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明 蔣曉洪
(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107)
計算機控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是一項新穎的構件提升安裝施工技術,它采用柔性鋼絞線承重、提升油缸集群、計算機控制、液壓同步提升新原理,結合現代化施工工藝,將成千上萬噸的構件在地面拼裝后,整體提升到預定位置安裝就位,實現大噸位、大跨度、大面積的超大型構件超高空整體同步提升。
計算機控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的核心設備采用計算機控制,可以全自動完成同步升降、實現力和位移控制、操作閉鎖、過程顯示和故障報警等多種功能,是集機、電、液、傳感器、計算機和控制技術于一體的現代化先進施工設備。
南充博物館為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共計四個核心筒,采用型鋼混凝土結構,核心筒鋼柱采用口400×400×50箱型鋼骨柱,材質Q345B,鋼骨柱外裹C40混凝土。
鋼屋蓋在-6.75m標高中風化泥巖上整體拼裝,然后整體提升。桁架提升到設計標高位置后,連接桁架上、下弦及桁架腹桿等,待連體桁架結構形成受力體系后,再安裝其它結構。提升時一次提升到位,提升高度約28m。桁架屋蓋平面投影94.6m×99.4m,高度9.1m。該桁架提升總重7800t。
圖1 施工實照
地面拼裝→液壓提升系統安裝→提升設備調試→提升150mm→結構及提升設備檢查→結構整體同步提升。
桁架提升點布置在四個核心筒四周主桁架上弦桿,共布置32個提升點,每個提升點布置1臺350t油缸。每個核心筒頂布置2臺液壓泵站,共計 8 臺,流量為 80L/min(見圖 2~4)。
提升上吊點設置于柱頂提升架上,下吊點設置于桁架上弦桿上,提升耳板對應桁架內部設置加筋板(見圖5)。
提升架結構整體應力較小,最大變形為2.93mm。結構滿足強度及變形要求。
圖2 提升布置圖
圖3 液壓泵站
圖4 液壓油缸
圖5 提升上吊點效果圖
提升架根部最大變形為0.98mm,對周圍混凝土結構影響較小,結構滿足強度及變形要求。
提升吊點結構整體應力較小,最大變形為1.66mm。結構滿足強度及變形要求。
利用核心筒頂部專業(yè)設計的鋼結構提升架作為提升吊點提升屋蓋主桁架。每個核心筒設置8個提升吊點,同時提升縱向和橫向主桁架結構。提升桁架高度為3.5m,長度13m,兩端各懸挑3m,主要由H型及箱型截面構成,材質Q345B(見圖6和表1)。
加固的方式主要是在核心筒周圍設置環(huán)向加固桁架,將斷開的桁架連成整體,以保證提升過程結構的強度、穩(wěn)定性及變形滿足要求,主要由H型及箱型截面構成,材質Q345B。
圖6
表1
圖7 環(huán)向加固桁架效果圖
采用Sap2000程序的空間桿系有限元方法計算。桁架結構采用Frame單元,荷載作用點(鉸接或剛接節(jié)點)到截面形心的偏心采用剛臂(剛體約束)模擬。結構重量采用分段計算。
圖8
屋蓋鋼結構拼裝時,依據模擬計算結構變形值(最大變形70mm),進行相應反起拱,以抵消結構變形。結構應力比最大0.8,在加固桁架角部位置。
(1)采用MIDAS/GENV800程序對提升階段進行分析,確保安裝有科學的理論支撐。
(2)檢查拼裝焊接質量,測量結構變形情況與設計圖比較,確保質量、變形可控范圍。
(3)支撐提升的提升架應根據使用要求,進行模擬計算,滿足國家相關規(guī)范要求。提升架的安裝應符合審圖后的圖紙,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4)通過模擬計算設置了32個吊點,提升前根據圖紙設置好吊點位置提升結構與提升架可靠連接,提升前應驗收檢查滿足提升要求后才能使用。
(5)提升鋼拉索(鋼絞線)加大安全系數模擬計算選用直徑,按照ASTMA416-87a國家規(guī)范進行驗收。提升前應檢查鋼絞線穿入提升缸、提升結構連接,檢查錨具,滿足提升安全后才能使用。
(6)液壓提升設備設置、計算機控制系統、安全控制措施應按照施工方案進行配置并進行驗收。
(7)調試好提升控制系統,預演提升中的突發(fā)狀況,安全應急措施使用狀態(tài)。
(1)試提升,拆除輔助拼裝的支撐,將結構提升離開地面約150mm高,12h內不間斷,測量結構變形情況,觀察提升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信號正常。
(2)正式提升,結構在12h后勻速上升,隨時注意結構、提升架變形情況;注意提升系統的安全措施,確保突發(fā)事件的應急;提升過程中,提升區(qū)域內不能有障礙物;設置專人觀察鋼絞線、錨固點等工作情況;與提升無關人員禁止進入提升現場,專人負責安保工作;提升注意3d內的天氣情況,測定風速、風向;現場配備滅火設備。
(3)提升就位,提升到指定高度,用鋼板固定對接口,千斤頂支撐對接口,使對接在絕對靜止、溫度變化小的狀態(tài)下焊接。結構安裝焊接完成后,分級卸載,直至所有荷載承受在原結構上,控制和檢測負載狀況,保證結構變形在安全和可控范圍內拆除提升設備。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對屋蓋鋼結構的施工過程進行模擬分析,得到有限元分析數值、并預估鋼結構變形;在施工過程中,根據應力應變片反饋的監(jiān)測數值與有限元分析的對比所得的誤差值,修正和調整提升施工,直至完成屋蓋鋼結構的安裝施工。采用上述方法,通過應力應變片及時反映出被監(jiān)測鋼結構的實時狀態(tài),預測變形發(fā)展趨勢,提拱信息反饋,確保建筑物、重要設備及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具有監(jiān)測精度要求高、監(jiān)測頻次密集的有益效果,并能夠有效提升屋蓋鋼結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精度。
本文對南充市博物館鋼結構整體提升施工控制技術進行分析,臨時加固措施設計及施工全過程采用計算機仿真模擬,并且對施工過程結構內力、位移進行全面的動態(tài)實時監(jiān)控。采用整體提升施工技術,設備自動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靈活,安全性好,可靠性高。計算機控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的特點和工程實踐表明,它是一項極具應用前景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