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晨艷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提出試誤法,它原意是指消費者通過嘗試與錯誤,從而在一定的情境和一定的反應之間建立起聯(lián)結(jié)。明確試誤與核心經(jīng)驗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成人幫助孩子在生活自理核心經(jīng)驗上樹立正確的導向。結(jié)合自己日常的工作,我把核心經(jīng)驗與試誤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為:讓幼兒在生活、學習、游戲的過程中,有機會經(jīng)歷一些錯誤的嘗試動作,之后隨著動作的不斷反復,錯誤動作逐漸減少,成功動作逐漸增多,最后完全獲得成功的經(jīng)驗。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現(xiàn)象是:大人包辦代替讓幼兒失去很多“試誤”的機會。
情景一
記得有一次到一所幼兒園去評估。午睡起床時分,我走進一個大班的盥洗室,發(fā)現(xiàn)班級的老師在為孩子逐個洗臉。隨后,我來到活動室,發(fā)現(xiàn)另一位老師在幫孩子們擦潤膚露,從打開瓶蓋到完全擦好,全套服務(wù)。
情景二
孩子如廁時,家長通常都積極主動地拿著手紙為孩子擦屁股,即使孩子已經(jīng)到了該具備這個能力的年齡,也不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在幼兒園,為了避免家長產(chǎn)生照顧不周的埋怨,這種情況下老師也會考慮親力親為。
情景三
也有不少老師、家長愿意讓孩子嘗試做自己能做的事,但是會由于各種原因,沒有等到孩子完成,就替孩子做了.如:點心時間,保育員老師為了更快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看到個別動作慢的孩子,直接上手給他們喂粥;午睡起床整理環(huán)節(jié),為了不影響接下來游戲活動的開展,老師的替代行為就更多了。
那么,幼兒園和家庭該如何配合,讓孩子在“試誤”中提高自理能力,以改變上述現(xiàn)象呢?
一、把握時機容“試誤”,創(chuàng)造獲得機會
給孩子多多提供嘗試機會也是實施挫折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沒有足夠的嘗試,也就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這是一個淺顯的道理卻又很容易被我們忽視。
1.機會需趁早。
這里的“早”指的是:從孩子有獨立意識開始,就可以放手讓他嘗試做他愿意嘗試的事情。鼓勵孩子在嘗試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積累經(jīng)驗,對孩子的發(fā)展是很有幫助的。
2.機會可隨小。
引導孩子從小的、容易完成的事情開始做起。特別是孩子剛開始嘗試做的時候,成人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幫助孩子多多積累成功的經(jīng)驗,建立孩子的自信,增強孩子做事的興趣和積極性。
3.機會要多給。
這里的“多”指的是給孩子嘗試的機會要多。其實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我們都可以讓幼兒嘗試,如:整理床鋪、折疊衣物,還可以幫助成人洗菜、拖地、擦桌椅……
二、靜觀其變窺“試誤”,等待獲得時機
這里的“窺”意為靜靜地觀察。孩子在專注做事的時候,我們只要在邊上安靜地看著他。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不少老師和家長對孩子在嘗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時候往往會缺乏耐心,看孩子一遍、兩遍還做不好就會情不自禁地開始幫忙,最終為了省事、省時、省心,索性自己做了算了。這時候,我們可以這么做:
1.給足時間,拓寬空間。
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去嘗試,即使在之后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的嘗試都不是很成功也沒有關(guān)系。讓孩子在失敗中吸取一些經(jīng)驗,這不是更可貴嗎?當孩子暫時出現(xiàn)挫折時不可變相地以幫忙為名強迫孩子放棄之前的努力,我們要耐得住性子,靜待成功的那一刻,與孩子一起體驗成功的喜悅。
2.善于傾聽,不做判官。
當孩子與同伴在交往中發(fā)生爭執(zhí)時,只要孩子還沒有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成人一定不要急于介入,先學會觀察、聆聽,相信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處理矛盾的能力。讓他們在處理矛盾的過程中學會人際交往的本領(lǐng),總結(jié)人與人相處的基本道理。
三、適時指導再“試誤”,加深獲得難度
1.循序漸進慢慢練。
德國兒童教育專家威茨格曾提到:“要讓孩子的嘗試取得成效,還必須注重循序漸進,注重孩子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特點,注重各個孩子的不同個性,并充分了解和尊重他們各自的興趣喜好以及心理需求?!庇變旱淖岳砟芰︷B(yǎng)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復練習。除了觀察之外,必要時也需要成人適時地給予正確的指導。
2.循循善誘反復練。
先讓孩子自己嘗試,對幼兒的嘗試與努力給予肯定和鼓勵,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指導,引導幼兒自主學得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并在反復練習中掌握、積累更多成功的生活經(jīng)驗。
3.樹立自信目標遠。
成人給予的指導,不是單純幫助孩子完成某一項任務(wù),而是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助孩子提高動手能力,敢于克服困難,樹立自信,并有始有終地完成每一件事,最終養(yǎng)成獨立、自主、有責任心等適應未來社會的優(yōu)良品質(zhì)。
四、家園共育續(xù)“試誤”,鞏固獲得成效
幼兒自理能力核心經(jīng)驗的獲得更需要家庭的支持與配合。家長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念,多給孩子嘗試動手做事的機會。另外,孩子在園獲得的生活經(jīng)驗需要在家庭中得到延續(xù)、鞏固和發(fā)展。同樣,幼兒在家里習得的生活自理經(jīng)驗也應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游戲中得以運用、拓展和提升。
總之,給孩子更多的試誤的機會,啟發(fā)幼兒在生活中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獲得生活自理核心經(jīng)驗。
鏈接
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與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相關(guān)的核心經(jīng)驗有以下三個方面:
1.動作發(fā)展方面:學習使用各種工具,如筷子、錘子等簡單的勞動工具或用具等。
2.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方面:有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衛(wèi)生習慣;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及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等。
3.人際交往方面:能友好地與同伴交往;與同伴發(fā)生沖突時能自己協(xié)商解決;敢于嘗試有一定難度的活動和任務(wù),遇到困難能夠不輕易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