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花蘭
如今,隨著駕車族日益壯大,因為開車而誘發(fā)心理問題的人越來越多,這類人被稱為“路怒族”,表現的癥狀為“路怒癥”。“路怒”指的是汽車或其他機動車的駕駛人員情緒失控,出現侵略、對抗或憤怒行為,譬如開口咒罵,打出敵意手勢,或者故意用不安全的方式駕駛車輛,對人對己都造成安全威脅。一些研究者認為,“路怒”算是一種“間歇性狂暴障礙”。
什么是“路怒癥”
“路怒癥”概念最早來自國外心理學。隨著中國汽車數量增多,這一心理問題也受到國內越來越多專家的關注?!奥放笔切稳菰诮煌ㄗ枞那闆r下,開車壓力與挫折所導致的憤怒情緒,發(fā)作者會襲擊他人的汽車,有時無辜的同車乘客也會遭殃。路怒癥發(fā)作的人經常會口出威脅、動粗甚至毀損他人財物,也就是攻擊性駕駛。研究表明,相當多的司機都有這些癥狀,但并非每個那么做的人都明白自己這是一個病態(tài)。
胡亂變線、強行超車、闖黃燈、罵粗口……不少司機在面對糟糕的交通狀況時都曾經有過上述的表現,對此,專家稱之為“路怒癥”。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張雨青教授指導的《城市擁堵與司機駕駛焦慮調研》(以下簡稱《調研》)顯示,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隨機選取的900名司機中,35%的司機稱自己屬于“路怒族”。
《調研》還指出,司機們表現出來的“路躁”情緒大多源于駕駛中面臨的各種壓力,比如交通擁堵、惡劣天氣、車輛事故、其他司機的野蠻駕駛行為,等等。
究其根源
除了交通堵塞外,工作生活壓力、個人性格特質等都是“路怒癥”的潛在原因。這其中,除了生理因素,更多的還是心理問題。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司機心理障礙的發(fā)生率較高,達到59.8%。其中,長途汽車司機心理障礙發(fā)生率高達80%,私家車主則為44.4%?!皢栴}司機”的各類心理癥狀主要包括“偏執(zhí)狀態(tài)”“強迫觀念”“軀干化障礙”“人際關系敏感”等。根據精神科專家的分析,人們在大庭廣眾之下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在車內相對比較獨立的空間里,潛在的叛逆部分會表現出來;再加上現代人們生活普遍節(jié)奏快、壓力大,常處于“易激惹”的狀態(tài),擁堵的交通、不好的駕駛習慣疊加刺激,就容易導致人們出現路怒癥狀。
現在城市人工作節(jié)奏加快,在開車時,腦子也會想著其他事情,人處在焦慮狀態(tài),再加上車多路堵,又加重了開車人的壓力,就會出現所謂的“路怒”。其實這是一種情緒問題,是問題就可以解決,在個人強制自己慢下來的時候,這種“路怒”的情緒就會有所緩和。
駕駛人的情緒調節(jié)
“路躁”情緒如果長期被忽視,就會對司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駕駛帶來不良后果,而嚼口香糖是司機們在駕車路上常用的排解煩躁心情的方法。
據中山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高定國介紹,在該系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的研究中,通過借助表情觀察、血壓檢測、焦慮量表等手段考察在上下班繁忙時段嚼口香糖對駕車人士的情緒、軀體感覺以及交通違規(guī)行為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駕駛過程中咀嚼口香糖能提高司機的積極情緒及感覺(如快樂、放松和平靜)。而且研究還發(fā)現,駕車時咀嚼口香糖時間越長,司機違規(guī)的次數越少。
嚼口香糖時,唾液里面的皮質醇水平會下降,因為皮質醇和壓力感成正比,可見咀嚼舒緩壓力感是一種生理現象。人在嚼口香糖的時候,α腦波會增加,而α腦波的減弱與緊張情緒的產生密切相關,由此可推斷出,咀嚼口香糖可使人的情緒放松。除了嚼口香糖,簡單的輕松操配合呼吸的調整,不僅能放松疲累緊繃的肌肉,還能夠幫助轉移人們在壓抑環(huán)境里的注意力,舒緩焦慮情緒。而輕松的音樂可以調整心跳節(jié)奏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從而舒緩緊張的情緒。
司機們還要注意以下幾點:最好不要空腹開車,血糖低容易影響注意力和情緒;連續(xù)開車1.5~2小時,需要休息一下,喝點水;在平而直的高速上開車,要特別留意道路缺敏現象;吃完飯后,應休息半個小時或者喝些咖啡和茶。
對于堵車時帶來的憤怒情緒,可以嘗試以下做法:車上放一張家人的合照、把自己的愛車布置得干凈舒適,遇到長時間堵車時,多做幾次深呼吸、聽輕松的音樂等,以便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路怒癥不僅與天氣、交通擁堵等客觀因素有關,日常工作生活的壓力、個人性格特質等都是路怒癥的潛在原因。如果平時出現不好的情緒,首先是要冷靜,找個信得過的人把事情說出來;其次可通過運動,使自己身體里面積累的不良的情緒釋放出去。
每一位機動車駕駛人都應該牢記,永遠不要帶著憤怒開車。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jié),心情不好時最好不要駕車。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足夠的睡眠,因為在犯困時開車,人會更容易暴躁且出現危險駕駛;越是容易情緒化的人,越應注意駕車時的心理平衡。平時,應多參加一些體育、娛樂活動,從而排遣和釋放緊張情緒。