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亮
摘 要: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局限性限制了體育教師對學生基本體育與健康知識需求的了解,導致了體育與健康知識理論教學時的針對性不足,教學效果事倍功半。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對中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的認知態(tài)度,掌握情況,需求意向以及獲取渠道等方面進行了調研,并分析了出現(xiàn)此類現(xiàn)象的原因,最后從影響因素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期有效的研究成果能夠為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教學的實施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知識 需求 調研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0(a)-0002-02
體育與健康知識是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身體鍛煉,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體育行為和良好的體育衛(wèi)生習慣,幫助其樹立正確體育鍛煉動機,提高體育活動參與積極性而樹立終身體育觀念等一系列體育文化知識內容的總和[1]。掌握學生的基本體育與健康知識的需求,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是提高體育與健康知識理論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
1 調研對象與方法
對南師附中江寧分校的學生發(fā)放200份以“中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需求”為主題的問卷,男、女生各100名,回收197份,其中有效問卷195份,有效率99.8%。
2 結果與分析
2.1 學生基本情況的分析
初中階段是個體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質的發(fā)展的高峰期,學生的運動積極性較高,易對新鮮事物產生興趣,個體的主動思考能力逐漸萌芽。重視該學段學生體育與健康運動技能與理論知識教學的緊密聯(lián)系,對于培養(yǎng)其終身體育的習慣具有重要意義[2]。
2.2 學生體育健身狀況
由問卷統(tǒng)計可知:該校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情況良好,一半以上的學生每周鍛煉達到3次以上,23%的學生每周也會進行2~3次的身體鍛煉,但部分學生的主動鍛煉的積極性不高,有至少24%的學生每周鍛煉次數最多一次,甚至沒有。此類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是受限于學生有限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學生體育活動缺乏積極、正確的引導,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易受外部條件的影響,因而部分學生對于體育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2.3 學生對于體育與健康知識的認知情況
學生對于體育與健康知識基本的認知水平是決定其知識需求的基本前提。
根據調研了解,96%的受調研學生認為體育與健康知識對于科學的指導運動鍛煉是很有意義的,其對于體育與健康知識作用、效果的認識是積極的。但部分學生體育與健康知識儲備不足限制了其對此類知識作用效果的認識受限,近3%的學生表示不知道體育與健康知識的作用,甚至有近1%的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價值持否定態(tài)度。
2.4 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現(xiàn)狀
近90%的受調研學生群體認為自己對于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掌握有限,體育鍛煉過程中經常遇到困惑,僅有4%的學生自認為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十分了解,6%的學生表示自己對于體育與健康知識完全不了解。
2.5 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的需求情況
2.5.1 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知識需求程度的分析
實際調研中發(fā)現(xiàn)89%的受調研對象對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獲得持肯定的態(tài)度,且男生較女生表現(xiàn)出更大的需求。9%的學生表示對體育與健康知識持無所謂態(tài)度,2%甚至表示不需要體育與健康知識,這其中以女學生為主體。分析原因可能是性別差異導致的男生對體育運動實踐參與的積極性較女生更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不同也是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
2.5.2 學生對不同運動項目的體育與健康知識需求
體育活動項目獨特的運動特點使學生在選擇時各有傾向,不同運動項目的體育與健康知識也成了學生關注的重點。
男、女生對運動項目的知識需求傾向不一,男生較傾向于籃球、足球等同場對抗類運動項目的知識需求,而女生較傾向于羽毛球、健美操等運動項目的知識需求。男、女生對于田徑等趣味性較弱的運動項目均沒有較高的喜愛度,該統(tǒng)計結果與類型的研究結論相似[3](見表1)。
2.5.3 學生對某一運動項目體育與健康知識需求的傾向
學生對于體育與健康知識需求的傾向,一方面取決于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另一方面還取決于其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
學生對于體育與健康知識需求傾向受性別影響差異較大,女生較男生更傾向于衛(wèi)生知識、營養(yǎng)知識、心理健康知識,而男生較女生更傾向于運動保健知識和運動損傷知識。性別差異決定了其“體育與健康行為”的方式不同,男生更愿意通過身體活動去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因而體育保健知識和運動損傷知識更加符合其實際行為的需要。女生更傾向通過飲食、衛(wèi)生等生活中的行為獲得健康的身體,因而在衛(wèi)生知識和營養(yǎng)知識等方面較男生更關注(見表2)。
2.5.4 學生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的主要渠道
由于性別差異及運動習慣等因素,男、女學生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的主要渠道不同。由于較多的運動參與,男生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渠道以“體育課堂教學”和“親身實踐總結”等為主,而女生以“體育課堂教學”為主,其他渠道雖有涉及,但比重較低。受調研的學生對于體育與健康知識獲得的渠道有限,“體育課堂教學”仍然是最傳統(tǒng)的接受渠道,而其他方面?zhèn)鞑デ赖男Ч邢蓿ㄒ姳?)。
3 結語
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教學應結合學生興趣和實際參與的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取向,可以按項目進行分組教學,教學的同時還應注意性別差異性影響下學生運動興趣的不同受調研的大部分學生表示需要體育與健康知識來指導自己的體育鍛煉行為。在體育運健康知識理論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滿足不同性別學生的實際需求的需要,另一方面還應該注重體育與健康知識教學的整體性和全面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通過運動參與,加強運動實踐與體育知識的緊密結合,真正理解、運動體育與健康知識,并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循環(huán)反饋,用科學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指導科學的運動鍛煉行為,進而養(yǎng)成體育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參考文獻
[1] 邱遠.對河源市中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情況的調查[J].體育科學,2004,24(3):78-80.
[2] 郁潔.江蘇省初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理論課教學現(xiàn)狀調查[D].揚州大學,2015.
[3] 羅云.中學生體育愛好差異性和運動項目選擇性的調查分析[J].井岡山醫(yī)專學報,2008,1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