今,藥店則會掛一長條橫幅:購藥滿38元送雞蛋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